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7月18日至20日晚,北京演藝集團旗下北京曲藝團精心打造的《“藝”往情深》曲藝演出周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舉辦。作為北京曲藝團復建十周年系列演出活動的重要組成,本屆演出周以“更精、更新、更貼近”的節目編排,為觀眾獻上三場風格各異的精彩演出。
守正創新:傳統藝術的當代表達
首場《精品曲藝大會》以“經典再造”為主題,精選近年創排佳作與復排經典,在傳統韻味中注入時代氣息。四大名著主題作品鐵片大鼓《女兒國》、評書《野豬林》再現文學經典;相聲《送別》致敬抗日先烈,數來寶《文明猴》傳遞廉潔理念;北京琴書《單衣順母》、京韻大鼓《白妞說書》、相聲《學小曲》等經典曲目,則展現出曲藝藝術的深厚積淀。
多樣的傳統藝術形式與豐富的內容交織,讓觀眾仿佛置身“跨越時空的對話”——既有對老藝韻的懷舊感懷,又有對新表達的新鮮體驗,成為傳統藝術當代表達的生動注腳。
聚焦現實:用幽默傳遞生活溫度
《一年一度新相聲大會》以“社會顯微鏡”的視角,通過《男大當婚》《減肥吧哥哥》《半瓶水》《養老“愿”》《熊出沒》《搭檔之間》《桃園三結義》等原創作品,幽默解構年輕人婚戀、職場、環保、養老等現實困惑。演員通過增強表演的互動性與趣味性,既提供娛樂體驗,又傳遞積極價值觀。讓觀眾在捧腹大笑中感受“有溫度的喜劇”,既收獲娛樂體驗,又領悟積極價值觀。
跨界融合:探索曲藝年輕態表達
壓軸專場《單口喜劇大會》大膽突破傳統框架,將相聲與脫口秀、即興喜劇等現代表演形式結合,探索曲藝的更多可能性。演員以單口相聲為基底,融入脫口秀的“冒犯藝術”與網絡熱梗,用自嘲式幽默引爆全場。
曲藝名家李菁的加入更讓這場“年輕化嘗試”錦上添花——他以幽默風格串聯全場,下半場甘當“綠葉”,面對年輕演員的“砸掛”、巧妙回應,引得觀眾爆笑連連。
北京曲藝團總經理賈玉華介紹:“本屆演出周是我們踐行‘藝術三貼近'原則的集中體現,既堅守曲藝本體特色,又主動對接當代觀眾審美需求。作為復建十周年系列演出之一,我們通過多元化表達,既展現了曲藝文化的深厚底蘊,也彰顯了其當代生命力。”三場演出層層遞進,不僅鞏固了老觀眾群體,更成功吸引年輕一代關注。
正如觀眾留言所說:“在這里,我們既找到了記憶中的曲藝韻味,更驚喜地發現傳統藝術正煥發著青春的活力。”
據悉,北京曲藝團將于10月18、19日在民族文化宮舉辦慶祝北京曲藝團復建十周年曲藝大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