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雅魯藏布江流域超級工程正式啟動,國家專門成立的新央企 —— 中國雅江集團,將負責推進這項預計投資高達12000 億元的巨無霸項目,要知道2009年的基建大投資,全國大修高鐵高速,也只安排了1.5萬億。可以說,這一個項目投資,就頂上5個三峽大壩,10個港珠澳大橋,以及上萬里的高鐵。
超級工程計劃在雅魯藏布江流域打造5 座大型梯級電站,裝機容量直指6000 萬千瓦,是三峽工程的3倍,是白鶴灘工程的5倍,建設周期為10年。經過半個世紀的論證,如今新央企中國雅江集團站在喜馬拉雅山巔,問鼎全球水電之王。
可以說,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創下無數個歷史之最。
除了是最耗錢工程之外,施工難度是世界最難的,從地理位置來看,整個工程位于海拔33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區,這代表整個工程需要解決施工人員全部克服高海拔缺氧問題。還有也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水利工程,如何做到在2000多米飲水落差的巨大水壓環境下實現施工的問題也是前所未有,這里的每一個難度挑出來,都足以載入全球水利工程領域的史冊!
其實,單憑它建成后驚人的發電量這一項,就足夠讓其他國家警惕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潛力和發電量是直接相關的,工業化、制造業、科技產業,幾乎所有能夠推動經濟發展的行業都離不開電。就目前來看,對未來經濟有重大影響的人工智能革命就是出了名的用電貔貅,甚至于ChatGPT搜索的用電量幾乎能夠達到傳統谷歌搜索的10倍。而且AI算力消耗每三四個月就能翻一番,已經遠超摩爾定律,這就意味著今后AI的耗電量很可能會呈指數級的增長。
前兩天,美國宣布要700億投入AI和能源,也是出于這層考慮,谷歌擔心電力問題會影響到公司在AI領域的發展,甚至不惜花200多億到水電站直接買電。如果說未來科技的盡頭是AI,那么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無疑就是我們未來AI的電力背書。
除此之外,像這種投入巨大的大基建項目也會產生很強的經濟效益,比如在建設峰值期就能帶動50-6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能夠拉動西藏GDP年增長12%,每年為西藏帶來超過200億的收入,占了西藏總財政收入的70%。
對于城市發展而言,過去地產金融驅動的傳統發展模式正在沒落,一些地方的高鐵地鐵機場等傳統基建項目正在成為過去式。而以算力數據為基礎的數字新基建,以及具有戰略意義的超級工程還會繼續擴張。
當然,既然已經說了它是一張王炸,影響肯定不止局限于國內經濟層面,在地緣戰略上,雅魯藏布江屬于跨境河流,中國處于整條水系的上游,借助水電站掌握上下游水資源的主導權,足以強化國際競爭合作的博弈分量。
還有就是賣電,這些年很多國際大廠都看準了東南亞廉價的勞動力紛紛選擇在東南亞建廠,但當地落戶的能源設施根本無法滿足這類新增的需求,所以就要不斷從我國買電。越南28%的電力來自中國,緬甸10%,馬來18%,每年這些國家能交給我們上百億的電費。
而且水電站建好了之后,為了方便用電,周邊國家的很多工廠都會向電站靠攏,長期下來,他們對中國電力的依賴都會不斷增加,可見這座水電站一旦建成就能讓中國和周邊很多國家建立合作關系。這根細長的電纜不僅幫助我們向外拋出了一根橄欖枝,更是能夠串聯起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鏈絡。
然而,如此利國利民的工程,卻在國際上引發了一些爭議。印度部分政客便是其中的 “攪局者”,他們拼命渲染 “中國水威脅論”,聲稱工程將使印度東北部農業用水減少 15%。但科學數據無情地甩了他們一巴掌,雅魯藏布江出境水量僅占布拉馬普特拉河總水量的 19%,其余 81% 來自印度境內支流。印度學者迪帕克也曾指出,“即便中國完全截流,對印度的影響也遠小于其國內水資源分配問題” 。可即便如此,印度依舊不遺余力地抹黑中國。
今年年初,印度宣布投資 5000 億盧比在藏南地區修建水壩,妄圖進行所謂的 “競爭性開發”;7 月 19 日,印度媒體還聲稱中國此舉會破壞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水流量,給印度帶來旱季更旱、雨季洪水的威脅,影響印度幾億民眾的生存,甚至揚言要采取反制措施。
印度如果放棄這個想法,擺脫“對抗心態”,按照中國以往的做法來看,這個超級工程,不僅不會給印度帶來任何的恐慌,反而會加速印度的現代化,但最終如何,只取決于印度的態度和想法,這是另外一個天上掉大餡餅的事,印度如果不抓住,那就只能呵呵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