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要的決策變化太快。特朗普剛對華釋放善意,轉頭又對中國石墨烯加征反傾銷稅,美國國防部和農業部剛說驅逐參與美國防項目的中國籍工程師,財長貝森特又喊話說中美即將舉行雙邊會談,除了貿易,還要討論系列國際熱點問題。
這不,近日美國國務院又來事了,在華盛頓記者會上公開向中方要人,發言人米勒表示:我們確認有一位商務人士在中國境內,目前無法離境。而美方駐華大使更是強硬表態:美國真正密切跟蹤美國公民在中國的出境禁令。美方大使接下來開始威脅:中國的出境禁令可能威脅到中美關系。他說,“我們已經向中方表達了我們擔憂,并敦促中國當局立即允許受影響的美國公民回國。”
美國駐華大使
請注意,是“立即允許”,美國大使并沒有要求說明美國公民在中國犯了什么法。而是態度強硬,帶著一種警告和威脅的口吻要求我國放人。他所說的這位商務人士,我外交部有所回應,或許就是最近幾周被禁止出境的富國銀行高官茅晨月。因其涉嫌一起刑事案件,被中方采取了限制出境措施,根據中國法律,案件正在調查,茅女士不便出境,有義務配合中方調查工作。
沒料到,美國反應劇烈,不分青紅皂白,要求中方立即放人。事實上,無論哪個國家,都要求在其國境內不得做違法的事,中國每年有大量商務、學習、旅游、探親的各類外來人士。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在中國遵紀守法,安全都會受到法律保障,如果做違法亂紀的事,不管你是哪國人,都會一視同仁,更重要的是,涉嫌刑事案件,這是一起司法個案,中方能隨便就放入嗎?中方表示,在調查中會依法保障被調查人的合法權益。美國上綱上線,大有借題發揮的嫌疑。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商務部政策顧問約翰·卡特從新加坡轉機抵達成都,申請144小時免簽時未如實申報“美國政府雇員”身份,中國邊檢依法對其采取了限制措施。就在卡特限制離境的第3天,美國國防部長赫格賽斯就開始了以國家安全為由,解雇清理中國籍工程師。
相比美國的動不動就非法抓捕和扣押別國人士,特別是有針對性的對待華裔華人的做法,比如此前的孟晚舟女士,我國顯得有理有節,有法可依,美方應該尊重我國司法獨立。美方居然用中美關系相要挾。眼看中方不吃這一套,美方拿出了一個中方多次反對的“殺手锏”進行報復。在7月22日,美國眾議員迅速通過了一個法案,這個法案就是“臺灣沖突嚇阻法案”,“臺灣沖突嚇阻法案”是美國眾議院提出的涉臺法案,旨在通過金融制裁手段威懾中國大陸,阻止其對臺灣采取軍事行動,內容包括至少10名中國政府高級官員及其親屬的資產詳情、相關金融機構信息,并公布和凍結這些人員在美國的金融服務權限。
美國這種既想與中方合作,不斷示弱,又對中方威脅打壓,強硬報復的兩面手段,可能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如果這是一個引爆點,那么很可能中方將加大對美方入境人員的審查力度,而美方或出臺中方人員入境美國的限制法案,對于相互的敏感人員,都要做個備案,在長期合作與斗爭中不斷磨合,逐漸確立起一種新的中美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