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就在特朗普高喊著“中國威脅論”,教唆各國實施對華貿易封鎖時,一個國家突然向我國大量出口關鍵戰略資源,讓特朗普都“眼紅”!
2025年7月,一則來自南美的消息震動了全球戰略礦產市場,今年上半年,巴西對中國的稀土出口額在半年內猛增至670萬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巴西的這一舉動,不僅代表愿意在貿易戰中和我國站在統一戰線,也證明美國耗費數年打造的“去中國化”稀土供應鏈,正在南美紅土面前土崩瓦解。
為什么巴西要向我國大量出口稀土呢?對美國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美國的幻想
美國在稀土這盤棋上,一直打著自己的小九九,這些年我國在貿易戰的背景下逐步收緊稀土出口管制,讓美國直接坐不住了,一門心思想打造一個把中國排除在外、以自己為主導的全球稀土供應鏈。
說是為了保障 “安全可靠”,說白了就是想在這個關鍵領域卡住別人的脖子。
而巴西則被美國視為“去中國化”稀土供應鏈的王牌,畢竟巴西坐擁2100萬噸稀土儲量,僅次于中國,是美國的十倍、印度的三倍。
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多次揮舞關稅大棒,甚至在7月15日對巴西發起"301調查",逼迫巴西開放市場,這種霸凌行徑,讓巴西吃盡苦頭。
2025年7月,美國又故伎重施,對巴西發起新的貿易調查,妄圖阻止巴中合作,然而如今,滿載稀土的貨輪卻調轉航向直指中國港口,用實實在在的貿易數據給了美國一記響亮耳光。
這是因為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巴西終于清醒了。
巴西的覺醒
長久以來巴西政府發現,美國所謂的 "合作" 不過是想低價掠奪資源,根本沒打算轉讓核心技術,反觀中國,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愿意分享稀土提煉技術。
要知道雖然巴西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稀土資源,但提煉技術卻始終達不到標準,就拿巴西礦企塞拉貝爾德集團來說,這家公司原本計劃2026年生產5000噸稀土氧化物,試圖挑戰中國地位,但現實卻很骨感。
塞拉貝爾德集團的采礦設施
如今稀土分離技術被中國壟斷,巴西存在技術代差,最終塞拉貝爾德集團不得不把礦石運往中國加工,完成"中國技術 + 巴西資源" 的模式。
而巴西轉向中國,背后也是深刻的戰略考量。
中國不僅是最大的稀土消費國,還是巴西 "兩洋計劃" 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巴西推進拉美經濟共同體建設時,中國的投資和技術支持至關重要。
這種合作是雙向的,中國稀土集團與四川企業合作,提升稀土開采效率,巴西則通過對華出口,鞏固了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其實巴西政府也明白,與其花幾十年建全產業鏈,不如直接出口原礦給中國,這樣既能規避技術風險,又能穩定獲利,畢竟中國掌握全球90%的稀土精煉能力。
沒有中國,巴西的稀土只能當普通石頭賣。
中國的技術碾壓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是幾十年技術沉淀的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國成研發的"回轉窯硫酸焙燒萃取法",讓稀土回收率從40% 提升到70%以上,這種技術突破,讓中國在稀土分離領域一騎絕塵。
張國成院士
更關鍵的是,中國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從采礦、分離到深加工,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體系,四川大陸槽稀土礦通過技術改造,回收率從20%提高到65%,不斷刷新著中國的“稀土神話”。
四川大陸槽稀土礦
換句話來說,如果巴西把稀土賣給美國,只能換點“零花錢”,而賣給中國,卻能通過深加工獲得高附加值,除了稀土外,2025 年第一季度巴西對華銅、錳等戰略礦產出口同樣暴增,也進一步印證了這種市場邏輯。
結語
巴西對華稀土出口激增,是全球格局重塑的縮影,中國用技術實力和市場邏輯,打破了美國的壟斷美夢,當美國還在搞政治操弄時,中國早已通過合作共贏贏得了人心。
從稀土到其他戰略礦產,新興國家正在用腳投票,美國的單邊主義已經行不通了,多極化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
巴西的選擇,不過是這個大趨勢的注腳,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國家加入 "去霸權化" 的行列,這才是真正的歷史潮流。
信息來源:
1.參考消息2025.07.18《外媒:巴西對中國稀土出口量激增》
2.環球時報2025.07.10《「解局」美國對巴西“下重手”,背后有哪些隱秘考量?》
3.觀察者網2025.06.13《巴西想抓住機會挖礦,“還得出口中國”》
4.新華網2025.07.16《美國宣布對巴西啟動“301調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