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海牙就菲律賓關于南海仲裁下判決至今,已有9年時間,9年后的今天,菲律賓軍方終于意識到,自己國家洋洋得意的南海仲裁案,就是一紙空文。
菲律賓空軍退役少將羅密歐·波基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南海仲裁案我們是贏了,但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他又說,這份制裁書不過是一紙空文,隨著美軍插手亞太越來越深,菲律賓很危險,一不留神就會變成第二個烏克蘭。
需要注意的是,這位波基斯在菲律賓軍界頗有影響力。他曾擔任菲律賓第2航空師司令,在菲律賓空軍服役多年,積累了深厚的軍中權威及聲望。他的發言還是很有分量的。他的觀點可以概括為三點:國家安全不能全靠美國;南海仲裁“贏了面子,輸了里子”;中美博弈下,菲律賓容易淪為棋子。
此發言一經發出,在菲律賓國內引發軒然大波。菲律賓軍方發聲明公開批評波基斯的發言具有“誤導性”和“危言聳聽”,稱菲律賓當前軍事部署基于主權需求;與美合作有助于“威懾”等等。可以看出,菲律賓軍方破防了。
9年前也就是2016年,菲律賓在美國的推動下提起南海仲裁。海牙在中方缺席的情況下“判決”支持菲律賓。盡管菲律賓一直拿這件中國根本不承認的事情津津樂道,但9年后現實證明,這份判決沒能帶來實際控制權的改變,反倒使菲律賓在南海爭端中更加依賴外部勢力,尤其是美國的“航行自由”計劃。
今天的南海,依舊風高浪急,而那張“仲裁書”,早已塵封在外交辭令里,實際上一點用都沒有。波基斯的一句話,等于把這一切都點破了。
波基斯提到“第二個烏克蘭”,這并非空穴來風。近兩年來,美國在菲律賓部署的基地擴展至9處,聯合軍演、共同巡邏愈發頻繁。菲律賓在對美軍事依賴中越陷越深,幾乎把自己押上了中美之間的牌桌。
但菲律賓真有籌碼嗎?說白了,今天的馬尼拉和當年的基輔,有著驚人的相似點:地緣敏感、戰略位置突出、內部意見分裂。若南海局勢進一步升溫,菲律賓會不會被當成“前沿耗材”?波基斯看得清楚。
盡管中方沒有就波基斯言論做回應,但此前,王毅外長出席吉隆坡出席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時,直接點名了菲律賓,就“南海仲裁案”闡明了中方立場。無論是“仲裁庭”的發起還是后續炒作,都有域外國家的策劃和操弄,目的就是攪亂南海,從中謀利。中方正同東盟國家加快磋商,爭取盡早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構建和平、合作、友好的南海新敘事。一切企圖興風作浪、挑撥是非的行徑都將破產。
波基斯的發聲,正是與中方相向而行,雖然不一定能改變菲律賓政府當前的路線,卻是一次信號。菲律賓不是沒有清醒的人,只是清醒的人還沒有成為決策中堅。
今天回頭看,菲律賓政府所謂的“仲裁勝利”,不過是一場有背后勢力鼓動的紙上“勝利”。在南海問題上,面對中方的硬實力以及捍衛國家主權利益的決心,菲律賓想要依靠外援來謀取不正當利益,注定是失敗。
菲律賓若真想保衛自身利益,與其做美方“棋子”,不如尋找獨立、平衡的發展路徑。否則,“烏克蘭的今天”,也許真有可能成為“菲律賓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