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越最近這事兒,能讓懂點歷史的人驚掉下巴——75年來頭一回,中越陸軍要搞聯(lián)合訓練了。這事兒擱36年前想都不敢想,那會兒兩山輪戰(zhàn)的硝煙還沒散;擱46年前更離譜,南疆邊境線上正打得熱火朝天,越南仗著蘇聯(lián)撐腰,想啃中國廣西的邊境村子,結果被咱揍得退守梁山,差點讓咱的炮彈打到河內總統(tǒng)府。這才多少年啊,曾經的戰(zhàn)場對手居然要肩并肩搞訓練,這里面的門道,比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套路還深。
咱先說說這關系的“過山車”。上世紀70年代末,越南剛打完越戰(zhàn),覺得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背后有蘇聯(lián)的“核保護傘”,腰桿硬得能戳破天。他們瞅著中國南疆的村子眼饞,今天占個山頭,明天挪個界碑,咱警告不聽,只好動手“教訓”。那會兒解放軍一路南下,攻破梁山的時候,河內街頭都開始挖戰(zhàn)壕了,越南政府差點遷都。誰能想到,幾十年后,越南會主動湊過來,跟咱搞陸軍聯(lián)合訓練?
這背后的第一個大原因,說出來您可能不信——倆字:錢袋子。越南現(xiàn)在跟中國的經濟捆綁,緊得跟連體嬰兒似的。您猜越南工廠的電從哪兒來?咱云南、廣西的電網直接拉過去,一度電兩毛四到三毛五,比他們自己發(fā)的便宜一半;越南農民種的火龍果、山竹,七成以上往中國運,南寧的水果市場里,越南貨比本地的還多;就連他們引以為傲的制造業(yè),衣服、鞋子、電子零件,原材料從中國進,加工完了再賣回中國,產業(yè)鏈上咱是“上游供應商”兼“最大買家”。
這種捆綁到啥程度?越南GDP里,跟中國相關的貿易占了近40%。打個比方,越南就像咱開的超市里的一個攤位,咱要是斷了貨、停了電,他這攤位就得歇業(yè)。所以啊,經濟上成了“利益共同體”,軍事上自然得從“對手”變“隊友”,不然哪天有人想搞事,砸了共同的飯碗咋辦?
這就繞不開上合組織了。王毅外長在吉隆坡邀請越南加入上合,好多人納悶:上合不是有軍事合作嗎?中越還有南海爭端,拉他進來干啥?您可別把上合當成“軍事俱樂部”,它更像個“經濟互助+安全保底”的超級朋友圈。中亞那四個斯坦國,以前靠蘇聯(lián)吃飯,蘇聯(lián)沒了就靠中國,油氣往中國運,基建中國幫著修,所以上合成了他們的“護身符”;伊朗更直接,90%的石油賣給中國,美國天天制裁它,沒上合撐腰,早被折騰垮了;就連白俄、亞美尼亞,靠俄羅斯靠不住了,也跑來上合找中國幫忙。
這些國家為啥擠破頭想進上合?說白了,跟中國經濟綁得越深,越需要安全保障。就像咱開個大公司,生意做到哪兒,就得把保安隊請到哪兒。中越之間的中老鐵路、河內至南寧高鐵,將來都得上合的“安保系統(tǒng)”罩著,不然萬一有人在鐵軌上搞點小動作,損失的可是兩國的真金白銀。
再說說越南的小算盤。它同意搞聯(lián)合訓練,可不是一時沖動,里頭全是算計。
頭一條,想跟中國“補補課”。您知道不?越南的游擊戰(zhàn)、叢林戰(zhàn),那都是咱手把手教的。越南“軍神”武元甲,正經云南講武堂畢業(yè),相當于咱黃埔軍校的校友;現(xiàn)在越南的中高級軍官,一大半都在中國國防大學留過學,畢業(yè)論文寫的都是“論毛澤東軍事思想在熱帶叢林的應用”。以前學咱打游擊,現(xiàn)在想學制空權、信息化作戰(zhàn)——中國陸軍從機械化到信息化的跨越,越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不,借著聯(lián)合訓練,正好摸摸咱的底。
第二條,想看看“中印差距”。印度這幾年天天喊“要當亞洲軍事第一”,可連巴基斯坦都擺不平。越南心里有數(shù),自己實力還不如巴基斯坦,跟中國叫板純屬自不量力。它想通過聯(lián)合訓練,瞅瞅中國陸軍現(xiàn)在的戰(zhàn)斗力,再跟印度比劃比劃,心里好有個譜——畢竟,在東南亞混,得知道誰是真大哥。
還有個歷史冷知識:越南跟中國的淵源,深到能寫部大部頭。從漢朝到唐朝,越南中北部都是咱的版圖,叫“交趾郡”,官員都得學漢字、考科舉。后來雖然獨立了,也是中國的“藩屬國”,國王繼位得咱皇帝蓋章才算數(shù)。現(xiàn)在國際社會不興版圖擴張了,但“經濟版的命運共同體”,越南躲不開——它的工廠靠中國電力運轉,農民靠中國市場吃飯,年輕人用的手機是中國品牌,這種日子過久了,軍事上不跟中國走近點,自己都不踏實。
您再琢磨琢磨越南的處境:北邊是中國,東邊是南海,西邊是老撾柬埔寨,南邊是大海。美國這幾年總想拉它當“反華馬前卒”,給點二手軍艦、過時導彈,就想讓越南在南海挑事。可越南不傻——美國給的是“魚餌”,中國給的是“魚塘”。跟著美國混,最多喝點湯;跟著中國混,能開魚罐頭廠。這不,最近越南把美國給的“南海巡邏權”悄悄收了,轉頭就跟咱搞聯(lián)合訓練,明擺著“選邊站”了。
說到底,中越這波操作,是把“歷史恩怨”熬成了“現(xiàn)實利益粥”。從當年的槍炮相向,到現(xiàn)在的聯(lián)合訓練,不是因為誰心軟了,而是因為誰都算明白了:打架傷錢,合作賺錢。越南的火龍果要進中國超市,中國的高鐵要通越南首都,這些事兒都得靠軍隊保駕護航。
往后看,上合組織里要是多了越南,東南亞這盤棋就更活了。咱的貨船從廣西出發(fā),經越南、老撾,直抵泰國灣,不用再繞馬六甲;越南的年輕人,坐著高鐵到昆明打工,比去胡志明市還方便。這種日子,可比當年挖戰(zhàn)壕、躲炮彈舒坦多了。
所以啊,別總盯著“聯(lián)合訓練”的軍事標簽,其實它更像個信號:在今天的世界,真刀真槍的干架早落伍了,拿著計算器合作才是正經事。中越這對“老冤家”都能坐下來練戰(zhàn)術,還有啥矛盾是不能靠“一起賺錢”解決的?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