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長輩的家里,基本什么都不舍得扔。
他們節儉習慣了,喜歡把吃不完的剩菜、放久了的蔬菜,甚至泡發的干貨,一股腦兒塞進冰箱,覺得只要冷藏就萬事大吉,但其實有些食物哪怕看起來完好無損,內部早已成為細菌的溫床。
最近央視等媒體曝光了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安全隱患,提醒我們有些食材即使冷藏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稍不注意就會給健康帶來隱患。
所以這到底是咋回事?到底哪些是“細菌爆表”的食物?
干木耳、干銀耳這些東西,躺在柜子里的時候,比誰都安分,可一旦泡了水,就請你務必給它設個鬧鐘。
很多人習慣提前一夜泡發,甚至一泡就是一兩天,覺得這樣更方便,但這恰恰是把食材往火坑里推,尤其在天氣稍暖的時候,長時間浸泡的木耳,簡直就是在為一種叫“米酵酸菌”的惡魔熬制毒湯。
這玩意兒的毒性超乎想象,一旦中毒,上吐下瀉都算輕的,嚴重的會直接攻擊肝臟,索取性命。更可怕的是,這種毒素是鐵打的漢子,開水煮、猛火炒,都拿它沒辦法。
所以,別心疼,只要泡發時間超過了24小時,哪怕它看起來再水靈,聞起來再正常,也請立刻、馬上、毫不猶豫地把它扔進垃圾桶。這不是浪費,這是救命。
咱們平時吃飯都喜歡配上一顆完美的溏心蛋,那蛋白嫩滑,蛋黃像流動的金沙,光是想想就讓人幸福感爆棚。
但這份溫柔是有保質期的,而且極短,大概只有“立刻”和“馬上”,很多人不知道,雞蛋,尤其是沒有完全凝固的蛋黃,是沙門氏菌最愛的“豪華單間”。
你今天煮好一顆溏心蛋,沒吃,放進冰箱,打算明天再享受,但僅這一夜,就足夠沙門氏菌在里面開一場盛大的派對,第二天你再看,它外表依舊光潔美麗,但內里可能早已被細菌占領。
并且這種細菌感染起來可不是鬧著玩的,特別是對孩子、老人和免疫力本就偏弱的人,想吃那一口流心,要么就買明確標有“可生食”級別的雞蛋,現做現吃,要么,就把普通雞蛋踏踏實實地煮到全熟,因為溏心蛋,可沒有“隔夜”這個選項。
除了前面那兩位,咱們平時做菜常放的綠葉菜,也是個嬌氣的家伙,因為它的新鮮是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的。
在冰箱里躺上三天,哪怕只是葉子邊緣有點發黃、打蔫,也別以為只是損失了點水分和口感。因為蔬菜腐爛的過程,常常伴隨著霉菌的滋生,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黃曲霉毒素。
這種劇毒物,一旦在蔬菜的根部或腐爛處安家,就會排出無數看不見的菌絲,向四周健康的組織滲透。
你以為切掉那一小塊爛葉子就安全了?太天真了,這就像你看到墻角有一只蟑螂,就以為家里只有這一只一樣,當肉眼可見腐爛時,毒素早已悄無聲息地污染了整棵菜,高溫烹飪對它也無可奈何。
所以,綠葉菜,講究的就是一個“鮮”字,買回來盡快吃掉,別總想著囤貨,任何在冰箱里待了超過三天的綠葉菜,都值得你用最高的警惕心去審視。
沒有什么比炎炎夏日里的一口冰西瓜更治愈的了,但同樣,也沒有什么比一塊隔夜的冰西瓜,更容易讓你在半夜跑廁所的了。
我們習慣性地給吃不完的西瓜蓋上保鮮膜,覺得這是頂級保護,恰恰相反,這層膜在很多時候,反而為細菌創造了一個更安逸、更濕潤的“溫室”。
西瓜被切開的那一刻,它香甜多汁的果肉就成了暴露在空氣中的靶子,冰箱并非無菌艙,里面飄散著各種食物帶來的細菌,它們會精準地降落在西瓜表面,一夜之間,數量就能以百萬級增長。
你以為的清涼甜蜜,對你的腸胃來說,可能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生化襲擊”,所以,西瓜最好一次吃完,實在吃不完,也要用干凈的保鮮盒密封,而不是簡單一層膜了事,并且盡快解決,可別為了一時的方便,換來一夜的折騰。
幾乎每家冰箱的冷凍室,都住著幾塊被反復“喚醒”又“催眠”的肉,今天想吃,拿出來解凍,后來又不想做了,于是塞回去凍上。
這個過程,看似節約,實則是在親手“投喂”細菌。
因為肉在解凍時,溫度回升,那些在低溫下只是“休眠”的細菌,會立刻蘇醒,并以驚人的速度開始繁殖,你再次把它凍回去,只是按下了暫停鍵,細菌的數量卻已經永久性地增加了,所以每一次解凍,都是一次細菌的狂歡。
更別提,反復凍融會嚴重破壞肉的細胞結構,汁水大量流失,最后吃起來又干又柴,毫無風味。那些在冷凍室里躺了一年半載的“僵尸肉”,就更不用說了。
最好的辦法,是買回來的鮮肉立刻分切成一次能吃完的小塊,獨立包裝再冷凍,拿出來解凍了,就代表它只有一條路——下鍋煮熟,吃掉,沒有回頭路。
真正的節約,不是把冰箱塞到沒有一絲縫隙。
而是懂得分辨,什么是愛,什么是傷害。有些東西,扔掉,才是對家人最深情的守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