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原本以為歐盟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和美國對俄羅斯100%關稅的威脅就是他們最近一段時間遇到過的最大危機,畢竟能源的出口現在是俄羅斯經濟穩定的關鍵。
但俄羅斯最近一段時間遇到的危機遠不止于此,而這最致命的便是自己的友國相繼“背叛”。
那么“背叛”俄羅斯的友國都是哪些?他們的“背叛”對俄羅斯有著什么樣的影響?
?——【·俄羅斯被友國“背刺”·】——?
2024年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公司J2-8243航班在哈薩克斯坦阿克套附近墜毀,67名乘客中38人遇難,這場悲劇本應是單純的空難事故,卻在七個月后演變為地緣政治炸彈。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在2025年7月公開表示,已掌握證據證明飛機遭外部電磁干擾,而干擾源指向俄羅斯軍方雷達系統。這一指控迅速點燃兩國積怨,阿塞拜疆總檢察長辦公室已向國際司法機構提交訴訟文件,要求俄羅斯承擔刑事責任并賠償1.2億美元。
這并非阿塞拜疆首次對俄羅斯發起法律戰。早在2021年,兩國就因納卡沖突遺留問題在國際法院互控對方違反《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
此次空難訴訟更具殺傷力:若國際法院裁定俄羅斯需承擔責任,不僅會損害其國際形象,還可能觸發里海能源合作協議中的違約條款。
阿塞拜疆作為俄羅斯在里海地區最大的能源合作伙伴,其年產2000萬噸原油的沙赫杰尼茲氣田項目中,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持有10%股份。一旦阿方以安全為由終止合作,俄羅斯每年將損失約15億美元收益。
更具戰略意味的是,阿塞拜疆正加速推進與土耳其的能源走廊建設。2025年7月,巴庫與安卡拉簽署協議,計劃在2027年前建成跨里海天然氣管道,將阿塞拜疆天然氣經土耳其輸送至南歐,徹底繞開俄羅斯管道網絡。
這一項目若落地,俄羅斯對歐洲能源出口的控制力將被削弱至少12%,而阿塞拜疆在歐洲能源市場的份額將從目前的8%躍升至18%。
?——【·找上歐盟·】——?
與阿塞拜疆的法律戰相比,亞美尼亞的“西化”轉向更令俄羅斯心驚。2025年6月,亞美尼亞外長阿拉拉特·米爾佐揚作為特別嘉賓出席北約海牙峰會,這是該國首次以非成員國身份參與北約最高級別會議。
盡管未獲正式邀請,米爾佐揚在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會晤中,明確表達了加入北約“和平伙伴關系計劃”的意愿,并提出購買法國“凱撒”自行火炮的意向。
這種戰略轉向在經濟領域同樣顯著。2025年7月,歐盟與亞美尼亞簽署25億歐元投資協議,重點支持該國能源基礎設施升級與數字經濟發展。
其中最具象征意義的是高加索輸變電線路二期項目,該項目將亞美尼亞與格魯吉亞的電網直接接入歐盟能源網絡,使俄羅斯對亞美尼亞的電力出口份額從65%驟降至23%。
與此同時,亞美尼亞議會在2025年3月通過啟動加入歐盟程序的法案,盡管全民公投尚未舉行,但總理帕希尼揚已公開表示“歐洲一體化是不可逆轉的選擇”。
?——【·普京困局·】——?
俄羅斯的應對顯得力不從心。盡管普京在2025年8月與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會晤時承諾“繼續推動亞阿和解”,但阿塞拜疆已明確拒絕俄羅斯參與贊格祖爾走廊談判——這條連接阿塞拜疆本土與飛地納希切萬的戰略通道,若由土耳其主導建設,將徹底切斷俄羅斯對南高加索的陸路控制。
在亞美尼亞方向,俄羅斯試圖以能源優惠挽回頹勢,將對亞天然氣價格從每千立方米280美元降至220美元,但亞美尼亞仍堅持推進與歐盟的能源脫鉤計劃。
更嚴峻的挑戰來自國內經濟。歐盟制裁與美國關稅已使俄羅斯2025年上半年能源出口收入下降18%,而高加索局勢動蕩導致其軍工出口再減12%——亞美尼亞取消了價值5億美元的S-300防空系統采購合同,轉而向法國訂購“紫菀”防空導彈。
這種雙重打擊迫使俄羅斯加速向東轉,2025年4月與伊朗簽署的能源協議中,俄方同意以低于市場15%的價格向伊朗供應原油,以換取伊朗在高加索問題上的支持。
?——【·結語·】——?
高加索的危機遠未結束。阿塞拜疆的法律戰與亞美尼亞的西化轉向,正在重塑俄羅斯的戰略后院。當普京試圖以俄伊聯盟挽回頹勢時,土耳其與歐盟的聯合絞殺已悄然收緊。這場博弈的最終結局,或許將決定俄羅斯能否守住其作為歐亞大國的最后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