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沖突結束后,以色列并沒有停止打擊對手。這段時間,以色列分別在加沙、也門、黎巴嫩與敘利亞發起了軍事行動,目標直指哈馬斯、胡塞武裝、真主黨與敘利亞。內塔尼亞胡的態度很強硬:任何威脅以色列安全的勢力,都將遭到來自以色列的猛烈打擊,包括伊朗。
就在以色列準備擴大軍事行動之際,新的變數出現了。
自視甚高的內塔尼亞胡,迎來了5個噩耗,以色列又要心碎了。
第一件事,胡塞武裝以牙還牙,以色列本土被炸。胡塞武裝在7月16日證實,已對以色列多地發起襲擊,目標包括本·古里安國際機場、埃拉特以及內蓋夫,且取得了成功。
按照胡塞武裝的表態,為了報復以色列,胡塞武裝先后發起了三輪軍事打擊,使用了無人機與彈道導彈等武器。導彈從天而降后,成千上萬的以色列公民,被迫涌入了避難所。
胡塞武裝還威脅以色列稱,他們有打擊以色列內蓋夫核設施的能力,這無疑會讓以色列倒吸一口涼氣。要知道,在伊朗對以色列發起大規模導彈襲擊時,該目標都沒有遭到導彈襲擊。如果胡塞武裝鋌而走險、使用“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導彈襲擊該目標,以色列很可能會遭到致命打擊。
在這之前,胡塞武裝曾多次襲擊以色列本土,還擊沉了與以色列有關的船只。憤怒的以色列,也曾出動戰機、對胡塞武裝控制的目標發起軍事打擊,讓胡塞武裝付出了巨大代價。
但就目前看,胡塞武裝顯然不會對以色列低頭。
某種程度上說,對以色列而言,胡塞武裝這個“硬骨頭”,要比伊朗更難對付。無論是美國的最后通牒,還是以色列的軍事打擊,都做不到迫使胡塞武裝妥協。
胡塞武裝明確告訴以色列,只要以色列不結束在加沙的軍事行動、不解除針對加沙的封鎖,他們就會繼續對以色列發起軍事行動。
遇到了胡塞武裝這樣的對手,以色列估計也只能長嘆一口氣了。
第二件事,土耳其痛斥以色列。以色列不宣而戰、對敘利亞“總統府”與“總參謀部”等地發起襲擊后,埃爾多安選擇了支持敘利亞。
埃爾多安在7月17日表示,以色列對敘利亞的襲擊不可接受,土耳其會一如既往繼續堅定支持敘利亞民眾。
埃爾多安認為,以色列對本就飽受戰爭摧殘的敘利亞發起軍事打擊,其行為破壞了敘利亞的停火,且侵犯了敘利亞主權,理應受到譴責。
埃爾多安釋放的信號很強硬:土耳其不允許敘利亞分裂,且會保證敘利亞領土完整。
這意味著,如果以色列繼續打擊敘利亞,忍無可忍的土耳其,有可能會向敘利亞派兵。等到那時,以色列與土耳其沒準會爆發軍事沖突,這不是美國想看到的結果。
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的軍事實力不可小覷,真打起來,以色列未必能占據優勢。最重要的是,一旦觸發北約集體防御條約,美國主導的北約,就會不得不軍援土耳其。等到那時,以色列又該何去何從?
早在阿薩德逃往俄羅斯、以色列趁機在敘利亞擴大影響力的時候,埃爾多安就威脅過以色列,但結果是沒有結果。以色列一而再、再而三地撕碎土耳其畫下的紅線,必然會徹底激怒埃爾多安。
第三件事,美國導彈庫存告急,讓內塔尼亞胡坐立不安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退役美國陸軍上校麥格雷戈在7月17日表示,美國用于防御還有進攻的導彈庫存告急。在麥格雷戈看來,美國剩下的導彈庫存,只夠維持8天的軍事行動需要。
更早些時候,特朗普明確表示,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包括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
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發起軍事打擊之前,美國將原本要提供給烏克蘭的大批武器,轉移到了中東。當時,以色列從美國那里獲得了迫切需要的武裝裝備。
在特朗普突然變臉、美國準備向烏克蘭提供更多導彈的情況下,美國傳出“導彈庫存告急”的消息,難免會讓以色列擔憂不已。
原因很簡單:以色列要想在中東地區擴大軍事優勢,就離不開美國提供的導彈。如果美國的導彈庫存真不夠用了,且特朗普還要將部分“愛國者”導彈送給基輔,以色列該如何是好?
明眼人都知道,烏克蘭獲得更多美國導彈意味著,美國在中東的軍事投入就會減少。這雖然是伊朗樂見其成的結果,但對以色列而言,這是一個晴天霹靂。
第四件事,特朗普致電內塔尼亞胡,以色列公開道歉。以軍在7月17日對加沙的一個目標發起了空襲,造成了至少3人死亡、9人受傷。隨后,白宮發表聲明稱,特朗普已致電內塔尼亞胡,內塔尼亞胡同意發表一份聲明,將這次襲擊事件解釋成以軍的一個錯誤。
美國認為,以色列有必要調查這次襲擊事件,并給世界一個交代。
內塔尼亞胡對此事“深表遺憾”,稱以色列正在調查此事。
現在的局勢是這樣的:雖然美國希望以色列就此罷休、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但鐵了心要消滅哈馬斯的內塔尼亞胡,并不愿意停火。
在襲擊加沙的時候,以軍造成了大量無辜傷亡,加沙的學校與難民營,也遭到了襲擊。因為“以軍向領取救援物資的加沙民眾開火,導致大量傷亡”這件事,以色列成為了眾矢之的,但有恃無恐的以色列,并沒有將聯合國、歐盟與沙特等國的勸告放在心上。
第五件事,大批以色列軍官被斬首,內塔尼亞胡誓言復仇,特朗普開始急了。6月與7月份,哈馬斯連續公布了“哈馬斯伏擊以軍車輛”的視頻。畫面顯示,遭到埋伏后,以軍士兵立即撤出了軍車,早有準備的哈馬斯士兵,隨后對其連開數槍,這名以軍士兵被當場擊斃。
還有視頻顯示,一輛載著炸彈的以軍車輛,被炮彈擊中了,至少20名以軍士兵因此傷亡。
6月底,哈馬斯還斬首了至少6名以軍指揮官。此次巴以沖突升級至今,哈馬斯殺死了大批以軍指揮官,包括中尉。截至目前,已有900多名以軍士兵在加沙陣亡。
對此,內塔尼亞胡感到怒不可遏。
誓言報復哈馬斯的內塔尼亞胡表示,哈馬斯必須放下武器,以色列要“徹底鏟除”哈馬斯。
從美國要求哈馬斯釋放被扣押人員、稱哈馬斯在談判時“非常頑固”不難看出,特朗普現在很著急,也很憤怒。承受著巨大壓力的特朗普,試圖讓哈馬斯與以色列立即達成停火協議,結果卻是碰了一鼻子灰。
能預料的是,如果以色列拒絕從加沙撤軍,且內塔尼亞胡堅持要消滅哈馬斯,等待以色列的,就會是噩耗不斷。哈馬斯不是以色列的對手,但這不意味著哈馬斯沒有還手之力。
戰爭只會帶來仇恨,繼續打下去,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是一條路走到底,還是適當讓步,內塔尼亞胡應該三思而后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