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6月18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5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該排名覆蓋范圍廣泛,涉及836個專業,涵蓋93個專業類以及12個專業門類 ,是目前為止覆蓋專業數量最多、參評專業規模最大的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名。
軟科以全國排名前2%或前2名作為A+專業的評定標準。從結果來看,雙一流大學在A+專業數量上優勢顯著,130所雙一流大學的A+專業數占全國A+專業總數超80% 。其中,北京大學以94個A+專業位居全國榜首,清華大學以56個A+專業緊隨其后,哈爾濱工業大學則憑借49個A+專業位列第三 。
下面就來具體看看,我國高校在2025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的具體表現。
2025 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已然出爐。在這份排名中,北京大學奪得榜首,A + 專業數量達 94 個,以斷崖式優勢領先第二名;清華大學位列第二,有 56 個 A + 專業,雖緊隨其后,但比北京大學少了 38 個。
哈爾濱工業大學表現出色,榮登第三,擁有 49 個 A + 專業,不愧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工業大學,學科實力有目共睹。中國人民大學榮獲第四,共 43 個 A + 專業,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形成鮮明對比 —— 后者工科實力遙遙領先,前者則是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重點大學。此外,南京大學位居第八,四川大學位居第十。
浙江大學名列第五,有 42 個 A + 專業;上海交通大學位居第六,共 40 個;復旦大學列第七,39 個;南京大學居第八,36 個。
這四所是 “華東五校” 重要成員,綜合實力強悍,公認僅次于清北,但其在 2025 軟科排名中表現不及哈工大與人大。
同濟大學列第九,32 個 A + 專業;四川大學居第十,31 個;第 11 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 30 個 A + 專業。
前11名均為985工程大學,第12名比較特別,無緣985工程,只入選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是我國語言類院校中的佼佼者——北京外國語大學,共29個A+專業。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肇始于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隊,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1949年成為北京外國語學校,1954年成立北京外國語學院。
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并,199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北外是頂級純211大學,目前共兩個校區,開設了121個本科專業,王牌學科是外國語言文學。
武漢大學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并列,也是29個A+專業;第14名是北京師范大學和東南大學,各27個A+專業;第16名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各26個A+專業。
其中,上海外國語大學無緣985工程,是211工程、雙一流建設高校,坐落于上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興辦的第1所高等外語學府。
第18名是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各25個A+專業,其中,只有中國傳媒大學并非985,是211、雙一流重點大學。
中傳也入選了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創辦的第1所傳媒類高校,2004年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學校擁有多項榮譽,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教育重鎮”,為黨和國家的傳媒事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前20名中,除了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外,都是985工程大學,北外、上外和中傳,恰好又是我國最好的三大語言類大學。
第21名是華東師范大學和南開大學,各24個A+專業;第23名是廈門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各23個A+專業;第25名是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22個A+專業。
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于安徽合肥,是“華東五校”組合的重要成員。
第27名是天津大學,共21個A+專業,坐落于天津市,是中國第1所現代大學。
2025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位列前27名的大學,A+專業數量都超過了20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