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美國眼中,盟友跟利益比起來一文不值!馬科斯訪美,此舉有何意圖,他還有得選嗎?
最近,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趕赴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最后一輪談判,力爭促使美國回調20%的關稅。目前已知菲律賓已經派出團隊前往美國,希望美方能夠將稅率降低到10%,并確保半導體等關鍵出口商品不必受到美國即將公布的新關稅影響。有分析稱,如果美國堅持對菲律賓維持20%的關稅,菲律賓就將失去對越南的相對優勢。
這一消息的傳出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至少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看來,盟友跟利益比起來可謂是一錢不值。一旦特朗普覺得盟友的存在妨礙到了自己的利益,那么他會毫不猶豫對盟友采取行動。
大家要知道,菲律賓可是過去幾年為美國染指亞太提供幫助最大的國家之一,為此菲律賓不僅得罪了東盟最大最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給本國經濟帶來了極大隱患,甚至還因為主動響應美國的陰謀,遭到了其他東盟國家的反感。
菲律賓為何被逼上談判桌?
事情得從特朗普政的“關稅霸權”說起。今年7月初,美國突然宣布將對菲律賓出口商品加征20%關稅,這道政令像一顆炸彈扔進馬尼拉的經濟心臟。
要知道,菲律賓對美出口的半導體、電子元件、成衣和農產品占出口總額的70%,關稅一加,企業利潤直接蒸發25億美元,數十萬工人飯碗不保。
越南、印尼等競爭對手正虎視眈眈——越南半導體產業近年來以年均18%的增速擴張,而菲律賓若維持20%稅率,在電子產品出口價格上會比越南高出15%,訂單流失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菲律賓的困境早在三年前就埋下伏筆。2022年馬科斯上臺后,為換取美國軍事支持,不僅擴大美軍在菲軍事基地的使用權,還配合美國在南海搞聯合演習,甚至允許美軍偵察機常駐巴拉望島。
這些舉動雖讓美國防務部門滿意,卻徹底得罪了中國這個最大貿易伙伴。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菲律賓對華農產品出口暴跌21%,榴蓮、香蕉等主力產品被擋在海關外,而中國對菲律賓的電子元件采購量也下降了12%。東盟內部對菲律賓“選邊站”的做法怨聲載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在區域會議上多次公開批評菲律賓破壞東盟團結。
這次馬科斯赴美談判,其實是菲律賓的“背水一戰”。他們提出三套方案:一是承諾三年采購120億美元美國液化天然氣,二是將半導體后段封測產能遷往美國得州,三是允許美軍偵察機擴大偵察半徑400海里。
這些條件看似誘人,實則是用經濟主權和戰略安全作抵押。比如半導體產能轉移,意味著菲律賓可能失去“東南亞電子制造中心”的地位,而允許美軍擴大軍事存在,更是把自己綁在了美國的戰車之上。
馬科斯的兩難抉擇:要安全還是要飯碗?
在華盛頓的談判桌上,馬科斯面臨的是一場沒有退路的賭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菲貿易逆差達49億美元,這成了特朗普政府施壓的“王牌”。
美方談判代表直言不諱:要降關稅可以,但必須開放豬肉、家禽市場,將數字服務稅從12%降到6%,還要把TikTok菲律賓業務納入“可信供應商”白名單。
這些要求無異于讓菲律賓自斷經濟命脈——菲律賓養豬業年產值達35億美元,一旦美國豬肉大量涌入,本土養殖戶將成片破產;而數字服務稅下調意味著每年損失8億美元財政收入,這對本就捉襟見肘的菲律賓政府來說,不啻于雪上加霜。
更讓馬科斯頭疼的是國內政治壓力。去年中期選舉中,馬科斯所在政黨丟掉了眾議院15個席位,反對黨正借機抨擊他“賣國求榮”。菲律賓民間團體發起的聯署抗議已有超過50萬人簽名,卡加延省甚至爆發千人集會,民眾舉著“EDCA就是戰爭”的標語,反對美軍進駐本地軍事基地。
經濟上,比索匯率在黑市一度跌破58.9兌1美元,民眾對生活成本上漲的不滿情緒如同一座隨時可能噴發的火山。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馬科斯不能帶回關稅減免的成果,他的支持率可能跌破30%,提前成為“跛腳鴨”總統。
但美國的態度卻異常強硬。特朗普政府明確表示,貿易問題與安全合作必須分開談判,不會因為菲律賓在南海的配合而網開一面。五角大樓雖然承諾《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涵蓋南海,但那更多是政治姿態——美國第七艦隊在南海的行動頻率近年下降了40%,所謂“保護”不過是畫餅充饑。
美國對盟友的“雙標”暴露無遺:越南同樣面臨20%關稅,但越南通過開放半導體原材料市場,已經爭取到部分產品豁免,而菲律賓因堅持要求“一攬子降稅”,反而被美國晾在一邊。
菲律賓還有第二條路嗎?
在這場大國博弈中,菲律賓的處境堪稱“夾縫中的螻蟻”。從經濟結構看,菲律賓60%的出口依賴電子和農產品,而這兩個領域恰恰是中美博弈的焦點。
東盟內部的反應更是讓菲律賓心寒。盡管馬科斯多次在區域會議上呼吁“共同應對外部壓力”,但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卻選擇與中國深化合作。2025年7月,中國與東盟簽署的《數字經濟合作協議》正式生效,越南、泰國等國的數字企業獲得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綠色通道”,而菲律賓因未能簽署該協議,錯失了至少15億美元的合作項目。
菲律賓并非沒有嘗試過“第三條路”。今年5月,馬科斯曾派特使秘密訪華,試圖緩和關系,但中方明確表示,“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求菲律賓先停止在南海的挑釁行動。與此同時,菲律賓國內的有識之士也在呼吁回歸“東盟方式”。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