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956.4億件,同比增長19.3%。
分省份來看,上半年,哪些省份的快遞業務量多?數據顯示,一季度快遞業務量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浙江、江蘇、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福建、湖北和上海。前十強省份快遞業務量占比為79.85%。
這其中,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上半年快遞業務量為234.2億件,繼續穩居第一。浙江上半年快遞業務量為161.4億件,位居第二。江蘇上半年快遞業務量為75.5億件,位居第三。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認為,東南沿海地區的輕工業十分發達,日用品生產多,這是一個產業基礎。從產業結構來看,如果生產的產品適合在網上銷售,那么嫁接電商也比較容易。比如類似服裝、快消食品、玩具等輕工業品通過快遞就可以送到消費者手里,而且輕工業品使用量大,因此件數也較多。
從快遞收入來看,上半年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187.8億元,同比增長10.1%。共有16個省份上半年快遞業務收入超過了100億元,其中,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山東、河北、河南、福建、湖北和四川位居前十。
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快遞業務收入1493.5億元,位居各省份第一。上海上半年快遞業務收入1293.5億元,位居各省份第二。浙江、江蘇和山東分列三到五位。
分省快遞業務收入和快遞業務量情況表(來源:國家郵政局)
增速方面,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上半年有9個省份的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過了30%,分別為陜西、寧夏、貴州、河北、新疆、河南、山西、內蒙古和青海。其中,陜西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增長了48.6%,增速位居第一。寧夏這一增速達到了45.4%,位居第二,貴州增速達到38.9%,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上半年河北的快遞業務量達到了57.2億件,僅次于廣東、浙江和江蘇,位居第四。快遞業務量增速也達到38.2%,位居第四,僅次于陜西、寧夏和貴州。
根據媒體報道,近年來,河北省抓住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緊緊圍繞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的功能定位,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進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企業北方總部基地,吸引更多郵政、快遞企業在河北投資興業、更多郵政快遞資源向河北聚集,形成總部經濟的虹吸效應。
其中,上半年,廊坊市快遞業務量強勢突破10億件大關,達到10.56億件,同比增長41.11%,增速顯著高于全國及全省平均水平。其中,6月單月業務量更接近2億件,創下歷史單月業務量新高。
據統計,全省共有10個快遞業務量超億件的專業市場,廊坊漁具、圖書印刷品、小家具小家電、服裝等4個產業集群就在其中。
同為人口大省的河南上半年快遞業務量達到了54.2億件,位居第五,增速也高達33.6%。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74.0%、15.5%和10.5%,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1.6%、19.3%和9.1%。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下降0.8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0.5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8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0.3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6個百分點。
中西部快遞業務占比持續攀升,其中中西部快遞業務量的占比提升了1.4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過30%的9個省份中,有8個省份來自中西部地區。
另一方面,相比一二線城市,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快遞業務量持續快速增長。國家郵政局舉行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快遞企業深化與現代農業企業合作,升級農產品服務方案,推進“快遞+鄉村特色”融合發展模式,豐富特色服務場景,讓快遞服務更好地惠及鄉村百姓,賦能鄉村振興。
去年,河北省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增長明顯,全年業務量達20.3億件,同比增長68.6%,對全省快遞業務量增長的貢獻率提升至36%,農村地區成為河北省快遞業發展新的增長極。今年前5個月,河北省農村地區共攬收快件10.2億件,同比增長59.5%,對全省快遞業務量增長的貢獻率達28.5%。
來源 | 第一財經 版式 | 麥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