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內實錄:
她叫小婷,我叫小媚.
我大她兩歲,在一起五年。
異地兩年,同居三年。
異地那兩年,她在考研,我在工作。
她很拼,我也一直默默支持著她。
她是家里的老二,有一個大她三歲的哥哥,還有一個正在上高中的弟弟,家在農村,務農為生,沒什么積蓄。
她的學費只能靠貸款,獎學金,家教。
她是家里學歷最高的孩子,甚至是整個村里最優秀的那一個,正因如此,她成了“被索取的對象”。
她皮膚白皙,眼睛大,總是帶著靦腆笑,給人一種鄰家女孩的既視感。
后來我才知道,她的笑容背后藏著很多隱忍,像是一朵在苦難中盛開的花。
哪怕到現在,她也不敢輕易給自己買昂貴的新衣服,鞋子,只要超過100元,她就覺得在背叛父母的辛苦。
大學期間,只要她賺了錢,也會咬著牙委屈自己給爸媽添新的家電,買生日禮物。
我有時候也會幫襯她,替她盡孝,覺得我們既然是戀人,給她爸媽買點禮物時候應該的。
戀愛的第二年,我去過她家,她爸媽只知道我們是關系很好的朋友,并不知道是戀人關系。
我薪資高一些,有時候我們去看演唱會,短途旅行放松一下,結果她爸媽卻不高興了。
他們質問她:你有錢玩樂,怎么不修家里的房子?你弟弟還在上學,你憑什么享受?甚至陰陽怪氣,說她讀書沒用,早點嫁人,同齡人的孩子都在干農活了,她還在“混城市”。
她從小到大從沒被善待過,小時候割豬草,背玉米,喂雞鴨,臟活累活都是她做,哥哥和弟弟可以吃到西瓜心,她只能吃他們吃剩的。
她的家人,從沒支持過她,還經常壓榨她,打壓她,覺得她不行,女孩子要嫁人的,那么高學歷誰敢要。
她崩潰的時候,會狠狠扇自己耳光,一巴掌接著一巴掌,打得臉通紅。
她質問自己:“為什么會生在這樣的家庭里?”
“親情”,就像一根系在身上的繩,一頭綁著血緣,一頭是她一次次想逃卻逃不掉的良知。
她拼命證明自己可以活得很好,用力地去掙,去供,去補貼,就像要用“有出息”來換一點家人的接納。
可他們像一群喂不飽的豺狼,她越給,他們越兇猛,非要把她咬得一干二凈才罷休。
02 吐槽
有時候她回一趟家,感覺像是個客人,但家務活,農活照樣干,最讓人心寒的是,她連一個落腳的房間都沒有,以前的屋子住了小侄子,小侄女,到處塞滿了陌生的東西,她的存在,在這個家,從來都不是一個女兒了,更像是一個提款機,一個無怨無悔付出的好孩子。
有一次,她忍不住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吐槽家人的索取,冷漠,懶惰。
她忘了屏蔽嫂子。
結果嫂子截圖發到大家族群,添油加醋說她嫌棄他們農村出身,罵她忘本,不孝。
她哥立刻指責她,她媽立馬破口大罵,七大姑八大姨也紛紛下場,說她不識好歹,還當眾“家丑外揚”。
她試圖解釋,可越解釋,罵聲越多。
她嫂子拉黑她,還甩來一句:“這些年我家孩子用你的,這是1000塊錢,還你。”
像施舍,又像諷刺。
她有口難辨,因為一個嫁過來的外人,把一家人攪得一團糟糕,她才發現她嫂子一直嫉妒她,甚至仇恨她,只是表面功夫很足。
最讓我心寒的是她媽居然罵我。
她說:“就是你,把我女兒洗腦了,以前多聽話,現在連親人都不要了。”
那一刻,小婷哭著對我說抱歉:“我承受再多都可以,但不能罵我最在乎,最愛的人,攤上這種血親真的讓我倒了血霉,他們都像是一群沒腦的人,被一個壞到骨子里的人挑撥離間,根本不問事情的真相,對不起啊連累了你。”
她爸媽一輩子沒出過市,是我掏錢讓她帶他們去北京旅游圓夢,她爸媽生日,我買了一堆禮物,她哥的孩子生病,我找關系安排醫院,還自己掏了500塊跟各種補品。
我一直在努力去愛她,也盡力去善待她的家人。
可我最后成了眾矢之的。
他們都認可,是我把她變壞了,是我帶著她去享受生活,不想著貢獻家庭,是我讓她不再服從,不再聽話,不再董事。
我付出了那么多,從沒圖回報,哪怕一句“謝謝”都沒有聽過,真的,自始至終他們都覺得我自愿。
03 窒息
她本身就是一個有靈氣的女孩,卻被塑造成一個“聽話的乖乖女”,從懂事的那一刻起,她就開始被壓榨,被指責,被拿捏,索取。
遇見我,她才開始慢慢覺醒。
她跟我有了美好的生活,有了自信,底氣,也有了走出原生家庭的勇氣,她開始活的像個有生命的人。
可她家人覺得,我禍害了她!
我曾以為,父母吵架,酗酒,已經夠令人窒息了。
后來才發現,更恐怖的,是那個表面安靜,實則處處打壓你,嫉妒你,壓榨你,永遠看不起你,覺得你不配過的好,卻又理直氣壯索取一切的家庭。
那種家庭,不需要動刀子,也能一點點榨干你所有的力氣和希望,甚至足以把一個人慢慢逼瘋,逼死。
以前我對她的家庭付出的無怨無悔,但是在這件事之后,我才發現,我是個大傻逼,徹頭徹尾的笨蛋。
她很愧疚,覺得她是我的拖累,不值得我對她這么好,跟她親人對她的0托舉相比,她覺得很諷刺。
哪怕這件事發生后,她罵也繼續辱罵她,讓她想清楚到底誰才是親人,他們始終認為,她還沒結婚,就應該成為家庭的補充源。
這件事發生的那段時間,我們兩個心情很沉重。
她處在一種斷親,戒親的撕裂感中,我處在一種人性細思極恐的惡心感中。
04 逃出來了
她終于明白了過來,所謂的親人,不一定是港灣,也可能是枷鎖,是毒瘤。
她拉黑了她媽,拉黑了pua她,罵她的人,退出了該退出的群,不去解釋,她一直覺得有家人,但沒想到她在家人的眼里是如此的不堪,她說這種家人不要也罷。
這明顯就是一個黑洞,一個永遠填不滿的索取機器。
我一直給她的承諾是會好好愛她,兩個人共同努力,經營好自己的小家,遠離有毒的一切關系。
我知道斷親的人很多,但是事情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還是會有種恍惚感,甚至是慶幸感。
人快要到三十歲的時候,被上了一堂從未上過的課。
真的,兩個女孩在一起,悄悄地過日子就好,不應該向親人朋友透露太多,也不要走得太親近,尤其是那種吸血鬼,不懂感恩,自私又自我的人。
你永遠不知道他們在背地里說你什么,甚至是看你的笑話。
他們見不得你過得好,只要你展示出一點好,他們就嫉妒,拐彎抹角地去嘲笑,甚至是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給你最沉重的一擊。
他們會把你的善良當成軟弱,把你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你的一切,還反過來指責你不夠好,給的不夠多。
她總說好的愛人可遇不可求,她被我滋養成了另一種性格的人。
我的家人也足夠的重視她,心疼她,真正的把她當成了我的另一半。
其實我想說,我的愛人是一個特別好的人,只是太善良了,善良到沒有一點鋒芒。
那些壓在她身上的責任,虧欠和“乖女兒”的人設,統統滾蛋了,她終于從那個吞噬她的牢籠里掙脫了,我們才敢真正的幸福,
現在的我們,真的很好。
她的工作越來越好,薪資也越來越高,我也是。
再過幾年,我們打算去國外定居生活。
請你一定要重視那個真正把你放在心上,愿意為你抵擋風雨,與你共度日常的人。
因為,那才是你真正的歸宿。
END
注:文中人物名字為化名,請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世界太小,每個故事來自投稿者的親身講述吐槽,小編整理美化并寫成文章,有些故事需要幾天甚至半個月才能完成,有些則需四五個小時成型,愿你能在別人的故事中,尋找共鳴,收獲力量,且看且珍惜身邊人!
作者:憨夫人,彩虹橋上的情感驛站,拉圈情感咨詢者,已解決1000+伙伴們的愛情難題,一對一制定方案成長式陪伴!關注(私)我,你將會獲得:
1.免費獲取上千部拉圈電影,上萬部小說
2.隨機半小時一對一咨詢,疑難解答
3.上百份獨家情感資料話術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