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趙雅芝發布千字長文,宣布不再扮演白娘子的原因:“72歲的年齡已無法還原當年形象,希望將完美記憶留在觀眾與自己的心中。”
在許多80后、90后心中,趙雅芝飾演的白娘子美麗堅韌,早已成為不可磨滅的經典。
然而,當我們回溯經典,會發現“白素貞”也許不會七十二變,白娘子的形象倒是有N種變化:她可以是志怪小說中的嗜血妖物,是到處偷東西的精怪,也可以是勇敢追愛的女子,溫婉的賢妻良母……
總之,“白娘子”不止有你熟悉的一面。
白娘子曾是大反派
蛇妖的傳說,唐代傳奇故事里有不少。《博異志》中的兩個小故事《李黃》和《李琯》,就被認為是白娘子傳說的某種起源。
故事中,李黃被長安街頭的白衣美婦誘惑,尋歡作樂三日,歸家后便化為血水身亡。后來,李黃的家人在他流連之地發現有一白蛇常年盤踞在樹下。李琯則是游玩時遇到兩個貌美女子,遂跟隨她們入園,歸家后腦裂而亡,家人入園尋得數條白蛇,將其斬殺。
沿著唐代故事的畫風,大反派形象的“白娘子”在后世可不少。
比如明代嘉靖年間刊刻問世的《清平山堂話本》中收錄的宋代故事《西湖三塔記》,說青年公子奚宣贊偶然救了名為白卯奴(雞妖)的女子,見到了白卯奴穿白衣的母親(白蛇)和穿黑衣的祖母(獺妖)。奚宣贊與白蛇同居了半個月,白蛇就想殺了他,反倒是白卯奴不忍心將他救出。后來三個妖精被收伏,鎮壓于西湖三塔下。
這故事里,讀不到一點愛情,白蛇妖是真正的大反派,極具妖性,它與那些家世優渥的男子之間,更像是捕食者與獵物的關系。
蘇州人讓白娘子“變成”人
白娘子是怎么從“它”變成“她”,有了人性?
多虧了明末蘇州人馮夢龍。
馮夢龍根據民間流傳的故事改編,對以往的白蛇傳說進行了較大的擴充,寫出話本小說《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收錄進《警世通言》里,奠定了此后白蛇傳說的基本故事框架。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寫道南宋紹興年間,臨安府生藥鋪主管許宣在回家路上偶遇蛇精白娘子、青魚精小青主仆。白娘子對許宣一見傾心,送上銀錠為禮物。好笑的是,這銀子是從官府庫房中偷來的。許宣一用,立馬吃了官司,被發配到蘇州府牢城營做工。
許宣到蘇州,白娘子也追來了,兩人成婚后她還給許宣安排了上好的衣服。當然,這衣服也是從別家偷來的。于是許宣稀里糊涂吃了第二次官司,被發配到鎮江府牢城營做工。
執著的白娘子又一路追到了鎮江,再次挽回許宣。然而在鎮江金山寺,法海道破白娘子真身,許宣嚇得魂飛魄散,拜法海為師試圖遠離白娘子。于是,法海施法將兩個妖精收于缽內,鎮壓在雷峰塔下。
雖然從結果來看,這還是個宣傳因果報應、人妖殊途的故事。但白蛇卻展現出了人的七情六欲:她追逐愛情,跟隨許宣從杭州到蘇州又到鎮江;她喜愛金銀華服,于是各處小偷小摸;她不懂人間律法,坑了許宣一次又一次……
此時的白娘子,已經從嗜殺冷血的怪物,變成了有些糊里糊涂卻敢愛敢恨的女妖。
“許仕林”是觀眾加的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里的白娘子,雖說有了人性,但絕對算不上賢妻良母。她和許宣并沒有孩子。
而在現存最早關于白蛇傳說的戲曲劇本——清代黃圖珌的《雷峰塔》里,白娘子也沒有生孩子。
黃圖珌的劇本繼承了馮夢龍話本中的內容,又將白娘子與許宣的情感淵源解釋為前世因果,說白娘子和小青前世因為吞食達摩渡江時落下的蘆葉“悟道苦修”,而許宣是如來座前的奉缽侍者,他們會相遇相愛是因為本有夙緣。白娘子在西湖遇雨時向許宣借傘,及后來白娘子小青與法海大戰的情節,也比小說描寫得更豐富。
黃圖珌認為人妖畢竟有別,因此在劇本里,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并沒有生兒育女。
不過,編劇也管不了觀眾們用腳投票。因為百姓更愛看“大團圓”結局,民間戲曲演繹黃圖珌的《雷峰塔》時,紛紛加入了“生子”情節,這樣的二創反倒是更受歡迎。
后來,借乾隆慶賀皇太后八十大壽的契機,方成培在重新修訂《雷峰塔》時,就干脆加入了觀眾愛看的白娘子產子、兒子考中狀元拯救母親等情節。這一版本也成為后續白蛇故事的經典版本,讓白蛇傳說借助戲曲形式走進千家萬戶。
千百年來
白娘子的形象早有N種變化
趙雅芝版本的白娘子
也許并非原版
但同樣得到了現代人的喜愛
成為新的經典
文 |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鄭文靜 張文穎
圖 | 電視劇截圖 部分圖片由AI生成
視頻 |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李藝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