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將徐海東,革命貢獻卓著,尤其是為紅軍保留住了紅25軍這顆火種,一直延續到抗戰時期的八路軍主力344旅。大首長們都非常喜歡徐海東,平時舍不得批評、也沒有理由去批評這位功臣。但在1938年,朱老總卻罕見批評了他,因為344旅發生了一件大事,徐海東有重大管理責任。
八路軍建立后,115師包含兩個主力旅,一個是老中央紅軍為主體的343旅,另一個就是紅十五軍團改編而來的344旅,徐海東是當仁不讓的首任旅長。紅十五軍團既有紅25軍官兵,又包含陜北紅軍將士,紅25軍的占比及影響力都更大一些,抗戰初期也只有徐海東能管得住。顯然,這是一種典型的“山頭特征”。
徐海東對于這支部隊,是很有信心的,尤其從鄂豫皖帶出來的老人,徐海東格外器重。在延安時,徐海東甚至主動向教員推薦過一員愛將,就是張紹東,后來此人成為344旅687團首任團長。但344旅的兩個首任主力團長,后來結局都不好:688團長陳錦秀同志不幸英勇殉國,而張紹東更是出人意料,在1938年2月,伙同團參謀長蘭國清一起叛變投敵了!
得知這個駭人的消息,徐海東當場氣得吐血,這也為他后來脫離前線養病,埋下了伏筆。延安方面更是非常重視這個變故:全面抗戰才打了沒幾個月,八路軍干部隊伍里就出現叛徒,影響太壞了。朱老總親自去了344旅旅部,領導整頓工作。
對于張紹東的叛變,徐海東深感羞愧,一見到朱老總就進行檢討。但事情太大了,不是自我批評幾句就能過去,老總嚴厲訓斥徐海東治軍不嚴、用人失察,貪圖享樂動機不純的干部,能在344旅當主力團長,徐海東確實要對此負責,在內部發生嚴重問題、上級領導批評的雙重重壓下,徐海東咳血不止,無法堅持工作了,向首長申請病休。
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344旅不得不更換旅長。朱老總非常務實,這是他的一貫工作風格。旅長職務非同小可,結合344旅的實際情況,老總仍然打算啟用老紅25軍的人來承擔重任,因為這樣決策能夠快速穩定住人心動蕩的隊伍,也是最穩妥、最保險的方案。
紅25軍確實還是有不少人才的,后來涌現出韓先楚、劉震這樣的名將。經過反復斟酌,老總選中了687團團長田守堯,擬將他升任代理旅長,凝聚隊伍士氣。田守堯是張紹東叛變后,687團的新團長,擔任這個職務時間不長,現在又有機會二次升遷。他出身鄂豫皖根據地,很能打仗并且資歷不凡,紅軍后期當過第78師師長,在部隊內頗有威望。對于田守堯這個代旅長人選,朱老總及徐海東都認為比較理想。
朱老總找田守堯談話后,他也非常有信心和干勁,表態一定把344旅帶出困境。田守堯的一些部下,私底下甚至已經以“田旅長”來稱呼他。這件事似乎板上釘釘了,延安方面卻突然來了指導意見,不建議任用田守堯。其實教員對田守堯并不很熟悉,沒有朱老總考察得那么直觀,為什么卻不支持這個用人方案呢?
原來延安方面考慮,抗戰以來344旅之所以問題多,跟紅軍時延續的山頭風氣有關,如果不及時遏止改善,后面很可能還會出岔子。所以徐海東病倒后,要從根子上去解決問題,最佳方案并不是就地選人,而應當從其他部隊調用德才兼備、久經考驗的干部任職,改變344旅的一些舊風氣。教員和彭總都傾向于楊得志,他是雙紅一出身的戰將,此時正在343旅擔任685團團長。
就這樣,經過組織慎重研究,楊得志被調往344旅出任代旅長,而呼聲很高的田守堯沒有升職。其實對于田守堯而言,真正可惜的并不是職務:1943年他在江蘇贛榆的一次遭遇戰中,與日軍交火不幸犧牲,年僅28歲,太令人心痛了。如果田守堯沒這么早犧牲,建國后的職銜都不會低。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