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相關媒體人透露,自從在第16順位選中了楊瀚森以后,開拓者球隊周邊產品,包括球迷、卡片等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091%(接近于11倍)。
這讓整個球隊上下開心不已。
從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當初的選擇到底是有多么的正確。
說到這,就有咱們的球迷講話了,這也是開拓者隊格局小了,如果是換做火箭隊,呢肯定是微微一笑,雙手微壓,張嘴就來一句:都坐下,只是常規操作。
確實,在2002年他們在首輪第一順位選中姚明之后,整個球隊上下獲得了多少的關注度和曝光度,而且整個球隊的市值又提升了多少,至于所謂球隊的周邊,那更是增長的都沒法細算了。
更瘋狂的是,那個時期作為姚明的隊友,不管是球隊什么位置的,那都幾乎收獲到了一個中國品牌的代言。
然后標注的都是:休斯頓火箭隊球員。
然后大家就瞬間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言而總之,因為姚明一個人,而給整個NBA帶來的商業價值那都是非常巨大的。
之后就是易建聯,但是,他在NBA待的時間沒有那么長,加上他所效力的球隊也不固定,總是換來換去,所以,在這方面就沒有很好的體面。
而,在差不多間隔了小20年之后,又出現了一個楊瀚森。
這一下,可謂是再次把中國球迷整個是中國人以及所有華人的熱情再次給點燃了。
真的是把積攢了這么多年的熱情一下子都傾注在了開拓者隊的身上。
所以說,開拓者隊這個還真的沒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要知道,這還只是在剛開始,如果說,接下來的季前賽,包括常規賽開始了,開拓者隊愿意給楊瀚森比較可觀的出場時間,然后,楊瀚森又表現的非常不錯。
說白了,也就是雙方“合作”的比較愉快的話。
那么接下來的開拓者隊就極其有可能“復制”當年的火箭隊,甚至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現在整個的商業模式和那些年又不太一樣了。
換句話說,現在無論是球隊還是個人能夠獲得的商業價值,是要遠超那個年代的。
正好,楊瀚森現在所代言的就是咱們國內的體育“龍頭”品牌,本身也是在籃球這個領域深耕多年。
但是,就是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的“暴漲點”。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沒有簽約來一位真正的超級巨星。
說到這,可能就有球迷說了,韋德不是嗎?
答案是,如果是巔峰時期的韋德,那么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雙方合作的時候,韋德已經是職業生涯的暮年了,整個號召力已經下滑太多了。
最主要的是,韋德這位“代言人”的商業“品格”也不怎么樣。
很多時候,還身著“競品”的周邊出席活動。
所以,在這次合作當做,國內品牌算是十足的“冤大頭”了。
同樣的情況,可以看看庫里是怎么做的,包括克萊又是怎么做的。
如果,國內品牌當初不是選擇了韋德,而是選擇了“水花兄弟”的任何一個,那肯定就是完全不一樣的結果了。
可是,這一次就不同了,他們算是很好的把準了楊瀚森的前景,接下來可以好好的“穩賺”一波了。
最主要的是,還可以借由楊瀚森這一個“支點”從而打開開拓者隊的市場,甚至是整個NBA的市場。
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那個所謂的“一家獨大”的時代,而是“百花齊放”的時代。
那么,國內品牌就不妨把步子邁的大一點。
好好的去籌劃和經營,說不定還真的能夠再現過去的那個輝煌,甚至是超越也說不定。
所以,趁著楊瀚森的這波號召力,趕緊行動起來了。
NBA的市場場不僅僅只是需要中國面孔,真的也非常需要中國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