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式營業的第一天,爆單了。”7月22日晚,七鮮小廚負責人劉斌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他還透露,后臺顯示,七鮮小廚合伙人招募目前已有近8000個報名數據。
就在當天,京東宣布正式啟動“菜品合伙人”招募計劃,投入10億元現金,面向全國餐飲品牌與個體廚師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合伙人僅需提供菜品配方并參與研發,由七鮮小廚承擔現炒制作及品控,以外賣、自提兩種形式銷售。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在今年“618”期間的一場小范圍分享會上表示:“一個月后,京東外賣會出來一個跟美團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希望消費者買到高性價比的、安全的食品、食物。”
關于供應鏈的上游,劉斌告訴記者,只選用大品牌、有保障的供應鏈,如調味品方面復用了京東現有的優勢供應鏈,包括中糧、中鹽和益海嘉里等大品牌;對于肉類和凈菜,都是工廠洗切好、經過嚴格的出廠檢測、密封包裝好后,冷鏈運輸到七鮮小廚門店。
對于是否會入駐其他外賣平臺,劉斌說:“我們的心態是非常開放的,只要消費者有需求,其他平臺也愿意,我們很樂意一起合作。”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合營模式:合伙人享受菜品分成,“不是外賣集合店”
當被問及與其他外賣平臺推出的新模式相比有何區別時,劉斌稱:“我們認為是‘菜品’和‘門店’的區別。”
“上線七鮮小廚的是合伙人的菜品,而非一個個獨立的檔口或者門店,我們并不是一個由若干外賣店組成的集合店,而是一個合營的餐飲制作平臺。”他如此強調七鮮小廚的定位。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講,劉斌認為,七鮮小廚模式上也區別于其他平臺。他還稱:“我們并不是一個‘二房東’的角色,不是租個地方再招一些加盟的品牌,讓品牌去自己經營,自負盈虧。”
記者了解到,七鮮小廚的菜品合伙人模式下,租金、人力、運營成本都由京東出資,餐飲商家只需負責菜品研發。
從當前模式來看,七鮮小廚運營京東平臺的投入“更重”。如,在選址、建店、運營上,京東方面會負責整體的組織和經營。換言之,就是合伙人只需提供配方以及合作研發,供應鏈整合和運營環節,均由京東負責。
“模式上是合營,不同的品牌、廚師作為‘菜品合伙人’的角色參與,享受每個菜品帶來的分成,這是我們在利益分配上的機制。”劉斌補充解釋。
具體而言,針對每道菜的合伙人,會給予100萬元的保底分成,后續該菜品的銷售分成上不封頂。后臺顯示,七鮮小廚合伙人招募目前已有近8000個報名數據。
門店優先選址“幽靈外賣”占比高的地段,避開合伙人老店
記者注意到,首家七鮮小廚選址在北京東城區,緊鄰北京市中心。據劉斌介紹,特意選擇了這樣的位置和裝修,不是“藏”在封閉的居民樓里。此外,七鮮小廚還主打“24小時后廚直播”。
劉斌解釋稱,七鮮小廚在開店選址上,會充分考慮附近的供給情況,更多會選在那些“幽靈外賣”訂單占比非常高的地段。此外,選址上也會考慮合伙人的老店布局,重點幫合伙人做增量市場,不去搶奪其老店的存量生意。
門店運營模式以及合伙人制度之外,不少消費者關心七鮮小廚的上游供應鏈。劉斌稱,食材供應鏈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只選用大品牌、有保障的供應鏈。
“比如調味品方面復用了京東現有的優勢供應鏈,包括中糧、中鹽和益海嘉里等大品牌;對于肉類和凈菜,都是工廠洗切好,經過嚴格的出廠檢測、密封包裝好后,冷鏈運輸到七鮮小廚門店。”他表示,“食材供應鏈方面,我們也非常愿意和更多優質的供貨商、餐廳合作。”
門店規模化運營方面,京東表示,將在3年內投入超百億元資金在全國范圍建設超10000個七鮮小廚門店。
那么,七鮮小廚會考慮入駐其他平臺嗎?劉斌告訴記者:“我們的心態是非常開放的,只要消費者有需求,其他平臺也愿意,很樂意一起合作。對餐飲品牌開放合伙人的模式,對消費端也不會設限在單一平臺上經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