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船舶與智能制造學院面向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緊密對接國家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產業鏈和江蘇區域造船支柱產業,開設船舶工程技術、船舶動力工程技術、海洋工程裝備技術、船舶檢驗、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智能焊接技術、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等專業。學院與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共建“金陵船舶產業學院”,與中國船舶集團、中遠海運重工集團等大中型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訂單班、現場工程師等校企聯合培養項目,累計為行業輸送1萬余名優秀畢業生。與江蘇科技大學、江蘇海洋大學開展高職本科“3+2”“4+0”聯合培養,累計培養本科生500余人,考取研究生60余人。
通訊員王利成王峰 康棣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現代造船工匠人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聚焦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建造產業,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類企業,培養能勝任造船生產設計、船舶建造、制造檢驗等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專業面向船舶及相關裝備制造領域,培養從事船舶設計、建造、檢驗和生產管理的應用型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面向現代船舶智能制造崗位能力需求,重點圍繞船舶工程技術核心技術技能,搭建了三個實訓中心,即數字化設計實訓中心、船海裝備智能制造實訓中心和船海裝備質檢實訓中心,滿足了項目化、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改革需要,成為現代造船工匠人才培養基地。
學生畢業后面向大中型造船企業和船舶設計、船舶檢驗企事業單位從事船舶生產設計、現場生產管理、質量檢驗、精度控制等工作。初次入職崗位有生產設計員、生產管理員、車間工藝員、精度管理員、質量檢驗員等。升遷職業崗位有船舶設計主管、現場建造主管、驗船主管、項目經理、車間經理、船級社驗船師、船東代表等。
船舶動力工程技術專業:培養船舶動力裝置與系統復合工程技術人才
船舶動力工程技術專業聚焦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建造產業,面向船舶動力設備及相關配套企業,培養能勝任船舶動力系統生產設計、建造、檢驗等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對接現代船舶建造工藝與流程,專業構建了基于船舶建造過程“內外互補、廠校融通”的實踐教學體系;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船舶工程實訓基地和船舶電氣工程實訓基地、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先進船舶制造技術實訓基地及江蘇省海洋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開發了多項與實踐崗位工作相關的實訓項目,提高了學生處理現場技術問題和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縮短了畢業后工作適應期,提高了就業競爭力。
學生畢業后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類企業,從事動力裝置與系統的生產設計、制造、安裝調試、設備維護與質量檢驗等方面工作。初次入職崗位有設備裝配與調試員、管件制作與裝配工、生產設計員、輪機質檢員等。未來可以發展為建造生產管理員、建造技術主管、船東代表等。在熟練掌握生產一線崗位工作后,可發展成為生產管理以及其他建造技術管理崗位人員。
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專業:培養海洋工程裝備設計、生產或管理人才
海洋工程裝備工業專業面向海洋工程裝備生產設計、制造、安裝與調試等崗位群,培養能夠適應設計、生產、運維等第一線需要的海洋工程裝備技術高素質技術復合型人才,主要面向海洋工程裝備生產設計、裝備制造、現場檢驗及項目管理等職業崗位。
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專業下設海工裝備工藝實訓室、海工生產設計中心和博士創新工作室等多個實踐教學場所,對接現代海工裝備的設計與制造,構建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體系。與招商局工業集團、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業緊密合作,創建了多個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建造綜合實訓基地。
畢業生面向大中型海洋工程裝備與造船企業,從事生產設計、生產制造、安裝調試、設備維護與質量檢驗等方面工作。初次入職崗位有生產設計員、生產管理員、安裝調試員、精度管理員、質量檢驗員等。升遷職業崗位有生產設計主管、建造主管、現場運維工程師、項目經理、技術經理、船級社驗船師、船東代表等。
船舶檢驗專業:培養船舶修造類企業質檢人員
為了培養船舶修造質量檢驗、船體建造質量管理等崗位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學院組建了高水平校企混編型教學團隊,與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共同開展實踐項目。依托與中國船級社合作的“焊接工藝實訓平臺”,校企合作共同研發的無損檢測智能教學實驗平臺,通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辦學模式,為船舶檢驗專業建設和實踐教學提供全面保障。船舶檢驗專業構建了基于行業標準創新型船舶檢驗人才培養模式,開發船舶檢驗“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優化實踐技能項目設置及考評體系。針對船舶檢驗專業特色,模擬實際生產情景,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
學生畢業后面向船舶修造類企業質檢部門,從事無損探傷、船舶建造檢驗、船用零件檢驗、船體精度控制、船舶焊接質量檢驗等方面工作。初次入職崗位有船體質檢員、無損檢測技術員、船舶配件質檢員、造船材料檢驗員、船舶建造與維修質量檢驗員等。在一線崗位熟練掌握相關檢測技術并取得相應職業資格或技能證書后,可發展成焊接檢驗工程師、驗船師、船舶建造監理、船舶修造監理等技術管理崗人員等。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培養船海裝備制造應用型技能人才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聚焦船舶與海工裝備及相關加工機械的開發、設計、操作和運維領域,核心培養船舶設備方向兼具設計、制造、檢驗與生產管理能力的應用型技能人才。專業深度對接船海裝備制造產業需求,構建“內外互補、廠校融通”的實踐教學體系。依托中央財政支持的船舶工程實訓基地、江蘇省先進船舶制造技術實訓平臺及海洋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產學研平臺,配備數控加工中心、三維坐標測量儀、3D掃描儀、近景攝影測量系統及系列金工實訓設備,助力學生練就扎實實踐能力。
畢業生主要面向船海裝備相關機械設備及制造類企業,聚焦機械產品開發、設計和加工崗位。初次入職可任職船舶建造、船舶配套設備制造、機械加工設備類企業的現場工程師、產品設計員、工藝設計員等崗位,在一線積累實戰經驗。職業發展路徑清晰,后續可升遷至船舶設計主管、現場建造主管、驗船主管、項目經理、車間經理等管理崗位,或成長為船級社驗船師、船東代表等專業技術崗位,擁有廣闊的職業晉升空間。
智能焊接技術專業:培養未來的智能“鋼鐵裁縫”
焊接技術被譽為“鋼鐵裁縫”,是我國發展航天、航空、船舶制造、鋼結構加工、裝備制造業的主力軍。智能焊接技術專業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用焊接結構制造、焊接工藝設計、焊接質量控制及生產管理崗位,培養焊接高級技能人才。
學院內匹配了中央財政支持的船舶工程實訓基地、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先進船舶制造技術實訓基地以及江蘇省海洋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一批省級以上產學研平臺,為學生們構建了完全符合現代船舶建造工藝與流程,基于船舶建造工藝流程的實踐教學體系。
專業學生未來面向船舶制造、汽車制造、軌道交通、能源化工、海工裝備等行業,以及自動化焊接設備生產領域,從事結構生產、生產管理、工藝制定,以及自動化設備運行、安全管理、技術服務等工作。
學生們畢業后初次入職崗位有特種焊接工藝員、智能產線操作現場工程師、質量檢測員等,未來還可以往焊接工藝設計主管、智能產線運維工程師、現場建造主管、驗船主管、船級社驗船師、船東代表等崗位晉升。
學生還可以報考專轉本、專升本、特色自考等,對接省內院校相關專業,通過個人努力可以取得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
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專業:賦能船海領域,塑造數字化技能精英
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專業聚焦船海工程領域數字化轉型需求,培養"精設計、通工藝、善制造"的復合型技能人才。專業對接船舶及配套企業核心崗位,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流程,系統培養三維建模與仿真設計、數控加工編程、3D打印及逆向工程、智能檢測技術等核心技能。依托船海裝備智能制造實訓基地,學生參與船舶關鍵部件虛擬裝配驗證、高精度零部件五軸加工、船體構件數字化檢測等真實生產項目,培育工匠精神與創新思維。
學生通過專業學習,掌握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理論知識,具備機械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數字化檢測等職業能力,可從事數字化設計、智能工藝規劃、數控編程、質量檢測、生產線運維等相關工作。此外,學生可根據自身發展訴求,通過專轉本、專升本等途徑實現學歷文憑的提升。
咨詢電話:400-828-1150
學校地址:南京市江寧大學城格致路309號
招生信息網:zs.jmi.edu.cn
江蘇海院2025年高考官方咨詢群:17533578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