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客廳剛刮完膩子,師傅就說不來了 —— 靚家居黃了。” 廣州業主陳姐舉著手機里的裝修合同,指尖在 “90 天完工” 的條款上蹭出紅印。她 6 月剛交了 12 萬裝修款,現在工地上只剩半桶乳膠漆,和貼到一半的廚房瓷磚。
這個夏天,“靚家居” 三個字成了 2000 多戶家庭的噩夢。這家開了 24 年的家裝老牌子,巔峰時在華南開了 160 家店,服務過 55 萬人,如今突然宣布停業。更讓人揪心的是,創始人曾育周在停業前墜亡,留下 10 億債務、1000 多個討薪員工,還有 300 多個被欠貨款的供應商。
為啥一個老牌企業說垮就垮?那些交了錢的業主、干了活的工人,最后能拿到說法嗎?
一、2000 戶家庭的 “爛尾房”:有人剛砸完墻,有人連瓷磚都沒見著
在靚家居廣州天河門店外,維權的業主排了兩排,手里的合同被汗水浸得發皺。他們中最急的是準備結婚的小情侶,原本定在 10 月婚禮,現在新房只拆了舊家具,滿地碎磚像沒收拾的殘局。
“簽合同的時候銷售拍胸脯說‘上市公司背書,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結果廟是租的,和尚也沒了。” 業主老林翻出付款記錄 —— 他為了趕 “618 活動”,一次性交了 70% 的工程款,現在手機里還存著設計師發來的效果圖,客廳那盞水晶燈的位置,現實里只有裸露的電線。
比老林更慘的是佛山的張阿姨。她給兒子準備的婚房剛砸完墻,水電還沒改,就收到了停工通知。“我把養老錢都拿出來了,現在墻是破的,錢也沒了。” 她在門店門口守了三天,只等到一張 A4 紙打印的《停業通知》,上面寫著 “因長期虧損,資不抵債,即日起停止經營”。
這些業主只是冰山一角。據維權群統計,至少 2000 戶家庭的裝修停在了半路:有人剛鋪完地板,有人還沒見著一根水管,最夸張的是一位業主,交了 15 萬只換了兩扇防盜門。
而被 “套牢” 的不只是業主。在靚家居做了 8 年的項目經理老王,手機里存著 27 張送貨單,最近的一張是 6 月 10 日送的油漆,貨款至今沒結。“前幾年結賬最多拖 18 天,今年直接拖了半年,我自己墊了 5 萬給工人發工資,現在家里房貸都快斷供了?!?/p>
做木門生意的劉老板更無奈。他給靚家居供了 3 年貨,現在還有 40 萬貨款沒收回?!吧蟼€月去催款,他們財務說‘再等等,下周就結’,結果等來老板沒了的消息?!?他去倉庫盤點,發現還有 100 多套定制木門堆在角落,“這些門都是按靚家居的尺寸做的,退都退不回廠家”。
二、從 “家裝明星” 到 “負債 10 億”:24 年老牌是怎么一步步砸鍋的?
很難想象,這個讓上千人愁白頭的企業,曾經是家裝界的 “標桿”。
2001 年,曾育周在廣州開了第一家靚家居門店,那會兒家裝市場還都是 “散兵游勇”—— 業主得自己找設計師、跑建材市場、盯施工隊。曾育周瞅準機會,推出 “一站式裝修”,從設計到完工全包,很快在廣州攢下名氣。
2008 年他又先一步搞 “整裝套餐”,按房子面積報價,“999 元 / 平拎包入住” 的廣告貼滿了小區電梯。到 2020 年,靚家居在華南開了 160 家店,幾乎每個購物中心都能看到它的紅色招牌,服務過的業主能坐滿兩個體育館。
轉折點出在 2022 年。這年房地產市場降溫,買新房的人少了,裝修需求跟著掉了一大截。更要命的是,水泥、電線這些建材價格漲了 20%,工人工資也水漲船高 —— 以前瓦工一天 300 塊,現在沒 500 塊請不來。
成本漲了,裝修報價卻不敢漲?!案舯诩覉?8 萬,你報 9 萬,業主立馬就跑了?!?一位離職設計師說,那段時間公司天天開 “降本會”,最后連設計師的底薪都砍了 20%。
這時候曾育周做了個讓所有人看不懂的決定:繼續擴張。2023 年他還在東莞、惠州新開了 15 家店,理由是 “大環境不好,正好抄底租門面”。可新店剛開起來,就發現收的裝修款還不夠交房租 —— 有店長私下說,某家新店三個月只簽了 5 單,光租金就虧了 18 萬。
現金流早就成了 “空架子”。員工工資從按月發變成按季度發,供應商的貨款從 “月結” 拖成 “半年結”。到 2024 年,連給業主買建材的錢都要 “拆東墻補西墻”—— 用新業主交的預付款,去結老業主的材料費。
今年 6 月,銀行突然凍結了靚家居的賬戶,理由是 “貸款逾期”。這一下徹底斷了資金鏈,7 月 18 日,那張《停業通知》終究還是貼了出來。
三、10 億債務怎么還?誰能先拿到錢?
現在所有人最關心的是:欠的錢還能要回來嗎?
從警方和律師的回應來看,曾育周的離世不影響債務處理,但想拿回錢并不容易。有律師算了筆賬:靚家居沒有自己的房子和地皮,總部、門店、倉庫都是租的,能變賣的只有一些存貨和辦公用品,估計也就值幾百萬。
而債務保守估計有 10 億,相當于 “一個饅頭要分給 100 個人”。按法律規定,還錢的順序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波是 1000 多名員工。他們的工資和補償金排在最前面,只要公司還有點資產,會優先結算。就像老王這樣的項目經理,被欠的工資有希望先拿回一部分。
第二波是銀行和房東。銀行貸款、店面租金這些 “有抵押或合同約定” 的債務,會排在員工之后。不過有知情人說,靚家居的不少貸款已經用應收賬款做了抵押,能不能拿回錢還不好說。
第三波才輪到業主和供應商。業主的裝修款能不能退,要看裝修進度 —— 比如已經裝了一半的,可能只能退部分錢款;剛交了錢還沒開工的,或許能多退一點,但想全額拿回很難。而供應商的貨款,大概率要 “打水漂”,畢竟前面已經有兩撥人等著分蛋糕了。
現在維權的業主和供應商,大多在派出所登記了信息,也有人已經準備起訴。但律師提醒:“就算贏了官司,要是公司沒資產,還是拿不到錢?!?/p>
在靚家居門店外,有業主舉著寫著 “還我血汗錢” 的牌子,也有人默默拍下空蕩蕩的店面。他們難過的不只是錢沒了,更是 “信任被辜負”—— 畢竟很多人選靚家居,是因為它開了 24 年,覺得 “老牌子靠譜”。
就像陳姐說的:“我寧愿找個小公司,也不想再信這些‘大牌子’了?!?這種信任的崩塌,比 10 億債務更讓人揪心。
如果你身邊有人正在裝修,或者準備找裝修公司,不妨把這些提醒轉給他:
- 別被 “低價套餐”“周年慶優惠” 沖昏頭,先查公司有沒有被起訴過(企查查、天眼查能看到);
- 交錢時盡量分階段付,比如 “開工付 30%,水電完工付 30%,竣工后付尾款”;
- 保留好所有合同、付款記錄,萬一出事了,這些都是維權證據。
家裝本是為了讓家更舒服,別讓它變成糟心事。也希望靚家居的事能給更多企業提個醒:做生意就像蓋房子,地基(現金流)穩了,才能蓋得高;要是只想著往上蓋,忘了地基會塌,早晚要出事。
最后問一句:你裝修時遇到過糟心事嗎?評論區聊聊,給大家避避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