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戰:中國何以成“孤勇者”與規則改寫者?當下,若審視美國最新公布的關稅態勢,不難發現一個引人矚目的現象:在這場關稅戰中,眾多國家紛紛“繳械”,唯獨中國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堅守著自己的立場,尚未“認輸”。盡管中美之間的談判早早拉開帷幕,雙方也達成了一些共識,但最終的協議卻始終猶抱琵琶半遮面,未向外界公開。
回顧美國發起的這一輪關稅大戰,那可真是“橫掃千軍如卷席”。不少國家在這場風暴面前,要么選擇乖乖投降,要么匆忙尋求“和解”,以求得片刻的安寧。然而,中國卻穩穩地站在那里,成為了這場貿易戰中獨一無二的“特殊存在”,宛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格外引人注目。
7月12日,特朗普再次揮舞起關稅的大棒,這一次的目標是歐盟和墨西哥。那高達30%的稅率,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無情地扇在了馮德萊恩“必要時反制”的豪言壯語上,讓其瞬間變得黯淡無光。去年10月,歐盟還緊跟美國的步伐,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可如今卻嘗到了“盟友”二字帶來的苦澀滋味。在烏克蘭戰場上,歐洲依賴美國的導彈支持;在經濟領域,又對與美國那1982億歐元的順差有著深深的眷戀。特朗普就像一個高明的棋手,將歐洲拿捏得死死的,歐洲即便心有不甘,卻也無力反抗,只能在這場博弈中被動挨打。
特朗普的關稅戰車一路狂飆,在全球貿易的版圖上肆意馳騁。日韓被加征25%的關稅,巴西則高達50%,東南亞五國也紛紛選擇集體認慫。越南總理心急如焚地尋求和解,泰國則慌慌張張地承諾購買更多的美國商品。然而,在這片哀鴻遍野之中,中國卻依然挺立不倒。這并非是美國對中國心慈手軟,而是因為從5月14日開始的90天談判窗口尚未關閉。在這場激烈的博弈中,美國將對華關稅從145%降到了30%,中國也將美方關稅從125%調整為10%,同時取消了91%的加征關稅,雙方暫時達成了停火協議。
特朗普的關稅套路也逐漸浮出水面,宛如一層神秘的面紗被緩緩揭開。當全球主要經濟體都被迫接受20% - 50%的高額關稅時,如果中國能夠談成10% - 15%的關稅,從心理層面來看,反而會覺得自己占了便宜。這位有著商人背景的總統,深諳比價之道。他先對盟友毫不留情地痛下殺手,然后再給主要對手“開后門”,讓中國在“別人都高我獨低”的強烈對比中,產生一種心理上的落差,從而就范。美國國務卿盧比奧突然放出風聲,稱“特朗普要訪華”,可與此同時,太平洋艦隊卻在南海加緊演習;白宮宣稱談判進展順利,然而400多名美軍軍官卻同時出現在臺灣的“漢光演習”現場。這種笑臉與刀子并用的手段,正是白宮精心策劃的一場心理戰,試圖在談判中占據上風。
歐盟的窘境,則暴露了其更深層次的算計。王毅外長訪歐時,歐盟還擺出一副趾高氣揚的姿態,要求中國“停止支持俄羅斯”“解除稀土管制”??赊D眼間,就被美國關稅的重錘砸得暈頭轉向。歐洲有三個致命的弱點,讓其在這場博弈中動彈不得。在烏克蘭戰場上,歐洲依賴美國的軍事援助;中歐談判陷入了僵局,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方面,更是瀕臨二次歐債危機的邊緣。馮德萊恩還在做著跨大西洋的美夢,卻不知特朗普早已算計好了一切,打算用盟友的“鮮血”來為對華談判增加籌碼。
美國談判團隊的急切表現,也顯得有些反常。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連兩天放話,非要趕在8月初坐上談判桌。表面上看,是因為24%關稅的暫緩期將于8月10日到期,但實際上,美國港口4月那慘淡的數據,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了他們的心里。更讓他們頭疼的是農產品困局。中國的反制措施讓美國的大豆和玉米賣不出去,巴西、阿根廷則趁機搶占市場份額,填補了美國留下的空白。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氣急敗壞,甚至拋出了“沒收中國農田”的瘋狂法案,但這也無法掩蓋美國農產品市場份額永久丟失的現實。
特朗普政府還暗中下了“隔山打?!钡钠?。7月2日,美越關稅協議直戳中國的轉口貿易,40%的關稅威脅著中國的光伏和鋼鐵出口;8月1日,全球銅制品50%的關稅雖然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卻精準地打擊了這個最大的銅制品出口國。在這場關稅風暴中,巴西是唯一拒收關稅信的國家。而中國3600億美元的對美順差,就像一把雙刃劍,既是中國反制的底氣,也是談判中的軟肋。
然而,中國卻以靜制動,背后有著強大的經濟轉型底氣。美國農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早已被南美國家搶光,中國對美出口的依賴程度也從2018年的19.2%降到了14.7%。中國擁有全產業鏈的優勢,再加上14億人口的龐大內需市場,這就像一道天然的防波堤,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反內卷政策淘汰了落后產能,消費補貼激活了內循環,這步棋早在美關稅戰之前就已布局妥當。難怪外交部的回應越來越簡潔明了:“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十二個字說得云淡風輕,卻蘊含著堅定的立場和自信。
在這場貿易戰的硝煙中,戲劇性的反轉不斷上演。特朗普用“非常公平”來形容中美關系,這與他四年前的“非常不公平”形成了荒誕的對比,讓人不禁啞然失笑。美國在聯合國被80多個國家指責關稅霸凌,而中國卻悄悄地扛起了反制的大旗。美國農業部長竟然說加稅是“幫中國轉型內需”,這黑色幽默般的言論中,竟隱隱透露出一絲真相。
在全球貿易的棋盤上,中國成為了唯一沒有被收割的國家,正在悄然改寫游戲規則。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關稅戰是為幫中國轉型”時,歷史仿佛開了一個辛辣的玩笑——那個曾經揮舞著關稅大棒的人,最終卻成了別人戰略的墊腳石。
關稅戰的結局尚未塵埃落定,但特朗普的底牌已經漸漸暴露。在全球貿易的浪潮中,當水位不斷抬高時,中國穩坐釣魚臺的姿態,無疑是對“美國優先”最優雅、最有力的反擊。這場關稅戰,不僅是一場經濟上的較量,更是一場關于國家尊嚴和戰略智慧的博弈,而中國,正以堅定的步伐,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