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革命之路艱難而又險阻,不少人為之犧牲。有這樣的一位新四軍將領,在死前最后一件事情就是交完黨費,隨后就拔槍自盡了。
這位新四軍巨頭是誰,為何要自己舉槍自盡呢?當時發生了什么呢?
一、“替我交上黨費”
抗日戰爭爆發之后,袁國平緊跟大部隊,參與作戰。隨后新四軍成立,袁國平被組織上任命為政委。
當時的項英、葉挺、張云逸被大家親切的稱為新四軍的“四大巨頭”。有了他們之后讓新四軍的戰斗力直線上升。
在1941年之際,在日軍的圍擊之下,袁國平率領將士們一路向北突圍,但是在突圍的途中,袁國平不慎受傷。
當時袁國平帶領部隊在經過安徽的一個地區時,遭到了敵軍部隊的埋伏。
敵我力量懸殊,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將士依舊頑強抵抗。在這次戰役中新四軍的戰士們傷亡慘重。
當時的將領們有的戰死、還有的被逮捕,那個時候的部隊可以說群龍無首,戰士們沒有主心骨斗志也開始下落。
就在這時袁國平立刻站了出來,他帶著余部繼續突襲。雖然大家都已經遭受到了敵軍的瘋狂打擊,但是眼下有了袁國平,他站出來。
戰士們瞬間就斗志昂揚了起來,在袁國平的帶領下,突破敵人的包圍圈。就是在這時袁國平受了重傷。
當被發現的時候袁國平已經身中4槍,在左腿的那一槍的周圍已經血肉模糊了,就這樣袁國平依舊堅持走在最前面。
傷勢嚴重的袁國平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沒有辦法自己行走了。他告訴大家:“你們不要管我了,你們先突圍出去!”
戰士們沒有聽他的,當下戰局不穩,要是將袁國平放在原地不管他了。那么面對袁國平只有那一條路。
剛開始是戰士們輪流背著他走,后來戰士們做了一個擔架把袁國平放在上面幾個人抬著他走。
眼見著因為抬上自己,戰士們的行軍速度減慢了不少,但是后面敵軍的速度卻沒有減慢。袁國平焦急不已,他告訴大家把他放下吧!
在逃亡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渡過一條河,雖然河水并不算深,但是面對身后窮追不舍的敵軍,勢必會讓敵人有可乘之機。
眾所周知,在水中行走的速度肯定趕不上在陸地。敵軍深知這個道理,在他們渡河的時候,敵軍立刻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一瞬間,槍聲不斷,身邊的戰士也一個個的倒下,眼看著身邊的戰士越來越少袁國平痛心不已,他覺得自己就是將士們突圍的累贅。
要是沒有自己將士們的行軍速度肯定會快很多,在途中他多次大喊讓戰士們快把自己放下,先自己突圍出去。
平時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戰士們這次沒有一個聽袁國平的話,他們堅持抬著袁國平渡河。
最后將士們終于成功的渡河了,但是卻少了大半的戰士。
看著身邊的戰士們,他掏出了7塊錢,遞給了當時副連長李甫說到:“你出去之后,記得給我交上黨費!”
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趁著戰士們都休息了,袁國平掏出槍,舉槍自盡了。當時的袁國平年僅35歲,并且他還有一個還不到兩歲的兒子。
二、義無反顧加入革命
袁國平出生于一個普通農民的家中,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的父母對于讓袁國平讀書一事卻十分支持。
年少的袁國平十分聰慧,他知道父母供他讀書不易自小便十分爭氣,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并且在校拿到了許多的獎學金。
但是當時的中國局勢動蕩,各方勢力之間因為權利而斗爭。但是最后受難的都是百姓,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許多的愛國青年開始了“走革命道路”。
后來袁國平考上了湖南的第一師范學校,在這里他接觸到了許多的革命先驅,接觸到了革命文化。
第一次認識了馬列思想,在那個時候他便心存一顆報效祖國的心。最后他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黃埔軍校,成為一名黃埔學子。
也就是在這期間,他的思想上得到了升華,他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因為在黃埔軍校他只能學習到一些作戰的知識,但是思想也極其重要。
畢業之后的袁國平跟隨我黨開始進行南征北戰,開始了他的戎馬一生。他先后經歷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廣州起義”“長征”……
可以說袁國平是一位資深的老共產黨員,他最開始就跟隨我黨,但是可惜的是他沒有見證到新中國的成立。
在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內最缺乏的就是像袁國平這樣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并且他又有著在黃埔軍校的學習經歷不僅對于政治、在軍事上的工作也很在行。
于是在組織的安排下,讓他在軍中從事政委的工作。雖然是文職,但是政委對于一個部隊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之后抗日戰爭打響,袁國平不僅在部隊中給將士們傳授革命精神,他還會去對當地的百姓進行傳授。
在他的努力之下,動員了許多的愛國青年加入我黨。當時的陳老總都忍不住夸贊道:“國平的宣傳鼓舞干的很好,有才干!”
因為袁國平本就是農民出身,對于百姓的一些想法他十分了解。
雖然袁國平一直從事文職,但是他在戰場上依舊是英勇殺敵。為我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只是可惜的英雄早逝。
三、報效祖國
在袁國平犧牲之后,就留下兒子袁振威給妻子撫養。但是當時的袁國平的妻子正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對于年少的袁振威根本沒有辦法照顧的到。
于是年少的袁振威一直跟隨奶奶,但是奶奶在聽聞噩耗之后,就哭瞎了雙眼根本無力照顧孩子。
最后還是袁國平的妻子邱一涵把孩子接過去撫養。但是好景不長,在袁振威17歲的那一年母親因病去世,只留下了袁振威一人在世。
但是袁振威一直十分爭氣,他幼時就成績優異,最后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爾濱的軍事工程學院,在這里進行繼續學習。
在畢業后海軍作戰指揮學校將其分配到了海軍裝備系統工作,在這個地方他一干就是20年。
在他46歲那一年,他決定從事教育行業做一名老師。從事海軍作戰指揮的工作,但是對于這個他也是懵懵懂懂。
于是袁振威就和學生們一起學習,從而可以更好的教育學子。
后來的袁振威從內行變為了資深的教授,到最后成為一名優秀的海軍作戰指揮學專家。
結語
今天革命的勝利以及新中國的建立就是因為有這許許多多的像袁國平一樣的人,他們舍小家為大家。
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革命的勝利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虎父無犬子,無論是袁國平還是海軍作戰指揮他們都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