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 前言 ?—●
他被網友稱為“最猛的大丈夫”,北工大為其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中國青年報、湖南日報、光明網乃至新華社都報道了他的傳奇經歷。
年少時跟著父親挖煤,大學期間進電子廠流水線,為了入黨,他整整寫了5次入黨申請書,為了讀博接連兩次申請讀博機會,他的前半生,遠比人們想象的更加離奇……
●—? 挖煤少年的希望 ?—●
今年6月份,北京工業大學舉行了博士生畢業典禮,其中有一名畢業生引起了學校注意,校方甚至還專門為其進行了報道。
這名博士生的論文致謝引起了網民們的注意,在《致謝》中他描述了自己的經歷,向世人證明挖煤少年也能實現逆襲,大專生也能成為博士。
可能是為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在所有的媒體報道中并未搜索到他的真實姓名,只知道他姓唐,曾經有個抖音號叫“挖煤老三”,如今昵稱被改為了“賬號已注銷”,文中為了方便稱呼,就稱其為“老三。”
老三出生在一個落后小山村,按照小時候所想,他希望自己長大了能當一輩子兵,可人生往往不會按照規劃的路線所走。
9歲那年,老三結束了自己的鄉村生活,被送到了外面練武術,但他的習武生涯并未持續太久。
老三12歲的時候,家里因為太窮已經交不起學費和生活費,為了能夠繼續上學,他跟著父親下到了煤窯挖煤。
他挖的都是0.8米厚的薄煤層,每天干10個小時大約能拿到60塊錢,可能是從小過慣了苦日子,他并不認為挖煤這活有多苦。
就這樣邊挖煤邊讀書,老三硬是熬到了17歲高中畢業,但不知什么原因,那年高考后他并未上大學,在他的自敘中,這兩年是“空白”。
在面對記者的采訪時,老三稱要想走出自己所在的小鄉村,只有上學和當兵這兩條路,他的父親和叔叔們每天除了種地,就是豁出命在礦上干活。
老三不想自己今后的人生變成這樣,他想要換一種生活方式,改變人生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
到了19歲時,老三再次參加了高考,那次高考他的分數一般,考了500多分讀了專科,但大專并不是一個結束,僅僅只是他逆襲之路的起點。
●—? 挖煤少年終逆襲 ?—●
從挖煤少年到大學生,老三的求學之路并不順利,但他并沒有把這段經歷說得很細,用他的話來說:“我不喜歡用苦和難形容事情”。
根據北工大學校的官網中描述,在老三念專科期間,他經常趁著寒暑假去外面打工賺錢,在上海的電子廠流水線當過普工,在河南化工廠建筑工地幫過鋼筋,在邯鄲高速公路上鋪過瀝青,也在晉城煤礦上扛過炸藥……
以上這些工作大學生幾乎不會去做,更別提是在放肆玩樂的寒暑假期間,但老三沒有退路,他不得不去干這些同學們不干的活。
除了放假期間,老三平日里還會在學校的食堂里面打雜,當同學們吃完飯早早回到寢室打游戲、睡午覺時,他正拿著大桶挨桌收拾清理。
專科學歷并不能滿足老三的胃口,大專讀完后他又專升本學習地質工程,這個期間的他就如同開了掛一般,不僅順利讀完了本科,還獲得了保研的機會,成為了研究生,專業轉為采礦工程。
對于大學生來說電腦是必備工具,閑來無事時可以和室友聯機打游戲,寫論文可以查資料,然而對于老三來說,電腦卻是個奢侈品。
進入大學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都沒有屬于一臺自己的電腦,直到讀研的第二年,老三才正式擁有了一臺電腦。
在大學期間,老三對入黨有著強烈的執著,他多次遞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屢屢遭到拒絕,直到第五次遞交才通過。
不僅僅只是入黨,他的讀博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申請了兩次才得到前往北京工業大學讀博的機會。
2020年9月份,老三邁入了北京工業大學的校園,于今年的6月份順利戴上博士的學位帽。
從挖煤少年到大專,再從大專一步步走到博士,老三的前半生宛如一場勵志劇,就連北工大校方也被他的經歷所折服,學校表示: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傳奇,而是屬于每位奮斗者的生命印記!
●—? 該吃吃,該睡睡 ?—●
老三并未將成功的功勞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在他看來,個人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離開了他人伸出的援手,那自己恐怕不可能完成學業,更談不上實現人生的夢想。
在畢業《致謝》一文中,他將自己的經歷過的苦難一筆帶過,而是將重點放在了感謝恩人方面。
在他求學處境最窘迫的時候,老三的導師選擇接納了他,他的進度跟不上時,導師不厭其煩的在一旁幫助解惑。
在他又缺錢又缺時間的之際,一名室友伸出援手使他可以暫時不用去食堂打工,并在老三讀研后贈送了一部手機,那也是老三人生中第一部手機。
除此之外,老三還感謝了女友的不離不棄,他本以為像自己這個條件注定孤獨終老,可在27歲那年,女友走進了他的生命。
一整篇《致謝》文,除了開頭第一段描寫個人經歷,剩余全部都是在感謝恩人,有老師。有朋友、有女友、有父母,哪怕只是提供過微小幫助的人,老三依舊銘記在心。
雖然老三的前半生寫滿了“勵志”二字,但他不喜歡用那些“勵志”語錄給自己或他人“打雞血”。
在老三看來,迷茫和焦慮沒有任何用處,吃飯就好好吃,睡覺就好好睡,明確了方向,就死打硬拼去深耕,提高專業素質和對行業的判斷,然后就是等待時機和爭取機會。
這就是他做人的態度,同時也是他前半生總結出來的感悟,沒有詩情畫意與蕩氣回腸,只有“該吃吃、該睡睡”的人生現實。
今年的7月22日,老三在抖音上更新了一個動態,配文如下:
“未來和選擇很讓人恐懼與焦慮,能做的也僅是先把自己照顧好,好好愛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斗爭中求發展還是那句話,吃飯時候好好吃飯,睡覺時候好好睡覺,該干嘛時候果斷的專心的有策略的干嘛,不怕。”
主要信息源:
1、中國青年報2025年7月19日:《從挖煤少年到北工大博士!校方: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傳奇》
2、湖南日報2025年7月17日:《12歲挖煤、從專科逆襲成博士,他的論文致謝感動全網》
3、抖音“賬號已注銷”(原“挖煤老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