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讀書讀的就是一個心情。北大再冷門的專業,那也是北大的專業,出門在外被問在哪里念書,北大兩個字也響當當。
這樣的攀比,同樣會出現在同一所學校里,不同的專業之間,存在鄙視鏈。同一個專業里,高考分數就是彼此的鄙視鏈。
但這個分數的鄙視鏈,就是低分鄙視高分了!同樣的學校,同樣的專業,分數低的算撿漏,分數高的就算浪費分數。
男生高考500+,卻被373分考生偷家:“重本直接變大專”
每年高考完了填志愿,都能整出點讓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操作,比如“撿漏”。有些考生分數不算高,甚至剛過本科線一點,結果膽子大、運氣好,報了個好大學。
這就像天上掉餡餅砸他頭上了。可這事兒,幾家歡喜幾家愁。一個學生辛辛苦苦,天天熬夜刷題,好不容易考了五百多分,擠進了重點大學的門。
他當然希望這份成績單能換來別人的羨慕和認可。在他心里,那些分數比他低一大截、只上了專科的同學,跟他可能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更別說要在一個宿舍里朝夕相處、一起上課、一起過大學生活了。
可事情就這么發生了,湖南考生,查了今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錄取分數表,看完直接就崩潰了。
他發現廣西有個考生,分數就比本科線高了3分,只有373分,居然被這所重點大學錄取了!他前面兩個同樣被中南林科大錄取、分別考了473分和509分。
這種感覺就跟吃了死蒼蠅似得,那個考509分的孩子,高中三年肯定是拼了命地學,刷了無數題,掉了無數頭發,汗水都能澆幾盆花了。他怎么能想到,一個只考了373分的人,居然也能跟他坐在同一個重點大學的教室里?
可問題是,有些原本不太應該出現的事情,卻偏偏在現實里發生了。這種感覺就是被人“偷家”了!連這個重本的含金量,都跟著降低了。
每年高考季,都會蹦出幾個“撿漏王”,合理嗎?
為什么373分的考生,能和500+的學生上一同一所學校呢?這樣真的合理嗎?其實,還真的可以。
這些學生要么符合國家專項計劃、要么來自特別貧困的地區有分數優惠這些政策,低分上名校自然不是夢。
所以,普通考生就被天天做“撿漏上北大”的美夢,那太飄。不過,撿漏上個重點本科的機會,還是可以的。
比如一同學本來填好了一個普通本科學校的專業,鐵了心非去不可,結果很遺憾滑檔了。可沒想到,這一滑,陰差陽錯地,竟然又讓他“撿”到了一個211的計算機!
但機遇與風險并存,如果撿漏沒撿上,被學校提檔之后又滑檔,那可能真的就從本科直接滑到大專了。
所以千萬不能腦子一熱,光想著“沖”好學校,不給自己留后路,那樣風險太大了。好多人說這種低分上好大學的情況該叫招生“事故”。
筆者寄語:
所以啊,高考這事兒,努力是基礎,分數是硬道理,但填志愿確實有門道,運氣也占那么一點成分。
考得好的,值得驕傲,撿漏成功的,也值得慶幸。重要的是,無論高分低分,進了大學門,路還長著呢,最終還得看個人在大學里怎么學、怎么闖。
畢竟,人生是場馬拉松,高考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起跑點。未來的路還需要努力,分數從來都不浪費,努力從來都不應該被嘲笑。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