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郭焱的話來講,她上有王楠,中有張怡寧,下有劉詩雯,丁寧,同時期還有郭躍和李曉霞。自己的乒乓球事業生涯很悲催。
事實上并非如此。
王楠的成績好是因為王楠打出了自己的特點。她的弧圈球結合快攻這種技戰術是國乒女隊天花板級別般的存在。后續的很多運動員都在沿用王楠的技戰術打法。
張怡寧和王楠的打法具有相似之處,不同的點在于張怡寧的護臺面積更大,力量更大,相持球打得更好,心理素質更強。名場面就是2008年張怡寧的球拍壞了,她依然能夠擊敗世界冠軍打進決賽。
劉詩雯的優勢在于擺速和落點變化。不足之處在于劉詩雯的護臺面積有點兒小,力量有點不足,殺板有點少。可即便如此,劉詩雯還是拿到了5塊世界杯女單金牌和一塊世乒賽女單金牌。
丁寧是特殊打法,兩面反膠加砍式發球加左手運動員。雖然沒有針對左手運動員制定完美的打法體系,但是丁寧的聰明之處在于她把所有的打法套路都用在了自己身上,汲取萬家之長。
李曉霞、郭躍和郭焱的打法體系完全相同,都是男子技術女性化的先驅者。李曉霞的優勢在于自己的單板質量高,正反手水平均衡,后臺面積大,力量也很強大。郭躍的優勢在于年齡比較小,打法體系比較領先,加上又是左手運動員,具有很大的培養價值。而郭焱的優勢和李曉霞,郭躍兩個人完全重合,一個沒有打出自己優勢,沒有打出自己特色的運動員,又如何能殺出重圍?
2004年王楠處在低谷期的時候,是張怡寧扛起國乒女隊的大旗,帶著郭躍他們一步一步往前打,當時真的很需要有一個新人能夠頂起來,但是郭焱沒有把握住機會。
2008年王楠退役以后,郭躍的狀態不佳,國乒女隊除了張怡寧以外,就剩下李曉霞和劉詩雯兩個小將,按理來說,沉寂多年的郭焱應該打出一些成績了,應該扛起國乒女隊的旗幟了,但是他并沒有做到,甚至還沒有新人做的好。
2009年張怡寧退役以后,國乒女隊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時代。郭焱作為國乒女隊此時此刻資歷最老的運動員,也是女單世界冠軍最多的運動員,他再次掉隊,沒能扛住劉詩雯,丁寧兩個人的沖擊。
2010年國乒女隊痛失世乒賽女團冠軍的時候,劉詩雯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個低谷,丁寧當時也因為這次比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郭躍的心態也出現了問題,被國乒寄以厚望的郭焱依然沒辦法突圍。
命運給了她4次突圍的機會,她都沒有抓住,等到2011年以后,國乒就已經沒有了郭焱的位置了,她就只能排在第4名和第5名。
郭焱曾經和國乒女隊第一削球手武楊兩個人聊到:所有贏過自己的人,她都討厭。
來自山西的實誠人武楊瞬間就懵了,不知道該怎么接話,就像什么都沒有聽到一樣!這真的是我們能聽的嗎?因為正常人都會覺得贏過自己的人一定是有一些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而不是讓我們覺得很討厭。
此外,郭焱在自己和福原愛的采訪視頻里提到:自己比賽如果輸了,那她身邊的人一定會很“慘”。
最具影響力的一件事情就是:2009年乒超聯賽,郭焱輸球以后揣到三塊內側擋板,全場球迷為她喝彩,導致自己比賽結束之后被罰5萬元。
她還在采訪時提到教練組懲罰她跑10萬m,她跑完10萬m之后不停,還要繼續跑,她把這樣的行為定義為報復教練。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郭焱的叛逆還上了央視新聞。當時的標題就是郭焱:學會長大。
郭焱備戰了12年的奧運會,一次都沒有成功,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技戰術沒有任何優勢,而且性格上又很叛逆,又很容易情緒化。這些才是她無法登頂的真正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