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老年大學
2025年秋季新老師、
新課程、新專業推介
為進一步滿足老年朋友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豐富老年教育內容新形式,市老年大學2025年秋季擬開設新班121個,增設15個專業。
(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課程介紹
一、山水(秋)一年級二班
教師簡介:林術,大專學歷,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工藝系,自幼學習國畫和山水畫。1995年于浙江美術學院工藝裝潢系專業畢業后,在江西有色地質勘查局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山水畫創作和研習,目前已創作了幾百幅山水畫優秀作品。國畫作品《春山積翠》入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第二屆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展;四幅作品被浙江美術學院收藏;國畫作品《翠谷清泉》榮獲2016年“筑夢中國德藝杯”書法大賽美術組優秀獎;大青綠作品《天上人間》獲中國美術學院第二屆學生作品展優秀作品;多幅作品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
課程介紹:通過對山水畫的一樹、一石、一山的基礎教學,逐步引導學員提升對山水畫意境的理解,進而實現對中國山水畫的深刻認知;從用筆、用墨、用色等基本技法入手,指導學員如何繪制樹木、石頭,以及掌握山水畫皴法的用筆與用墨技巧。展示教師自身的山水畫作品,結合講解、筆墨示范以及對山水畫技法的剖析,同時對歷代中國傳統繪畫名師的山水畫作品進行分析講解和教學。
周五下午上課,可于陽明路校區——書畫系選擇班級。
二、書法(秋)創作班
教師簡介:鄧影露,2015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研究方向),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西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南昌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作品在全國獲獎入展二十多次。
課程介紹:深入講解臨摹不同風格法帖的要求、方法與用筆技巧。在此基礎之上,按照國展風格要求,指導學員進行書法創作,涵蓋小品、對聯、條屏拼接、手卷、冊頁等形式,同時詳細講解整張、中堂、拼接條屏(橫式或者豎式)等多樣化形式,并介紹適合不同風格字體的紙張選擇。此外,還會細致講解落款與印章的相關知識。通過系統學習,助力老年學員書法創作水平邁向更高層次。
周二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書畫系選擇班級。
三、舞蹈(秋)一年級
教師簡介:胡雨婷,本科學歷,自幼于專業舞蹈院校學習,畢業于南昌大學舞蹈系表演教育專業。2021年至今,指導作品《苔》《“郁”過天晴》《憶長安》《春述》等多部作品在江西省藝術節、“藝起童行”“大國舞者”等展演中攬獲特金獎、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課程介紹:本課程以“健康身心、傳承文化、愉悅生活”為核心理念,專為熱愛中國舞的老年朋友精心設計。課程采用科學且系統的教學方法,旨在通過優美的中國舞,幫助學員提升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提升柔韌性,同時領略中國舞的獨特藝術魅力。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學員們將逐步掌握中國舞的基本動作與技巧,通過學習經典作品,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在翩翩舞姿中,感受生活之美,傳承文化之魂。
周五下午上課,九龍湖校區——舞蹈系選擇班級。
四、舞韻瑜伽
教師簡介:蔡欽倩,本科學歷,畢業于西南大學。自幼習舞并接受大學舞蹈專業系統訓練,累計完成超過1000小時的瑜伽師資培訓。擁有五年專業教學經驗,創造性地將舞蹈藝術與瑜伽哲學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舞韻瑜伽教學體系。用心指導每一位學員,善于將專業的舞韻瑜伽精髓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成為學員們在舞韻瑜伽道路上的健康顧問和心靈伙伴,幫助他們在練習中充分受益。
課程介紹:借助瑜伽體式、身韻呼吸訓練,結合舞姿協調練習及成品舞韻瑜伽編排,提升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塑造優雅體態,緩解身心壓力,讓學員充分領略傳統瑜伽與舞蹈融合的獨特魅力。
周三下午上課,可于九龍湖校區——舞蹈系選擇班級。
五、經絡瑜伽一年級一期
教師簡介:周智姿,本科學歷,畢業于浙江大學(遠程教育)。主要教學哈他瑜伽、舞韻瑜伽、流瑜伽、陰瑜伽、孕產瑜伽、阿育吠陀養生療愈瑜伽,并將中醫經絡理論與瑜伽實踐相結合,探索適合中老年人的經絡瑜伽體系。
課程介紹(小班教學):學習正確的瑜伽練習方法,包括冥想、呼吸、體式、休息術。通過科學的練習,連接身體各部位,疏通經絡,緩解疲勞,放松身心,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身體機能,提高免疫力。
周三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體育系選擇班級。
六、太極養生舞
教師簡介:王美華,女,1960年生,中共黨員,創立俊美水兵舞俱樂部。2019年擔任南昌市老年大學水兵舞教師,2020年擔任江西省老年大學水兵舞教師。雙人舞蹈《四步造型》曾代表江西賽區參賽榮獲全國金獎。
課程介紹(小班教學):太極養生舞整合太極拳與舞蹈元素,以流暢動作和太極理念助力老年大學學員健身、養生、修身。其作用包括調和身心,通過剛柔并濟的動作實現陰陽平衡,帶來內心平靜與身體流暢;增強平衡能力,顯著降低老年人跌倒風險;提高生活品質,增強身體掌控感及自我情緒調節能力。
周四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體育系選擇班級。
七、意拳養生樁班
教師簡介:張燕,大專學歷,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在健康領域深耕四十余載,受邀為《中醫雜志》撰稿,榮登《中外故事傳奇》封面人物,任江西省武術協會意拳研究會副會長,堅持修煉意拳養生樁超40年,將中醫道醫智慧與意拳精髓深度融合,探索醫療康養創新路徑。
課程介紹:《意拳養生樁》源自王薌齋先生精心研創的傳統瑰寶,其獨創的“三階段養生樁體系”已獲得省級中醫藥管理局認證。經與省中醫院合作研究,臨床數據顯示:學員堅持學習3個月,每日站樁15 - 30分鐘,經機器人AI檢測,健康分數平均提升2- 8分,膝關節活動度增加15°,深睡眠時長延長30%,NK免疫細胞活性提高38%。
周三下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體育系選擇班級。
八、太極推手班
教師簡介:朱虹,女,中國武術六段,中華傳統武術八段、段位制考評員、指導員,江西省一級拳師,國家一級裁判,社會體育一級指導員。自幼酷愛武術,曾師從許淑華、呂平金,蘇秋云、裴根、張山先生等名師,研習八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及刀、槍、棍、棒、鞭等器械。現為武當龍門派第十八代傳人、武當紫霄派第四代傳人、董海川八卦門第五代傳人、武當夔龍派第二代傳人、吳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曾多次獲得市、省、全國性邀請賽、省市級運動會,以及省級錦標賽和全國武術運動會的獎項,獲一等獎金牌42枚,二等獎銀牌15枚,三等獎銅牌8枚;同時榮獲省級、全國和國際級的優秀裁判員和優秀教練員稱號。
課程介紹:太極推手是一種內涵深遠的技擊術,在雙方互動中形成攻防過程,包含擒拿、格擋等技巧,具有很強的實戰性。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將其應用于養生,利用推手鍛煉四肢的靈活性、大腦的靈敏度、反應能力、身體力量、調節功能以及平衡能力,從而達到全面鍛煉身體的良好效果。
周一下午上課,可于九龍湖校區——體育系選擇班級。
九、聲樂(秋)一年級一班
教師簡介:洪琴,大專學歷,北京九藝門藝術中心“戴你唱歌”聲樂金牌講師。專注中老年聲樂教學與演唱,具有十多年線上線下教學經驗,擅長美聲、民族、流行等多種唱法的指導和訓練,結合運用歌唱家戴玉強和聲樂教育家周蘶聯合創立的《聲樂學習八步法》開展教學,讓每個學員都能輕松掌握歌唱方法和技巧,輕松唱好自己想唱的歌!教學理念:讓每個愛聲樂的學員不僅學會唱歌,還能夠把歌唱好。教學注重基本功訓練與音樂表現力的結合,幫助學員科學發聲,拓展音域,提升藝術感染力。
課程介紹:針對中老年聲樂愛好者因缺失科學的發聲方法,在唱歌、母音練習或喊嗓時,出現大白嗓、高音難上、低音難下、咬字吐字無韻,聲音擠卡、節奏不穩、抖喉、氣息不足、換氣不暢、歌唱無情感等問題,教師憑借超十年中老年聲樂教學經驗,歸納諸多實用技巧,借機械動作引導學員掌握科學發聲法,促其從機能邁向技能。在教學中,助力學員進步,同時為學員做“減”法。面對學員歌唱中的疑難雜癥,進行精準答疑、高效解惑。
周三下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聲樂系選擇班級。
十、聲樂(秋)一年級一班
教師簡介:丁璐,研究生學歷,畢業于武漢音樂學院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專業,江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先后在高校和藝考機構從事聲樂教育工作,曾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各類聲樂比賽并獲獎。聲樂教學理念先進,課堂氛圍輕松,針對中老年人學習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突出“快樂”“放松”“無壓力”的學習狀態,提升演唱自信,陶冶情操,享受歌唱帶來的純粹快樂。
課程介紹:本課程專為熱愛生活、喜愛唱歌的中老年朋友精心打造,是一堂充滿樂趣的聲樂課堂。課程以科學發聲為基礎、以愉悅身心為核心、以歌聲傳遞友誼,力求讓每一位學員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音樂世界。課程內容通過分享音樂故事,讓學員在其中收獲快樂,喚起美好的回憶,感受音樂帶來的溫暖與力量。同時,課程注重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幫助學員輕松掌握識譜技巧,讓唱歌變得更加簡單易行。課程將重點教授科學發聲技巧,幫助學員提升演唱自信,唱出屬于自己的歌聲,一起用歌聲點亮生活。
周三上午上課,可于九龍湖校區——聲樂系選擇班級。
十一、聲樂(秋)音舞養生班
教師簡介(團隊教學):黃劍敏,博士、教授(豫章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碩導(江西科技師大)、博導(西那瓦國際大學、格樂大學),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審專家庫成員。已指導45名碩士、5名博士畢業。中國音樂教育學術委員會理事、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理事、世中聯音樂療法專委會理事、中國表達藝術治療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表達性藝術分會副會長。2013年獲國家人力資源部CETTIC“高級音樂治療師”。長期在高校擔任《作曲理論》教學工作,主持完成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1項,主持省級課題8項(一項重點),發表核心論文15 篇,專著6本,指導學生的“音樂健康”項目參加教育部團中央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21個大獎(其中2個國賽銅獎)。
課程介紹:陰陽失衡,百病之源,音樂舞蹈能夠有效調節身體和心理上的陰陽失衡。音樂養生工作坊是一個良好的養生體驗過程,專門針對老年人的身心特點,用一些簡單易學的音樂舞蹈方法,在團體音樂養生活動中讓大家感受到快樂、趣味、合作的友情、成功的喜悅等等,同時改善老年人各種常見的心血管以及睡眠等問題。
周五下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聲樂系選擇班級。
十二、電鋼琴一年級一期一班、
聲樂(秋)合唱一班
教師介紹:張琳子,韓國湖西大學藝術學博士研究生,本科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方向)。江西省音樂家協會成員,19歲榮獲江西省音協考級推薦教師稱號。2004年至今,一直致力于鋼琴專業教學、合唱樂隊指揮及音樂舞蹈藝術指導領域的研究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以及大型展演活動的組織經驗。多次榮獲“優秀指導老師”稱號、所指導的合唱團獲深圳市藝術展演二等獎;2022-2023連續兩年參加韓國融合科學學術大會并發表論文。課堂宗旨:快樂且專業、個性且多樣化。在教與學的互動中一起享受音樂帶來的自由快樂!
課程介紹:本課程適合零基礎學員及有一定基礎的學員參加學習。通過五線譜教學,以耳熟能詳的作品(可由學員自選)為教學內容,使學員在興趣中熟練掌握識譜及演奏能力;同時,根據總課時安排,合理規劃每學期鋼琴作品的學習數量,并在課程結束時組織成果展演。鼓勵學生自主選曲,增加課程參與感,激發學習熱情,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及練習模式。采用作品講解與演奏示范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周一下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器樂系選擇班級。
周三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聲樂系選擇班級。
十三、電鋼琴一年級一期二班
教師簡介:胡笑妍,本科學歷,畢業于廣西民族大學音樂專業,中共黨員,持有高校教師資格證及四級演奏員證書,江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曾在廣西第六屆藝術展演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在教學中,讓每位學員能夠快樂,輕松地實現年輕時的鋼琴夢,豐富同學們自己的生活,同時提升同學們對音樂的審美,認知和鑒賞能力,讓每位同學能夠開心練琴,在琴聲中練心練腦。
課程介紹:幫助學員掌握鋼琴的基本彈奏方法,了解五線譜和鋼琴鍵盤,講解樂理知識與演奏技巧,提升手指靈活性,使其能夠演奏簡單的經典曲目,增強音樂欣賞和表現能力,幫助學員在音樂中收獲快樂,豐富生活。
周五下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器樂系選擇班級。
十四、小提琴一年級一期、
小提琴三年級一期
教師簡介:吳穹,畢業于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小提琴演奏專業,畢業后跟隨江西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首席精進技藝,多年來一直參與樂團的演奏工作。擁有超過7年的豐富教學經驗,教學風格耐心細致、循序漸進,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與基礎能力。曾指導多名兒童及成人在小提琴比賽中獲獎,連續4年獲中國音樂學院認證的“考級優秀指導教師”稱號。熱愛音樂,更熱愛教學,期待用耐心與專業,帶領大家輕松愉快地走進音樂的美妙世界,在音樂的陪伴下,享受小提琴演奏的成就感!
課程介紹:本課程專為零基礎或基礎薄弱的學員設計,致力于讓學員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學習,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課程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方面:輕松入門,從認識小提琴、掌握正確持琴與持弓姿勢開始;趣味基礎,學習簡單的樂理知識、空弦練習及音階;實用技巧,循序漸進掌握基本指法和弓法,注重音色與節奏感的培養,提升演奏的技巧與表現力;音樂欣賞,穿插介紹小提琴名曲,提升學員音樂鑒賞能力。教學進度靈活,充分尊重每位學員的學習節奏,注重知識的理解與技能的掌握;鼓勵為主,教師全程耐心示范與糾錯,營造包容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熱情;集體合奏樂趣,在學員掌握一定基礎后,組織簡單的小組合奏活動,讓學員感受社交與協作的快樂,體驗團隊合作的魅力。
周四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器樂系選擇班級。
周一下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器樂系選擇班級。
十五、巴揚一年級一期
教師簡介:陳雯雯,西安音樂學院首位巴揚手風琴碩士研究生,2005和2007年兩次成功舉辦個人巴揚手風琴獨奏音樂會,2018年參與錄制了南開大學百年校慶主題曲《百年南開自芳華》,2023年成功舉辦個人公益專場音樂會。曾任西安音樂學院鍵盤系外聘教師,陜西師范大學老年合唱團藝術指導(手風琴伴奏),上海市校外考級委員會特聘教師,73-75屆世界手風琴錦標賽(CMA)中國賽區評委,“鸚鵡杯”全國手風琴大賽特邀評委。河南省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洛陽市澗西區政協委員。
課程介紹:巴揚手風琴以其小巧的體積和輕便的重量脫穎而出,僅有傳統手風琴約三分之二的大小和重量,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手風琴體積龐大、沉重不便攜帶的問題。在演奏巴揚手風琴時,雙手的協作不僅能演奏出豐富的音樂,還能有效鍛煉大腦的靈活性和協調能力,幫助提升認知功能,延緩衰老。同時,參與手風琴樂團的合奏活動,還能增加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共同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時光,讓退休生活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周三上午上課,可于九龍湖校區——器樂系選擇班級。
十六、黃帝內經與經絡養生
教師簡介:熊思思,大專學歷,畢業于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從事經絡養生行業9年,秉承“萬病源于堵”的理念,倡導經絡暢通的重要性,擅長將傳統中醫知識與現代養生理念相結合,幫助老年人了解經絡疏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一些簡單的自我疏通技巧,將經絡疏通與《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質量,延緩衰老進程,實現未病先調,達到常態化養生的目的。
課程介紹:本課程旨在幫助老年人深入了解經絡疏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一些簡單的自我疏通技巧。通過將經絡疏通與《黃帝內經》中蘊含的深厚養生智慧相結合,引導學員將其融入日常生活,逐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質量,延緩衰老進程。
周四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健康管理系選擇班級。
十七、黃帝內經與老年保健
教師簡介:張怡民,碩士研究生,畢業于云南中醫藥大學,師從國家二級教授李銘教授,“國醫大師”張震弟子、國家二級教授秦竹教授。從事中醫工作數年,參編出版著作2部,發表學術論文3篇。
課程介紹:本課程以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為理論基礎,融合現代老年健康養生理念,構建了一門兼具文化底蘊與實用價值的老年保健課程。其目的是幫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并運用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增強其日常養生保健意識,同時促進中華傳統生命哲學智慧的傳承。
周二下午上課,可于陽明路校區——健康管理系選擇班級。
十八、營養保健(秋)班
教師簡介:張可林,大專學歷,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自學中醫理論,精修營養學,擅長減脂管理、抗衰護理及三高、骨質增生、腸胃疾病的輔助調理。從事健康教育14年,通過科學飲食獲得身心健康的同時也樂于分享營養健康知識,積極倡導“科學攝食”“均衡營養”“樂觀處事”“堅持運動”“充分休息”的養生原則,讓更多人享受健康與快樂。
課程介紹:營養學涵蓋了許多重要的領域:生活營養學包括各種生活常識、食物的特性,如何設計一日三餐,以及為不同人群制定飲食計劃等內容;急性疾病營養學涉及突發性的健康問題,比如傳染病、急性病、外傷、心臟病突發、中風、燒傷、燙傷等情況下的營養支持;抗衰老營養學關注皮膚、肌肉、血管、免疫系統、內分泌等抗衰老營養策略;慢性疾病營養學指導下的配餐主要針對各種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相應的營養支持計劃;臨床營養學專注于特殊病患群體,如腫瘤病人、腎衰竭病人、肝臟疾病患者、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等的營養管理。
周二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健康管理系選擇班級。
十九、中醫及傳統文化
教師簡介:劉小敏,1987年畢業于江西中醫學院,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傷學科組組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外固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康復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中醫骨傷專業臨床、教學、科研30余年,能熟練運用中、西醫兩法治療各種骨傷疾病,在省內率先應用Ilizarov技術治療骨髓炎、骨不連、肢體畸形等各種骨傷疑難雜癥,頗有成效;針對足踝部損傷程度可分別采用中醫手法治療及西醫手術治療;獨創運氣手法治療頸肩腰腿痛、骨性關節炎、肩周炎等,療效獨特。發表論文20余篇。獲江西省教育廳教育成果獎兩項。
課程介紹:本課程將系統講授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深入解讀《黃帝內經》中的核心理論,包括陰陽五行、天人相應、五運六氣等基本概念,通過這些理論的剖析,幫助學員理解其中蘊含的自然法理法則,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并掌握認識和融入世界的方法論。課程旨在提高學員對中華文化的學習興趣、增強文化自信,鼓勵學員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征程。
周四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健康管理系選擇班級。
二十、回憶錄寫作
教師簡介:李曉林,江西大學中文系畢業,閱歷豐富,省文藝評論家。曾在省廣播電視臺任編輯、記者、編劇。在市老年大學執教6年,曾被評為優秀教師。
課程介紹:個人回憶錄承載著家族文化的傳承。本課程講解敘事體回憶錄的主要模式,并著重指導學員完成個人回憶錄的初稿。
周一下午上課,可于九龍湖校區——政經文史系選擇班級。
二十一、語言藝術朗誦三班
教師簡介:魏來,大專學歷,畢業于江西藝術職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中國贛派主持團隊核心成員,曾任江西五套外景主持人,中國關工委“全國青少年主持與表演專業委員會”認證培訓師。曾獲江西傳統文化講解比賽二等獎、2021年江西省第三屆中華經典誦寫講“誦讀中國”大賽一等獎、中國My voice婚禮主持人大賽江西賽區金獎。
課程介紹:銀齡聲韻課程專為老年朋友設計,旨在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聲音探索與故事分享平臺,共同感受聲音魅力、傳遞生活故事。通過聲音喚醒與基礎訓練,幫助學員提升聲音的清晰度和悅耳度,讓日常說話與朗誦都更加舒適、好聽。打造生活故事創作工坊,學習如何將豐富的人生閱歷轉化為個人專屬的朗誦文稿,鼓勵學員循序漸進,無需擔心寫作技巧,重在真誠表達。最后是舞臺呈現與自信表達,幫助學員充滿信心地站上小舞臺,大方且飽含感情地將自己的聲音故事呈現出來,收獲掌聲與個人成就感。
周四下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生活藝術系選擇班級。
二十二、簪花和手工制作班
教師簡介:劉彩霞,大專學歷,自幼隨祖輩學習制作手工工藝品,有40多年的手工制作經驗。現為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南昌市原創設計國風飾品手藝人、江西老年大學飾品手工制作教師、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活動課外聘教師、南昌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公益講師。
課程介紹:手工制作常用工具、基礎配件的介紹,豎孔花瓣的綁法及練習,入門級發釵制作,非遺簪花圍介紹,簪花圍基礎款、進階款制作,簪花圍自由設計制作,入門級耳環、發夾設計制作,入門級胸針、項鏈、手鏈設計制作,進階級胸針、項鏈設計制作,拇指盆景設計制作。
周四上午上課,可于九龍湖校區——生活藝術系選擇班級。
二十三、生活美學綜合班
教師簡介:胡斌宇,見二十六。
盧雙華,一名致力于傳遞科學膳食理念的營養學講師,擁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獲得國際注冊營養師證、國內注冊營養師證、一級公共營養師證,是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江西省營養學會會員,慢性病調理營養指導師。作為科普中國——營養健康知識科普志愿者、“服務百姓健康行動——高血壓宣傳服務活動”志愿者,曾經為社區、企業、事業單位做營養健康知識科普宣教,參加每年“全民營養周”的科普宣傳。
許宏,中級面點師證,專注中式面點20年。熟練掌握南北各式面點的制作,從老北京驢打滾的軟糯香甜,到廣東蝦餃的晶瑩剔透,再到北方包子饅頭的扎實口感,每一種都親手反復打磨。習慣從原料特性講起,再到實操環節手把手指導,揉面的力度、醒發的時間、蒸制的火候,這些關鍵細節都耐心拆解。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在中式面點里感受傳統美食的魅力。
周晶,南昌中華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江西師范大學教育系畢業,25年教學經驗,常年致力于政府和各單位、各大院校、企業的節慶活動以及女性生活美學課程。以良好的教師素質,自然幽默的教態,富有趣味的創意,服務過江西省政協、江西省委員會辦公廳、南昌寶馬4s店、江西省腫瘤醫院、南昌大學、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南昌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江西師大、南昌高新投資集團、東湖意庫、江投集團等各大單位并收獲一致好評。
魏來,見二十二。
課程介紹:幫助大家提升生活審美意趣、掌握生活實用技能,圍繞手機攝影、營養保健、趣味手工、面點、朗誦等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的專業內容展開教學,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周五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或九龍湖校區——生活藝術系選擇班級。
二十四、電商平臺使用及運營管理班
教師簡介:譚晨,本科學歷,畢業于南昌大學電子商務專業。擁有12年電商實戰經驗,深耕平臺運營與項目策劃領域,曾主導多個品牌營銷項目,有效提升市場占有率。現任鮮福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電商業務負責人。目前專注于電商直播的運營和教學,已幫助200多名學員開設線上店鋪,并通過直播形式展示鉤織、園藝等內容。擅長把專業知識變成像買菜算賬一樣簡單易懂的教學,幫您用手機記錄生活,讓退休日子更精彩!
課程介紹:此課程專為中老年人設計,課程內容涵蓋:電子商務、安全購物、網絡開店、抖音開播全流程、搭建直播間、添加商品鏈接、互動話術、短視頻運鏡展示生活場景(如手工制作、廚房美食、琴舞藝術、書畫創作等),使學員可獨立完成直播帶貨及生活分享直播等。班級PK賽投屏展示學習成果,優秀學員有機會對接公益平臺,讓生活點滴成為直播里的閃光時刻!
周五下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信息技術應用系選擇班級。
二十五、手機攝影與AI應用
教師簡介:胡斌宇,男,1969年生,江西南昌人,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中國包裝協會會員,南昌市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西省裝潢設計委員會會員,南昌市攝影家協會會員,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全國華東設計大獎獲得者,世界之星設計提名獎獲得者。作品入選《中國硬筆書法家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錄》第二卷等書籍。先后擔任多家大型廣告公司設計創意總監,在34年的設計生涯里設計作品逾萬件,具有豐富的藝術修養及文化創作經驗。從事藝術教學已三十載,培養眾多學子,深受學生好評。
課程介紹:本課程面向老年大學學員,旨在幫助大家輕松掌握手機攝影技巧并探索 AI 技術在攝影中的應用。課程內容涵蓋:了解手機攝像頭基礎功能,如分辨率、光圈、焦距等參數,學習經典構圖規則,認識光線的重要性及色彩知識;掌握人像、風光、街頭、靜物、花卉攝影及短視頻拍攝技巧;學習手機后期編輯,包括圖片處理、簡單非破壞性編輯及Photoshop修圖技巧,掌握照片導出、保存和打印方法;培養攝影眼,提升審美意識;分析學員作品,提出改進建議;學習AI靜態與動態圖像生成方法。通過系統學習,學員將全面提升手機攝影水平,開啟創意攝影之旅。
周一上午上課,可于碟子湖校區——信息技術應用系選擇班級。
市老年大學 供稿
南 昌 老 干 部
唱響主旋律 傳遞正能量
交流好經驗 展示新作為
微信號:nclaoganb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