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如今農歷六月份已經結束了,也就意味著立秋就要到了!
最近天氣熱得不像話,走在街上,感覺自己就像被放進蒸籠里一樣,整個人都快要被烤化了。
不過,眼瞅著就快立秋了,這立秋可是個重要的節氣,老話說“立秋在頭,八月大熱;立秋在尾,八月穿棉”,今年立秋到底在哪天呢?立秋之后還熱不熱?帶著這些疑問,咱們一起來提前嘮一嘮!
(1)立秋到底是個啥節氣?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里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天的“排頭兵”,標志著孟秋時節正式拉開帷幕。
“秋”這個字,有暑去涼來的意思,從這時候起,太陽開始往南走,天氣也該慢慢變涼快了。
不過大家可別太天真,立秋可不代表炎熱馬上退場,暑氣一時半會兒還消不下去,因為“秋后還有一伏”,就算是出伏了,后面還有“秋老虎”時不時出來發威呢。
老祖宗們把立秋節氣的十五天分成了三候:一候涼風至,意思是從西方吹來的風,開始帶著絲絲涼意,不再像夏天的風那樣熱烘烘的;
二候白露生,下過雨后,空氣里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白色的露珠,掛在草木上;
三候寒蟬鳴,秋天陰氣漸盛,寒蟬察覺到涼意,就開始鳴叫起來,仿佛在告訴大家,秋天真的來了。
在立秋這天,民間的習俗可不少。北方人愛“貼秋膘”,經過一個夏天,大家胃口都不太好,體重也輕了些,立秋一到,趕緊吃點紅燒肉、燉排骨,把夏天掉的肉補回來。
南方有些地方流行“啃秋”,在立秋這天吃瓜,寓意把夏天的暑氣都“啃”掉,迎接涼爽的秋天。
還有些山區的村民,會把收獲的農作物拿到房前屋后、窗臺屋頂晾曬,形成了獨特的“曬秋”景觀,那五顏六色的糧食,看著就讓人心情舒暢,滿是豐收的喜悅。
(2)今年立秋在頭還是在尾?
老話說“立秋在頭,八月大熱;立秋在尾,八月穿棉”,這是過去民間流傳的俗語,其中說的“頭”和“尾”,指的是立秋在農歷時間里的位置。
“立秋在頭”,就是說立秋節氣交節時間在農歷七月初,這樣一來,農歷八月就還會熱上一陣,民間還有“立秋在頭,熱死老牛”的說法,雖然有點夸張,但也說明天兒會很熱。
“立秋在尾”,是指立秋交節在農歷六月末,那到了農歷八月,天氣就會比較涼快,甚至得穿上棉襖了。即立秋來得早,預示著當年降溫飛快!那么,今年立秋是什么情況呢?
2025年立秋時間是8月7日,對應的農歷時間是閏六月十四 ,按照上面的說法,今年立秋在農歷六月,屬于“立秋在尾”,那是不是八月就能穿棉襖了呢?
其實也沒那么絕對,這句農諺只是古人根據經驗總結出來的,現在氣候多變,只能當個參考。
(3)立秋后還熱嗎?今年秋老虎猛不猛?
立秋后,天氣并不會馬上涼快下來,畢竟還有“秋老虎”這只“小怪獸”呢。
“秋老虎”指的是立秋后短期回熱的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時間半個月到兩個月不等。
那今年秋老虎猛不猛呢?民間有種說法,“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以中午12點為界,12點前立秋是早立秋,12點后是晚立秋。2025年立秋時間是8月7日13點51分19秒 ,屬于晚立秋,這么看,今年秋老虎可能有點猛。
不過,秋老虎的威力還得看具體天氣情況和地域差異。北方立秋后,早晚溫差會逐漸變大,白天可能還熱,但晚上就涼快不少;
南方有些地方,立秋后可能還會持續高溫,暑氣更難消散。
同時立秋當天的天氣也對后期有預兆,如“立秋有雨一秋雨,立秋無雨一秋晴”;反之則可能出現“秋老虎”高溫干旱。??類似的還有“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來一秋澇”。??
?若立秋無雨,部分農諺推測冬季可能干旱,如“立秋太陽笑,冬天見河底”。??一般秋季雨水多,降溫也就快!
所以,不管秋老虎猛不猛,立秋后大家還是得注意防暑降溫,多喝水,別貪涼。
馬上就要立秋了,希望大家在這個立秋之后,都能健健康康、順順利利,一起迎接美好的秋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