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 Samantha
THE HOST
在漿果行業外企共事的夫妻Luke與Samantha,從美國加州沿海遷至彩云之南昆明定居。在他們的120平方米精裝修住宅中,個人與家庭成員的藝術收藏與現代設計風格完美融合,營造出一個既適合居家辦公,又能兼顧小狗和小孩生活需求的溫馨空間。
REMAKE室內設計工作室
THE DESIGNER
于2022年在昆明正式成立的REMAKE室內設計工作室,善于用藝術的角度去呈現出現代主義精神的生活空間,現代、藝術性是經久不衰的設計理念。
寬敞的客廳采用現代簡約風格,
搭配柔和的色調與從美國運回的設計風格家具。
對于許多人來說,從美國加州移居回昆明可能是一個令人有點意外的選擇。然而對Samantha夫婦而言,這只是一個被推遲的決定:“其實我們在2019年就買了昆明的房子,但由于我丈夫接受了回美國的工作機會,我們就又在加州生活了兩年。”
拉開窗簾,就可以看到盤龍江的景色;
而拉上帷幔,則退回到一個既適合家庭聚會,
又能享受寧靜時光的理想環境。
USM的定制柜以U字型書柜圍合承重柱,
裝飾承重柱層次的同時增加了巨大的書本收納。
客廳一隅的裝飾畫是康定斯基的作品,
以鮮艷的色彩和抽象的形式吸引著每一個進入房間的人,
邊上是由勒·柯布西耶設計而成的LC1 Basculant椅子。
Samantha與丈夫Luke都從事漿果農業,在相識相戀后的一段時間里,他們曾因工作原因在西雙版納生活了四年,她的丈夫在隨后不久又被派回美國工作。恰恰因為過去一起工作、一起搬家的生活經歷,讓他們有機會對比各地的生活方式,最終做出了搬回昆明的決定。
盤龍江畔的街景,
春夏總有成片的藍花楹盛開。
作為昆明人,Samantha對家鄉有強烈歸屬感,Luke卻不同,常年出差的他對家的定義是:只要和愛的人住在一起就是家。在看房、選房的過程中,Luke常看見沿著盤龍江健身步道慢跑、競走的人,于是對現在房子的周邊環境格外滿意。“他特別喜歡跑步,在我眼里是一個狂熱的馬拉松愛好者,搬到這個家后,一有空就會去樓下跑步。”Samantha笑著對我們說。
圖1:一家三口在家溫馨的相處時光。
圖2:前陣子一家人去了夏威夷旅游,
雖然兩人工作出差較多,
但一有假期,
他們便會拋下工作帶著女兒去世界各地旅游,
帶她接觸不同的文化與環境。
“其實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有了小朋友,現在她在上國際幼兒園,相比于節奏快、壓力大的一線城市,我覺得在昆明的生活成本比較低,生活質量卻相對較高,整體環境也更宜居。”她說。
柔和的薄荷綠是Samantha和女兒都喜歡的色彩,
這也給起居室營造出了活潑而愉悅的氛圍。
這個家從設計風格、功能性到顏色基本都是Samantha在把關,結合了所有家庭成員的生活方式。夫婦倆也花了不少時間,將陪伴自己已久的家具和藝術品從美國的家中運回來。
強調功能性與美觀性的廚房,
臺面采用了耐磨的石材,
為日常切配和烹飪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間。
談起這個新家最讓Samantha滿意的地方,是整體設計的細節和功能性。作為一個超級J人,她和設計師在最初設計方案的溝通中就充分考慮到了每個空間的實用需求。“因為這里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家,所以我希望它既能滿足所有人的生活習慣,也能讓我們在回家后能馬上進入‘下班’狀態。”她說。
家里處處可見到現代主義設計的影響,Samantha提到,她對現代主義風格的喜愛受到了一些設計大師的影響,比如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和包豪斯(Bauhaus)等。
在色彩和材質的選擇上,大理石紋路的門框成為了獨特的視覺焦點。門框由整塊大理石切割而成,不僅增加了空間的雕塑與結構感,更與整體設計相互聯系。這一極為常見的功能性細節,在此成為了一個藝術性的裝飾。
兒童房的墻壁涂成柔和的暖黃色,
營造出一個充滿陽光和活力的空間。
淋浴房沿用了同樣色調的瓷磚,
讓每一次洗浴都成為輕松的享受。
而室內色彩的選擇也經過深思熟慮的,營造出一種溫暖、和諧的氛圍。明亮而不會太耀眼的黃、白、綠,都是Samantha和女兒喜歡的顏色,而原木色則源自她對設計大師的風格的欣賞。
書房的墨綠色系,
在視覺上提供了安靜沉穩的工作環境。
在這個跨文化家庭中,也難免會有一些有趣的文化碰撞。Samantha跟我們提到了一幅與家庭裝修風格不太匹配的“空降”畫作,現在正掛在最顯眼的客廳中心。擁有各種文化背景的一家人對這件由公公贈送的大尺寸喬遷禮曾有爭議,但后來得知這是他藝術家朋友的臨終作品,大家便都接受了這幅具有特殊意義的畫作。
從家里的各種小物件,可以見到波斯和埃及風格的影響。這些風格多樣的小物件,其實主要受到Samantha的奶奶影響,是她童年環境的寫照。
設計師根據家中兩只柯基犬的毛色,
定制了兩把仿柯基皮革椅。
與開放式廚房和大理石門框形成了一種紋理上的呼應。
還有一些物什則是夫婦在國外生活時所購買的物品,以及與設計師一起挑選的當地藝術家作品。融合了現代主義和小眾的設計元素,讓家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而更是一個具有藝術氛圍的生活空間。
雖然兩人的工作繁忙,出差較多,但有彈性的工作制度讓他們得以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我們的生活狀態還算不錯,我的話一兩周之內會去兩次辦公室,其余時間除了出差都可以居家辦公,我們也都盡量不讓工作侵占生活。”
Samantha強調,“我們都盡量安排家庭時間,比如晚飯后不去開會,周末也不安排工作相關的事情,以便有更多的時間和女兒還有狗狗在一起。”
餐廳區域使用了白色自流平材料,
墻體涂料選擇了啞光材質,
無論早晨、正午,還是黃昏,屋內都會呈現柔和的光感。
在明亮而寬敞的餐廳陳設中,他們總有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溫馨場景。飲食方面,“我們家大約85%的飲食都是中餐,因為我和我的丈夫都更喜歡吃中餐。我們認為中餐更健康,尤其是相比于美國的飲食文化來說。”Samantha分享道。
同時,家里也有靈活的辦公區域,比如餐桌和可移動的小邊桌。這現在是Samantha居家辦公的專屬位置,而隨著她到哪,兩只小柯基就會跟到哪兒,在女兒9月開學后,狗狗的存在就成為她日常工作最溫馨的陪伴。
雖然二人都在漿果行業,卻在家居環境中找不到太多的綠意。Samantha認為,可能正由于所處行業對植物的認知度高,他們對植物的選擇會更挑剔,也會花更多心血去照料,這可是一件需要從長計議、精挑細選的事情。
主臥落地窗旁的小桌椅成為他們最愛的角落,
沐浴在陽光中,靜享閱讀與美景。
從燈紅酒綠的加州回到昆明后, Samantha和丈夫選擇了更為松弛的生活方式。在我們采訪接近尾聲時,她不經意地說她們最喜歡的角落——主臥落地窗邊那組小小桌椅,這讓她和她的丈夫多了更多在主臥中休憩的零碎時分,可以坐在陽光的沐浴中閱讀紙質書籍,享受窗外盤龍江的景色。
“我的丈夫和我都非常喜歡閱讀,
他的閱讀量很大,喜歡看間諜小說和歷史書。
而我則喜歡藝術和古典樂。”
而作為一個狂熱的馬拉松愛好者,丈夫Luke常會抽空下樓跑步,而Samantha也會做一些瑜伽類的運動,二人也會一起遛狗。這些彼此敦促又相互鼓勵的共同愛好,是生活中密密匝匝出現的小確幸,也讓這對有著迥異成長背景的跨國情侶,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寧靜和默契。
文 | CY
空間攝影 | 王策
人像攝影 | 老糾、老春
編輯 | 豬豬、Han
助理|王嘉怡、劉城
圖片由REMAKE室內設計工作室提供
看完這個擁有多重文化背景的家,你最喜歡空間中的哪個設計元素?你理想的宜居城市在哪里?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夢改設計師,在都市中建造一座1000㎡的生活道場
爆改巴斯克老別墅,他在法國海岸造一座400㎡摩洛哥花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