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貴州分局公布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將貴州銀行推上風口浪尖。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分支機構因“貸款管理不到位”,合計被罰款60萬元。其中,貴州銀行總行和貴陽遵義路支行各被罰款30萬元 ,同時,相關責任人也受到了警告和罰款的處罰。這一事件不僅引發了市場對貴州銀行合規管理的質疑,也讓人對其資產質量和未來發展充滿擔憂。
此次被罰的案由“貸款管理不到位”,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銀行貸款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體系,涵蓋貸款審批、發放、監管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疏忽或違規操作,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在當前的金融環境下,貸款管理不到位已成為多數銀行易觸的雷區,而貴州銀行顯然未能幸免。
從處罰信息來看,貴州銀行此次違規行為并非偶然。天眼查變更記錄顯示,該項違規自2023年之前便已存在,盡管經歷了負責人換屆,先后兩位行長周鉞、翟黃都未能察覺或解決這一問題。這不禁讓人對貴州銀行的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體系產生懷疑:是內部監管形同虛設,還是管理層對風險視而不見?
事實上,貸款管理不到位只是貴州銀行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近年來,貴州銀行與股東間的關聯交易數額頗大,潛在風險不斷累積。2024年,該行對股東關聯企業的授信凈額高達16.97億元,遠超對第二大股東茅臺集團的0.21億元授信。然而,該行前五大股東中,部分企業出現司法風險,內資股股東中也有多戶股權被凍結或涉及司法拍賣。這些問題通過關聯交易、擔保鏈等途徑,逐漸向銀行傳導風險,導致貴州銀行的資產質量逐漸惡化。
數據顯示,貴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已連續三年攀升,截至2024年末,已從1.15%升至1.72%。其中,零售貸款不良率高達5.07%,信用卡不良率更是達到6.95%,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房地產行業的風險暴露尤為突出,2022 - 2023年,該行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從0.83%驟升至40.39%,盡管2024年通過清收處置降至11.58%,但這一領域仍占全行不良貸款總額的28.81%。
不良貸款的增加,直接導致貴州銀行經營成本上升。2024年,該行資產減值損失達61.06億元,這對其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無疑是沉重打擊。中誠信在六月份出具的評級報告也明確指出,貴州銀行不良率上升、部分行業不良率較高、資產投放集中度較高,資產質量面臨下行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貴州銀行受罰頻率不低。僅2025年7月以來,貴州銀行各級機構及工作人員已收到多張罰單。7月7日,六盤水金融監管分局披露,貴州銀行六盤水分行因員工行為管理漏洞被罰款50萬元,時任該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張永棟被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三天前,7月4日,該行六盤水分行還因“案防管理不到位”被罰款50萬元。頻繁的處罰不僅反映出貴州銀行內部管理的混亂,也嚴重影響了其市場形象和信譽。
在金融監管日益嚴格的今天,合規經營已成為銀行生存和發展的底線。貴州銀行多次因違規行為受到處罰,不僅損害了自身利益,也給金融市場穩定帶來了潛在威脅。對于貴州銀行而言,當務之急是深刻反思自身問題,加強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完善合規管理體系,提高員工合規意識。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大對貴州銀行的監管力度,督促其盡快整改,確保金融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否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貴州銀行或將面臨更大的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