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林漢達在之江大學求學
說起國內第一款少兒通俗歷史讀物《上下五千年》,那可謂是家喻戶曉;好幾代人,都是從小讀著它長起來的。“上下五千年”代指整個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一書講述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的中國歷史,是一本堪稱偉大的優秀歷史讀物。
《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是著名的語言學家、歷史教育家林漢達(后期由曹余章完成)。林漢達,曾化名林濤,1900年2月17日出生于浙江寧波慈溪人,畢業于杭州之江大學。
說起林漢達進之江大學上學,還有個有趣故事。他本來準備報考上海圣約翰大學,但杭州之江大學更近。他的遠房姑夫問他為何不報近的大學時,他的回答是因為圣約翰大學是全國著名的一流大學。
他的姑夫說,圣約翰大學確實很出名,但之江大學名氣不夠大、是因為你這樣的好學生都不去報。這一席話,讓林漢達改變主意、報考了之江。可是到了考試那天,又出了意外。
1937年,林漢達在美留學時的照片
介紹見下行文字
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界群眾10萬余人在北火車站召開反內戰大會,并歡送上海人民團體代表團赴南京呼吁和平。大會主席團由王紹鏊、林漢達、陶行知三人組成。圖為林漢達在大會上演說
他早早地就到了考場,但大教室里空無一人。他以為時間還早,就在長凳上休息,沒想到竟睡著了。醒來時,發現教室內還只有他一人,才意識到可能走錯了考場。找到考場后,考試時間已過一半,考官不讓進了。
他再三解釋懇求,才進了考場。等他答卷完畢、查閱一遍交卷離開時,考場的教室內還有20多個考生在“苦思冥想”。
林漢達大學畢業后,先在寧波某中學教書,后到上海世界書局。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中學普遍使用3種英語課本:林漢達編的、世界書局的《標準英語課本》,林語堂編的、開明書店的《開明英文讀本》,還有周越然編的、商務印書館的版本。
3種課本中,林漢達的版本質量高、內容新,銷路最廣,這竟惹得林語堂告到法院,說林漢達抄了他的。他們打了半年的官司,經法院判決,林語堂純是誣告。
林漢達盡管贏了官司,但國民黨教育部里的一批留美派、都傾向于林語堂,他們說:“林語堂是博士,是美國留學的,你是什么?”這使林漢達受到刺激,于是,也跑到美國、拿了個“博士”。
拿到博士回國后,林漢達先后在之江大學、華東大學等處從事文化教育工作。1945年12月30日,他與馬敘倫等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國民主促進會;1949年,他代表民主促進會參加了新政協的籌備和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0月1日那天,他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了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后,林漢達仍然從事文化教育工作,盡管曾遭受不公平待遇,但報國之心從未消磨。
1950年,林漢達和妻子謝立林
介紹見下行文字
參加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民進代表合影。前排左起:林漢達、周建人、馬敘倫、許廣平、王紹鏊;后排左起:梅達君、雷潔瓊、徐伯昕、嚴景耀(候補代表)
林漢達
1972年7月初,林漢達接受了總理委托、要校訂一部翻譯稿。在酷熱的盛夏,他以驚人的毅力,每天工作長達十六七個小時之久。這讓家人深感不安,女兒說:“爸爸!你完成了這項特殊的任務后,干脆退休養老吧!”
當時,全家人正在吃午飯。林漢達扔下筷子,大喊起來:“你說什么!壞人誣陷我,狠整我,這么多年不讓我工作。今天好不容易才干一點工作,你居然要我退休養老?我老嗎?我不老!我還有個20年的寫作規劃要去完成的,你知道嗎?我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時!你要我退休養老,什么話!……我要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
總理委托他的翻譯稿是毛主席等著看的。他日以繼夜地工作,到7月24日深夜,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但沒想到的似乎,這是他一生中的絕筆。
7月25日凌晨,林漢達心臟病復發,經北大醫院搶救無效,于26日與世長辭。此去數十年,如去愿林先生安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