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報道消息,歐盟兩主席將在7月24日雙雙訪華,參加中歐領導人會晤,要知道,歐盟剛剛借“援助俄羅斯”及“產能過?!钡揉孱^給中方“上眼藥”。
本月中旬,歐盟強制對華加收高達38%的電動汽車臨時反補貼稅,可謂對華新能源企業出口帶來不小麻煩,不過中國也不是吃素的,中方反手宣布對歐盟白蘭地展開反傾銷調查。
眼看中歐“劍拔弩張”,大有一較高下之勢,但歐盟兩主席這個時候突然訪華,顯然不同尋常,難道是主動服軟?還是有著什么不可告人的深層陰謀?
說實話,今年對于中國來說,國際形勢確實嚴峻不少,這主要源自中國在國際地位的顯現,讓各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尤其是美國和歐盟一些國家,他們看慣了中國曾經被“踩”在腳下,現在中國強起來了,揚眉吐氣了,他們內心開始慌了,甚至開始“羨慕嫉妒恨”。
特朗普再任以來,對中國更是各種“捅刀”,關稅、出口管制、反制清單,是一刻也沒閑著,甚至對中國稀土都動了“歪心思”。
歐盟旗幟(資料圖)
不過特朗普這邊倒是忙的歡,中國卻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特朗普遞什么刀,中國稍稍動動手指就給美國連本帶利的返回去。
最后叫苦的還是美國的那些企業,就連特斯拉、蘋果這樣的都在劫難逃,偷偷遞話給特朗普讓他悠著點來,不要傷及根本,這更別提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企業了,直接在破產邊緣搖搖欲墜。
反觀歐盟這邊,壞主意憋了一個又一個,結果用了一個最爛的招數,對中國也玩起了企業黑名單和貿易反制,德國財長更是大言不慚的說中國制造都是“垃圾”。
歐盟自認為這殺手锏一出,中國必定五體投地,俯首稱臣,但是結果卻是啪啪的打臉,非但沒有“拿捏”中國,反而惹得一身騷,歐盟內部直接內杠起來,讓歐盟的自信成了一場東施效顰的鬧劇。
眼瞅著歐盟要在“自虐”的路上越走越遠,德媒實在是坐不住,說了一句大實話想要敲打敲打歐盟。
德國《法蘭克福報》犀利的給出觀點,不管歐盟怎么向中國揮刀,中國都不可能做出妥協,甚至是讓步。
德國總理默茨(資料圖)
理由很簡單,中國現在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美國給中國捅的刀可比歐盟多多了,結果呢,中國現在不還是虎虎生威,反而是美國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而歐盟揮出的刀看似鋒利,但歐盟完全低估了中國的實力,歐盟雖然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了38%的關稅,看似拿捏了中國在歐洲國家的市場。
但是中國在電動汽車市場遠不只有歐洲這一個市場,無數國家等著中國“臨幸”,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這可不是歐盟隨隨便便的關稅大棒就能傷及的。
諷刺的是,歐盟明面上對中國采取各種制裁,但是中歐的貿易額還在直線飆升,這到底是誰離不開誰,答案不言而喻。
歐盟這次對中國的制裁,明顯是踢在了鐵板上,更要命的是,歐盟開刀選錯人,非但沒解燃眉之急,反而被美國壓的“喘不過氣”。
特朗普(資料圖)
歐盟對中國下手,除了自己的私欲以外,其實最重要的是想向美國表決心,美國現在六親不認到處下發“關稅通牒”,歐盟根本傷不起。
但是歐盟怎么也沒想到,特朗普在其表“衷心”的前提下依舊把關稅大棒揮向了歐盟,就算這樣,歐盟還存有僥幸心理。
不止一次想要通過談判找到和平點,就連對美國的反制也是一再手軟,完美沒有了對付中國時的硬氣。
但結果卻是美國根本不領情,歐盟更是被美國狠狠拿捏,前腳得罪中國,后面被美國追擊,歐盟現在可謂是“里外不是人”。
想必這次歐盟兩主席齊訪華,大有想緩解現在的窘境的意味,但作為老奸巨猾的歐盟,無利不起早,想必也會帶著不少“地雷”來。
這就需要中國睜大眼睛仔細甄別,別上了歐盟的“當”,不過不管是對歐盟還是對美國,這些慣用的伎倆中國早就摸透了,想必這次依舊也能先發制人,占據上風。
其實中國在外交和貿易方面,向來都把合作共贏放在首位,但是別人不仁也別怪中國不義,歐盟這次能不能帶著自己想要的答案回去,還要看歐盟的誠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