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了中國,特朗普依舊沒對日本網開一面,石破茂盯著手中的美日貿易協議,已經意識到自己“大限將至”,打算先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
為了日本首相之位,石破茂只能“忍痛割愛”。7月22日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火速趕往華盛頓,一口氣答應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所有要求。
兩國簽署協議后,特朗普在白宮發表演講,吹噓自己已經與日本簽署了史上最大的貿易協議。
美方對日本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將從此前宣布的25%下調至15%,特朗普演講前也在自己的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稱, “日本將圍繞汽車、大米以及其他農產品等貿易開放市場”。
【特朗普的相關貼文】
在此之前,石破茂正因日本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和公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遭受“歷史性慘敗”而受到質疑,兩黨開始逼宮要求石破茂辭去日本首相之位。
而石破茂卻表示,自己有意繼續執政下去,他給出的理由是,美日貿易談判正處在最為關鍵的時刻,不能讓這些努力付之東流。
然而日本民眾壓根不買他的賬,甚至有多名議員聚集起來,討論對石破茂政權的應對措施,要求提前舉行黨首選舉的“罷免”簽名行動,對此他們表示, “如果石破茂不辭職,那我們只能采取行動”。
在這種情況之下石破茂急需一場能夠拿得出手的亮眼成績,于是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就成了石破茂唯一能夠快速解圍的辦法。
為此他不惜背刺中國,就在赤澤亮正出發前往華盛頓之際,日本財務省和經濟產業省同時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鎳基合金不銹鋼板啟動了反傾銷調查。
調查原則上將在一年內完成,據此決定是否對上述來自中國的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對此他們給出的理由是, “中國產鋼板以比中國國內低20%到50%的價格在日本銷售,日鐵等認為由于無法設定能反映成本上升的合理價格,蒙受了營業利潤縮水等損失”。
為此編者專門查詢了相關資料,根據上海有色網給出的數據顯示:
在國內,普中板的主流報價是3500-3800元/噸;厚鋼板的主流報價是5000-7000元/噸;熱軋板卷的主流報價為3380-3450元/噸;結構鋼板的主流報價為3850元/噸。
在日本,進口中國普中板到岸價格約為13395-15435元/噸;進口中國熱軋鋼板能查到的最近數據是2022年的6170元/噸;而日本進口商加價后,中國鋼板終端售價為15000-18000元/噸,顯著高于國內出廠價格。
所以,根據這些數據對比來看,日方所謂的中國鋼產品在日本的售價比在中國國內的售價低20%到50%的說法,是否就顯得是“為了那碟醋才去包的這盤餃子”?
為何說日本此舉是背刺中國呢?因為中國在7月17日才批準了從日本進口包括金槍魚、扇貝和螃蟹等449種水產品。這是中方自2023年8月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以來,中方首次重啟對日本相關的水產品的進口。
中方此舉是善意之舉,是希望中日兩國在當前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霸凌的局勢下,能夠摒棄前嫌共同應對,中方不介意任何一個國家與美進行貿易談判以及達成貿易協議,但是中國不能忍受有關國家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來換取自身利益。
所以對于這件事還是奉勸日方好好想想,雖然此事目前只是在調查階段,但是卻給中國相關領域的企業造成了名譽上的損失。
不過就算是這樣,石破茂還是意識到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恐怕要“大限將至”,因為美日達成的貿易協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尤其是農業領域,這個領域可是石破茂此前最不愿意讓步的領域,但是現在日本卻讓步了,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日本政府正在著手協調在既定的最低進口配額內引進更多的美國產大米,日本擬減少長粒米進口,引進更多可用于主食的中粒米,而這個長粒米主要產自泰國。
在農業領域的讓步標志著日本徹底向美國妥協,所以石破茂在7月23日表示,他隨后將聽取有關協議具體內容的簡報,將仔細研討后,根據結果判斷自己是否辭職。
從一開始的不想辭職、不愿辭職,到現在的考慮辭職,這中間至少能說明不少問題,很有可能就是石破茂意識到,這份貿易協議將會給其后續的執政帶來不利。
石破茂與美國達成的這份貿易協議是不是給日本挖下了繼“廣場協議”之后的又一個大坑,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從長遠來看我們知道這份協議一定不會給日本帶來什么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