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懷疑現在教練的水平?
難道也跟年齡有關系?
宮魯鳴教練是否還能適應現在的比賽水平?
您拿著20萬獎金,到最后就只會把失利的原因歸結到運動員的身上嗎?
只能說“技不如人,就要自己承認”,你可以對自己的水平有著良好的認知,但是請拿自己的實力和成績來說話。
比賽還沒有開始,就放狠話,結果導致整場比賽輸給了日本女籃。
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責任和錯誤,反而將所有的“問題”歸結到運動員身上。
如果您還是曾經的鐵血教練,是不是現在也應該拿出相應的水平?
最起碼要承認自己的不足。
二十年前、十年前和現在,不管是我們的競爭對手,還是運動員的各方面比拼,都有了另一面。
是不是也應該考慮進去?
您在指責別人的時候,有沒有反思過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問題!
您認為自己的戰術指導如同堅硬的壁壘“根本無法戳破”,事實上這樣的戰術真正走到賽場上,卻仿佛將比分拱手讓人。
讓對手勢如破竹一般的發揮。
復盤整場比賽的時候,難道作為教練看不出來其中的原因嗎?
賽前放狠話,賽后找理由,這還是我們心中的女籃嗎?
您要憑借這樣的水平帶領隊伍走向洛杉磯奧運會嗎?
前不久的女籃亞洲杯終于落下了帷幕,按理說這是在我們家門口的一場比賽,本應該拿到更好的成績,展示我們運動員的風采,同時也為我們國家帶來榮耀。
沒想到這場比賽我們竟然輸給了日本女籃!
這是何等的恥辱!
多少觀眾和粉絲們看了讓人揪心,甚至內心充滿了焦灼。
當這場比賽結束,成績停留在81:90時所有人都感到內心停滯,不敢相信,更不敢面對。
只說這個成績出乎意料,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對于其中的很多運動員而言,這場比賽是相當重要的。
尤其是對黃思靜、王思雨,等老將運動員,這場比賽相當于她們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場。
誰不想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來一個happy ending?
結果又是什么?
只能抱憾而歸,對于這兩名老運動員而言“最后一舞”帶來的是無限遺憾。
而這兩人的離開也意味著現在的中國女籃徹底“換血”。
老一批的運動員至此結束了女籃生涯。
如今的運動員更多的都是一批小將,完全要憑借自己的實力以及慢慢累積經驗,才能真正達到巔峰。
在賽后采訪的鏡頭中,我們看到了這些老將們通紅的眼眶,無法掩蓋的難過。
不僅沒有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取得完美的結局,更沒有帶領隊伍重新奪回中國女籃的冠軍。
臉上的愧疚和無奈是無法掩蓋的。
7月22日在德國舉辦的大運會,中國女籃再次迎戰日本女籃。
雖然說這場比賽最終我們贏得了勝利。
但是整場比賽下來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大家都知道每當我們遇到日本隊伍時,總會不由自主地出現一種“遇日則強”的心態。
不僅僅有曾經我們國家遭遇的那些悲痛過往,還有日本侵略者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這些恩恩怨怨和民族情結,更是激勵著我們不能有絲毫的退卻。
更不能敗在對方的手中。
所以在這場比賽中中國女籃的運動員們每一個都拿出了自己“看家的本事”,仿佛每一局比賽都充滿了“激情和振奮”。
當然這場比賽也以75:70戰勝了日本隊伍。
不過有一點也要說,這場勝利來得也十分不易。
大家要知道在這場比賽中,我們不僅僅是自己的實力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時還有心態。
整場比賽誰都能看得出裁判的偏心。
兩次進攻犯規,根本沒有任何“理由”,仿佛就是雞蛋里面挑骨頭。
實打實地維護著日本隊伍。
我們真的很難相信,這竟然是一場公開賽請來的裁判。
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能說中國女籃實在是不容易。
日本女籃在比賽中繼續采用亞洲杯的打法,或者說繼續貫徹三分戰術。
似乎在曾經亞洲杯上吃到了“甜頭”,感受到這種戰術可以攻擊到中國女籃。
誰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長久的在一種戰術上維持,那么唯一的結果就是退步。
其實本場大運會比賽中,日本隊伍最開始的確有勢如破竹的攻勢,比如在前三節比賽中,三分球的命中率達到了47%。
大家都知道這個幾率有多么可怕。
可以說如果沒有強勢逆襲或者強大的心態,基本上就會被對手占據優勢。
而我們在前三節的比賽中命中率只有25%。
多么慘的局面!
當然我們也不是不具有任何優勢,三分球或許我們的確有缺陷,但是在內線方面我們卻發揮的十分穩定。
比如劉禹彤多次地板球直接砍斷日本運動員的進攻。
這種狠勁和拼搏、確實讓人感到敬佩和學習。尤其是張子宇。
當然張子宇也不過18歲,無論是比賽經驗還是各方面的應對都存在著很大的漏洞。
未來她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最重要的是面對比賽不要輕而易舉的猶豫,要知道每一分鐘都是爭分奪秒的。
田媛媛的表現也非常亮眼。
面對日本運動員的圍攻,田媛媛沒有絲毫的猶豫,甚至可以說是讓對手“攻無可攻”。
直接包抄對方,讓對方無計可施。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運動員的拼搏,所以才有了最后比賽的勝利。
這才是真正運動員該具有的精神和拼搏實力。
但是我們看亞洲杯的女籃半決賽上卻有一種無力吐槽的感覺。
比如我們的內線根本沒有半分反攻能力,再加上控球和外線沒有牽制力,導致最后的比賽出現問題。
大家有沒有想過,對手或許一直在研究我們的缺點,從而在我們的缺點上“查漏補缺”。
為什么她們面對我們的比賽仿佛勢如破竹。
其背后更多還有我們自己的原因。
在這里我們也想問一下宮魯鳴教練,您在這場比賽之前沒有具體地針對對方的戰術安排和布局有過任何的調整和改變嗎?
要知道這些都是日本隊伍的“拿手絕技”。
難道這么長時間以來我們沒有任何應對的辦法和能力嗎?
還是說我們根本不在乎?
更讓人感到震驚的是宮魯鳴教練在這場比賽后,絲毫沒有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一直在采訪中將責任推卸給張子宇。
表示張子宇的防守有嚴重的缺陷。
既然您知道運動員在哪里有缺陷,為什么還要將運動員放在防守的位置上?這不是明顯的給對方送分嗎?
不僅如此,當初宮魯鳴教練您可是實打實面對采訪表示“是未來的超級籃球巨星”。
怎么如今又開始把責任推向人家呢?
這不是前后矛盾嗎?
更何況張子宇的缺陷是第一天出現的嗎?
您是第一天做她的教練嗎?
大家都知道張子宇有問題,更何況她的短板一直存在,您為什么又讓她來頂替呢?
以至于后續的比賽結果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這不就是在拿著比賽開玩笑嗎?
還是說每一場比賽都在您的計劃之內呢?
怪不得這次宮魯鳴教練被人如此指責,甚至絲毫不給他任何臉面。
這您真應該向臧玉瑛教練學習,至少人家在輸掉比賽后第一時間反思自己的問題,并且面對媒體勇于承擔責任。
而不是像您一樣推三阻四。
一場比賽的失利,最重要的就看教練和指導。
畢竟運動員是按照您的排兵布陣進行攻擊,結果到最后出現了問題,不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問題嗎?
況且您拿那么多獎金,是不是也應該承擔一下責任?
20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您真的希望別人承擔責任,不如就把這些獎金分給給別人吧。
別讓人家流血,流汗又流淚!
況且一個運動員怎么可能會十全十美呢?
有短板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您這里就放大了無數倍。
憑借這些,中國女籃真的能夠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拿回屬于我們自己的冠軍獎牌嗎?
還是希望你也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歸結給他人。
否則也不會惹起了眾怒。
亞洲杯季軍過后,中國女籃有不少老將離開了隊伍,這也算是她們的最后一舞。
在面對采訪時,雖然得了季軍也是不錯的成績。
可是她們還是忍不住流露出哭腔,悲傷和難過,充斥在臉上和心頭。
不過如今比賽已經結束,所有的都已經成為了定局。
既然覺得這個成績并沒有在意料之中,倒不如吸取教訓,全力應戰接下來的比賽。
如今黃思靜發文告別了國家隊,也有不少其他隊員同樣面臨這樣的處境。
相信她們內心更多的是遺憾和不甘心。
人無完人,相信她們雖然離開了國家隊,當然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有更好地發揮。
“活在過去”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哦!
也讓我們共同祝福中國女籃在未來能過去得更好的成績!
信息來源:
新華社 黃思靜微博 環球網
新華社
黃思靜微博
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