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離開中國三天后,馮德萊恩要見特朗普了,歐盟近4個月的抵抗,或許要以“舉白旗”畫上句號。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表示,應特朗普的邀請,她即將前往蘇格蘭與美國總統會面,以討論“跨大西洋貿易關系”。
【剛離開中國的馮德萊恩,馬上就要見特朗普】
與此同時,多位歐盟官員和外交官向媒體透露,美歐框架貿易協議可能于本周末達成。
特朗普已經先行一步抵達蘇格蘭,為在他名下的新高爾夫球場揭幕。他在接受采訪時確認,他將與包括馮德萊恩在內的眾多歐盟高層會晤,并敲定關稅協議的方案。他說:
“我們有50-50的機會與歐盟達成協議,目前雙方仍在20多個關鍵問題上存在分歧……如果我們能夠達成協議,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協議。”
馮德萊恩幾天前的訪華,除了與中方達成了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并未對中歐關系的穩定、雙方加強合作起到明顯作用。在電動車關稅等中方重點關切的問題上,雙方仍未達成解決方案。
【應特朗普的邀請,馮德萊恩即將前往蘇格蘭與美國總統會面】
若歐盟能同中方達成重要的實質性協議,馮德萊恩這次在見特朗普時或許會更有底氣。
但凡事沒有“如果”。馮德萊恩與特朗普的會面,很可能將為歐盟過去近4個月對美國關稅威脅的抵抗畫上休止符。
4月2日“對等關稅”剛宣布后不久,歐盟堅持在談判要求零關稅。后來到了6月份左右,也就是7月9日第一輪暫緩期結束前的那段時間,歐盟又在談判中表示可以接受10%的關稅。
當時歐盟希望先用10%的關稅達成協議,然后再慢慢跟特朗普談特定產品的關稅豁免,但沒想到特朗普一封信直接發到馮德萊恩手上,張口就威脅要在8月1日之后加征30%的關稅。
歐盟這才意識到,10%的關稅沒辦法滿足特朗普的胃口。
【歐盟這才意識到,10%的關稅沒辦法滿足特朗普的胃口】
在日本與美國達成協議后,種種跡象表明,歐盟選擇妥協讓步,接受美國15%的關稅,恐怕只是時間問題。
之前就提到過,在美日協議出爐后,特朗普對關稅的四檔心理價位基本上就明了:
第一檔,針對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10%的基準關稅。除了朝鮮、伊朗等少數因被制裁而無法與美國做生意的國家,這些10%的關稅基本上都逃不了。
第二檔,針對日本、韓國、歐盟等對美存在巨大貿易順差的盟友——稅率為15%。
在這一檔位需要關注的,就是美國是否會對一些特定產品加征超過15%的額外關稅。
美日達成協議后,日本金融市場之所以上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特朗普把原本對日本汽車加征的25%關稅下調到了15%,與其他商品保持一致。
【特朗普把原本對日本汽車加征的25%關稅下調到了15%,與其他商品保持一致】
歐盟這次也要爭取類似的方案。歐盟消息人士表示,他們樂觀預計可以達成15%的關稅,并爭取該稅率也適用于“某些特定行業類別”,比如汽車、鋼鐵和鋁產品。
此外,在一些美國市場非常依賴歐盟供應的領域,比如航空零部件、醫療設備、仿制藥、烈酒等,歐盟還希望拿到關稅豁免。
第三檔,針對東南亞國家——稅率為20%,同時要對轉口商品加征額外關稅,顯然是沖著中國來的。
美國給越南的關稅是20%,但據說這是特朗普單方面加上去的,遠高于兩國最高層在電話里談成的價位,因此越南至今在國內尚未官宣。
印尼、菲律賓跟美國達成的關稅都19%。此外,若有任何商品從“關稅較高的國家”通過這些國家進行轉口運輸,那么該關稅將加到19%關稅的基礎上。
【美國給越南的關稅是20%,但據說這是特朗普單方面加上去的】
美國對中國目前的關稅是30%,若要從印尼轉運到美國,那么稅率就是30%+19%=49%。
雖然特朗普將矛頭對準了轉口貿易,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東南亞國家20%的關稅目前只比中國低10%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東南亞國家未來對供應鏈轉移的吸引力將大幅下降。
第四檔,單獨針對中國——可能是30%,即目前的關稅水平。
雖然中美目前仍有24%的關稅處于暫緩期,但這一暫緩期大概率會在即將舉行的中美談判中得到延長,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此前已經暗示過這一點。
言歸正傳。歐盟知道可以從特朗普那里爭取到15%的關稅,而特朗普也知道歐盟希望爭取這15%的關稅,因此剩下的博弈,其實主要就是圍繞特定產品的關稅、歐盟對美國開放市場的程度、歐盟對美國的投資力度,以及承諾購買多少美國產品。
換句話說,特朗普會拿15%的關稅來吊歐盟,盡可能地從歐盟那里榨取更多的利益:如果歐盟不答應,那么就等著8月1日以后關稅漲到30%——從目前的談判情況來看,特朗普恐怕不會再延長關稅暫緩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