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兩黨議員聯手推出《海底電纜保護法案》,要求建立全球監控系統、強化軍事反應機制,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沖著誰來的——參議員柯蒂斯直接點名中國,聲稱解放軍可能在未來沖突中切斷海底電纜。
更耐人尋味的是,這幫政客同步推進《臺灣國際團結法》,擺明了要在臺海問題上搞"組合拳"。
先說海底電纜這事兒有多重要。全球97%的國際數據傳輸靠海底光纜,臺灣周邊海域更是東亞通信命脈所在。
美國突然高調"護纜",表面看是應對所謂"11起中斷事件",實則暗藏三重算計:
第一,給軍事介入臺海預埋借口,未來只要電纜出事就能甩鍋中國;
第二,借"基礎設施安全"之名擴大西太軍事存在;
第三,把臺灣問題國際化,你看他們特意強調聯合國2758號決議"不涉及臺灣代表權",就是在拆解"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
華盛頓這波操作堪稱"陽謀教科書"。共和黨參議員柯蒂斯和民主黨范霍倫罕見聯手,眾議院版本法案更是以356票碾壓式通過——這種兩黨共識在美國當前分裂的政治生態里極為反常。
背后邏輯很清晰:五角大樓去年就警告中國海底作戰能力已威脅美軍"跨域優勢",而《太平洋威懾倡議》正需要這類法案提供撥款由頭。更陰險的是,他們故意把商業電纜與軍事設施混為一談,這樣任何巡邏船都能被渲染成"安全威脅"。
中方的反制其實早有伏筆。中國海警局今年新增專業巡邏艦隊,7月生效的南海新規明確要求外國船只報告海底作業——這些都被美方刻意解讀為"威脅證據"。
但換個角度看,如果美國真擔心電纜安全,為什么拒絕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什么其偵察船常年在中國近海搞水文調查?這套"只許州官放火"的把戲,在南海仲裁案時我們就領教過了。
臺灣在這盤棋里注定是悲劇角色。臺當局歡呼"美國撐腰"時恐怕忘了,當年"藍鯨"號電纜船事件中,美軍第一時間撤離的可是臺灣維修隊。
美國要的根本不是保障通信自由,而是把臺海變成"數字馬六甲海峽",用光纜作為控制東亞數據流動的閘門。
這場博弈的終局可能比想象中更殘酷。美國正在把海底電纜變成"數字核按鈕",未來臺海稍有風吹草動,他們完全可以自導自演"斷纜事件",然后以"維護全球互聯網"之名軍事介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