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挺奇怪的,今年7月才剛過一半,臺海就不太平。賴清德計劃下個月“順路”經過美國,一下子攪得美中臺三方神經緊繃。但讓我感到意外的是,他還沒出門,日本和韓國就已經提前露了口風。日本那邊發了個類似提醒,說實在撤不了啥人,臺海真要打起來的話,別指望他們能動兵;韓國的反應也挺干脆,反正島上的事與他們無關。怎么感覺,臺海安全網還沒拉緊,線頭就開始松了?
老實說,我對賴清德借“過境”名義去刷存在感這事,沒啥新鮮感。看上去是想多“露露臉”,其實不就是想試探一下美國到底會不會真那么“保臺”?可還沒開場,日本和韓國這一前一后的態度,就像照妖鏡,把美國“我沖在前頭,盟友你們來幫忙”的臺海策略照了個清清楚楚——說團結,真有事各家還是先保自己。這回,不僅美國那套“亞洲小北約”戰略露了怯,也讓臺軍靠得住靠不住成了明擺著的新問號。
賴清德其實是想去中南美“友邦”轉一圈,然后趁機在美國紐約、達拉斯停下來搞點“過境外交”。以前島內挺喜歡用這種“過境秀”當臺美關系的晴雨表,可真到2025年,這點新意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看民調和島內的輿論,他這趟也有點像“不得不轉型”,畢竟施政遇冷嘛。與此同時,大陸那邊態度很直接——抗議、軍演、說話一點不客氣。
日本發撤僑通知那事挺有意思,說是以“災害預警”為由頭,實際是提前告訴大家他們可能不會下場幫忙。韓國在野黨干脆撇清臺海,說那是別家的麻煩。美國那邊“印太戰略”喊得響,真想動員起全部盟友好像又不行。至于臺軍呢?這些年多少次說要把人湊齊到12萬,士氣和裝備也一直被吐槽,真要遇到風浪,這隊伍能頂多久,說實話我心里真沒底——也許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準。
有時候我會懷疑,這種“多邊聯動”、“大聯盟”是不是只是在文件和新聞里活得很好。一到關鍵點,日本韓國先后表明自己不想當炮灰,美國喊的臺海“鐵三角”就有點像雞蛋殼——好看但脆。
其實臺島的防備能力這些年真不敢恭維,多數人都知道島內征兵難、很多年輕人不愿意當兵,裝備看著挺先進,真打起來也就那么回事。這種時候,還得指望外援救急,賴清德壓力山大也能理解。
說到底,每次臺海出事,大家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看到美國、日本、韓國這些盟友各打各的算盤,有點自豪,也有點悲涼。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臺海的事說到底還是咱中國人自己的事——你說那些外援真有那么靠譜嗎?我反正打問號。也許,我們只能靠自己團結起來,心硬著點,家園才能守得住。亂世風波誰都不希望發生,只能希望和平能再多挺一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