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高呼“50天擊垮俄羅斯”,美國卻突然調轉槍口向中國發難。美國駐北約代表亞當·惠特克透過??怂圭R頭向32國發出警告:“必須懲罰中國”,理由竟是通過支持俄羅斯“綁架了西方的戰略注意力”。
60%美國民眾反對繼續援烏,俄軍單日擊落259架烏軍無人機創開戰紀錄,美西方又為何執著于虛構“中國陰謀論”?
俄烏沖突決戰將至,美方還在試圖拉我們下水
西方與俄羅斯的角力正在進入白熱化階段,日前,英國緊急呼吁北約盟友啟動50天沖刺計劃,要求各國在這段時間內傾盡所有資源援助烏克蘭,目標是在此期間徹底擊垮俄羅斯的戰爭意志,迫使普京回到談判桌前。
這個時間窗口既反映了西方對戰場形勢的緊迫判斷,也暴露了歐洲國家日益沉重的援烏負擔。
與此同時,烏克蘭新防長安德烈·什梅加爾公布了1200億美元的年度國防預算方案,其中600億美元明確要求西方盟友承擔。
烏軍為決戰做最后準備的信號已經打響,包括動員約9500名囚犯(含100名女囚)補充前線兵力,以及秘密訓練6.5萬名由英國教官指導的技術化后備部隊。
這些部隊正在接受無人機集群作戰與人工智能戰術應用的特訓,暗示著烏克蘭可能正醞釀一場技術密集型反攻。
當西方媒體期待他展現焦慮或亢奮時,他卻在7月中旬連續視察軍工企業與前線指揮部,表現得如同日常巡查。暴風雨前的寧靜背后,俄軍正在蘇梅-哈爾科夫方向集結重兵,并在頓涅茨克西北部持續施壓。
更關鍵的是,俄國防部7月22日宣布單日摧毀259架烏軍無人機,創下開戰以來最高紀錄,這表明莫斯科正在為應對烏克蘭的無人機飽和攻擊做針對性布防。
正當俄烏戰場硝煙彌漫,美國卻突然調轉槍口。數小時前,美國常駐北約代表亞當·惠特克通過福克斯新聞向32個盟國發出警示:“必須懲罰中國”,理由是中國正通過支持俄羅斯來“牽制西方戰略資源”。
這套說辭并非首次出現,早在2024年7月北約華盛頓峰會宣言中,中國已被15次點名,并被定性為俄烏沖突的“決定性支持者”。
惠特克的邏輯鏈條看似清晰,美西方認為,是中國提供軍民兩用物資支撐俄軍作戰,迫使美西方專注歐洲戰場,導致美國無力維護西太安全架構,特別是“第一島鏈”防御體系失效。
但韓國總統李在明早已公開拒絕介入臺海沖突,日本對美國戰略配合意愿持續下降,澳大利亞則在礦產貿易領域與中國保持密切往來,這些事實揭露了西太盟友體系松動的根源是美國自身影響力衰退,而非中國的所謂戰略牽制。
美國自己才是烏克蘭戰場最大的武器供應方。僅2023-2024年間,美國防務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和通用動力就因對烏軍售獲得近340億美元訂單。
而所謂“中國軍援俄羅斯”至今無任何實證,連歐盟委員會內部報告都承認:西方企業通過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等國轉口俄羅斯的精密儀器規模遠超中國貿易數據。
美西方熬不住了,援烏陷入困境
西方對俄制裁正陷入搬石砸腳的困局。5月,當歐盟宣布第17輪制裁瞄準俄羅斯“影子船隊”時,普京在公開會議上罕見爆粗:“他們做了最蠢的事——請原諒我的措辭”。
歐盟因能源斷供導致通脹率飆至19.2%,工業巨頭巴斯夫被迫裁員30%,英國累計損失超500億英鎊;反觀俄羅斯通過盧布結算機制與亞洲能源貿易重構,2024年GDP實現1.2%正增長。
北約內部正因此爆發退群危機。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公開質疑:我們還要為北約5%軍費標準多付70億歐元?這筆錢足夠全國養老金發放或新建1400所小學。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緊隨其后宣布重新評估北約義務。
面對德國總理默茨要求加大對俄制裁時,特朗普三次回避記者提問,反而暗示“可能同時制裁俄烏雙方”。更危險的信號是,特朗普對北約集體防御條款(第五條)提出重新解釋:“定義不止一種,到時候再說”
這種模糊性讓東歐國家驚恐地意識到,美國的安全承諾已變成可協商的交易。
面對美國的無端指控,中國駐歐盟使團多次強調三點核心立場:中國非沖突當事方;堅持政治解決危機;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將集團對抗引入亞太。
2023年2月至今,王毅等外交官員密集訪問莫斯科、基輔及歐洲多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明確主張“對話優于對抗、伙伴重于同盟”。
中國的外交努力獲得部分國際呼應。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直言“拒絕北約淪為反華集團”;朝鮮公開聲援中國立場,譴責北約宣言是“新冷戰宣言”,甚至美國前情報官員也在馬尼拉喊話:“中國是你們的鄰居朋友,美國只會利用完就把你們扔進垃圾堆”。這些聲音雖未能改變西方輿論,卻印證了霸權邏輯不得人心。
真正阻礙和平進程的恰是美國自身戰略矛盾。特朗普7月初對德方坦言:俄烏積怨太深,不如讓他們先打一陣子。
這種放任態度讓烏克蘭開始背水一戰,日前,烏軍發動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無人機突襲,百余架無人機直撲莫斯科半導體工廠,試圖以技術奇襲扭轉戰局。此類行動使俄烏重回談判桌的難度倍增,更讓中國等第三方勸和努力付諸東流。
俄羅斯已接受“持久消耗戰”現實,通過局部動員、能源重構與亞洲貿易維持戰爭,美國卻深陷戰略透支——60%選民反對持續援烏,而軍工復合體又依賴沖突牟利。這種矛盾使美國開始選擇最簡單出路,那就是將中國塑造成替罪羊。
澤連斯基政權陷入兩難:繼續反攻需西方每年填補600億美元軍費缺口,而斯洛伐克退群、匈牙利拒付已預示歐盟籌資能力見頂;若停戰妥協,則意味著承認烏東四州事實獨立。
美西方始終不愿意承認,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關鍵并不在中國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