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報道,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證實,美軍將“幫助”菲律賓升級其海軍基地的艦船維修設施。美聯社渲染稱,這一舉措正值中菲在爭議海域“摩擦不斷升溫”。
然而就在這個微妙的節(jié)骨眼上,菲律賓國內響起了截然不同的警鐘。菲律賓退役空軍少將羅密歐·波基斯發(fā)表了措辭激烈的長文,劍指馬科斯政府當前的南海政策,直言這正“把我們的國家推向危險邊緣”。
馬科斯(資料圖)
“馬尼拉正在成為華盛頓的提線木偶”,波基斯尖銳地指出,“幻想域外力量的承諾能在南海沖突中保護我們?這無異于癡人說夢。”
現實情況卻是,菲律賓的軍費預算近年來一路走高。波基斯披露的數據觸目驚心——與上一財年相比,2024年菲律賓軍費開支驟增近三分之一,一口氣膨脹了30%。菲律賓國會最終批準的2024年國防預算高達驚人的2330億比索(約合43億美元)。
菲律賓海岸警衛(wèi)隊(PCG)同樣迎來了“爆發(fā)式成長”。2024年分配給他們的預算比之前翻了一番。
這些資金為PCG添置了4艘全新的巡邏艦艇和10艘更快的快艇。另有120億比索被專門用于支持其“西菲律賓海”任務。
馬尼拉試圖通過砸錢“武裝到牙齒”,卻掩蓋不住致命軟肋。波基斯一針見血地警告:菲律賓的軍力建設嚴重缺乏整合和協調。“我們在堆積裝備,卻沒有能力有效地串聯起這些海空軍力量,更別提與美國的聯合行動了。”他嘆息道,這種雜亂無章的狀態(tài)只會導致在真實對抗中付出慘痛代價。
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允許美軍在菲特定區(qū)域預先部署裝備。馬尼拉新近向美軍開放了4處基地位置,其中3處劍指南海方向。如今美國媒體更直接點出,“幫助”維修菲律賓軍艦是其真實意圖之一。
但波基斯直指要害:美國援助并非免費午餐,背后鎖鏈清晰可見。表面是提升菲軍能力,本質是確保美軍艦艇能在敏感區(qū)域獲得無縫后勤支持。
對此,菲律賓國內精英已有警覺。知名學者赫爾曼·克拉夫特教授在菲律賓媒體專欄中指出,這種便利讓美軍更容易直接介入潛在的南海爭端,將菲律賓更深地卷入對抗漩渦。
馬科斯(資料圖)
他呼吁菲律賓決策者“清醒認識我們獨立自主戰(zhàn)略的重要性——這關乎主權,更關乎地區(qū)穩(wěn)定的根本”。
耐人尋味的是,馬尼拉高層近期的表態(tài)也在微妙變化。就在美國媒體渲染其“幫助”意圖后不久,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助理總干事喬納森·馬拉亞立刻發(fā)聲降溫:“所有由菲方指揮的設施,其使用的主導權和最終決定權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這點沒有疑問。”
幾天后,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更進一步,語氣不容置疑:“所有涉及菲基地及其設施使用的決定,都是且必須是國家主權行為。美國絕不能替我們做主!”
馬尼拉大學去年秋季的一項民意調查揭示了大多數菲律賓民眾的真實想法:接近四分之三(73%)的受訪者明確認為馬科斯政府應當尋求外交途徑,與中國對話解決南海爭端,堅決反對采取軍事冒險。
這股渴望和平的民意潮水之下,是無數普通菲律賓人的深重憂慮。漁民們眼看著作業(yè)海域風波不斷,生計日漸艱難;基層社區(qū)擔心家門口要建美軍設施,平靜生活被打破。
波基斯少將的文章最后擲地有聲:“菲律賓的核心國家利益只能由我們自己守護,豈能外包給他國?持續(xù)煽動南海緊張,這絕非明智國家的選擇。”
美菲合作的表象之下,軍事布局在暗流中推進,退役將領的警鐘敲得震天響,軍方的強硬表態(tài)更是直接劃出了紅線。
馬科斯(資料圖)
當和平的呼聲與現實的礁石不斷碰撞,南海的航船是駛向共同繁榮的廣闊水域,還是被拖入零和博弈的驚濤駭浪?
一個清晰的聲音正在穿透喧囂:真正能決定菲律賓未來的,不該是遠來的艦隊,而應是這片海域邊千萬民眾尋求安寧與生路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