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想象中
未來是什么樣的?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低空經濟……
這些承載著無數希望的產業新賽道
正推動未來產業加速集聚
7月2日,一架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在合肥駱崗公園演示飛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在煙波浩渺的巢湖之畔
有一座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
正澎湃著強勁的“向新力”
散發出濃濃的“未來感”
它就是
被譽為“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合肥
這是合肥市三河古鎮(2024年9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7月24日
“打造科創共同體 共育新質生產力 ”
高質量發展思客會
將在這里舉辦
來自政企學研用領域的參會嘉賓
圍繞如何加大戰略科技力量協同
激發科技創新潛能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等議題
展開討論
為產業提質向“新”
建言獻策
近些年來
滬蘇浙皖合抱而成的長三角地區
創新潮涌不斷
這離不開三省一市
構建更加緊密科創共同體的努力
2024年10月31日拍攝的位于安徽合肥科學島的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2024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
顯示
2018年以來
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
年均增幅達9.26%
科研共創、產業共興
要素共享、人才共育
科創共同體建設
正驅動長三角地區
加快成為
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增長極
這是合肥市夜景(2024年9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好的產業生態
也會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統計顯示,長三角
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
三大先導產業的產業規模
分別占全國的3/5、1/3和1/3
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滬蘇浙皖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格局
正在讓這里成為
新質生產力的“試驗田”
這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新華社發(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供圖)
科技創新
既要“立足腳下”
也要“仰望星空”
就在明天
讓我們相聚在安徽合肥
共赴一場創新涌動、智慧激蕩的盛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