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道 日本《朝日新聞》7月21日發表題為《從自民黨獨大到多黨并行 戰后政治迎來重大轉折點》的社論。社論摘編如下:
此次參議院選舉又被稱為事實上的“政府選舉”,自民、公明兩黨執政聯盟遭遇慘敗,丟掉不少席位。
此次選舉可能已經成為戰后政治的重大轉折點。憑借社交媒體崛起的新興政治勢力或許應當被視為選民對傳統政黨失去信心和不滿的表現。
在參議院選舉中,朝野政黨重點聚焦如何應對物價上漲。但在選舉前夕,執政黨再次祭出了此前因遭遇輿論炮轟而被擱置的現金補貼方案。在應對米價飆升的措施方面,直到小泉進次郎接替此前因失言去職的農林水產大臣并采取簽署“任意合同”等措施前,政府都未拿出過有效舉措。如此優柔寡斷、行動遲緩,也難怪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不斷喪失。
此前導致選民對政治極度失望的自民黨黑金丑聞至今仍未得到徹底澄清,對企業和團體捐款的審查也毫無進展。
如此慘痛的選舉結果不僅是對首相,也是對整個自民黨的重大沖擊。
鑒于在最近兩次選舉中的支持率下滑,一些人認為自民黨作為執政黨的“有效壽命”已過,這也在情理之中。
這一次,批評政府的選票并非全部投給最大的反對黨——立憲民主黨,而是被數個在野黨瓜分。
其中國民民主黨和參政黨的表現尤為突出。
國民民主黨在去年的眾議院選舉中以“提高稅后收入”的口號大獲全勝,此次參議院選舉勢頭依舊不減。而倡導“日本人優先”的參政黨更是在成立僅五年后就快速崛起。
多個中小政黨都具備影響力的多黨化政治正在形成。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共識?日本的政黨政治即將迎來考驗。(編譯/劉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