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在中國營養學會2025婦幼營養學術年會上,紐迪希亞攜手江南大學聯合發布了“鳳凰研究”項目關于中國母乳脂質的最新突破性成果:通過長達兩年半的追蹤收集,“鳳凰研究”精確測定中國媽媽母乳中222種關鍵甘油三酯的結構與含量,繪制出迄今最完整的“中國母乳脂肪圖譜”,一舉創下中國母乳研究領域測量脂肪種類最多、追蹤時間跨度最長的雙項記錄。
母乳中的脂肪不僅是寶寶生長的“能量基石”,為嬰兒提供了50%的日常所需能量,更是輸送關鍵營養素的重要載體。母乳脂肪中98%的核心成分是甘油三酯——它們并非單一物質,而是由上百種不同分子形態構成的精密組合。寶寶發育所需的DHA、ARA等“腦黃金”,被巧妙地“鎖”在這些形態各異的甘油三酯結構中,輸送到寶寶體內,助力大腦和視網膜的健康發育。甘油三酯的特定結構會顯著影響寶寶對這些關鍵營養素的吸收效率,因此,精確測定母乳中甘油三酯的種類和含量,對實現生命早期的精準營養至關重要。
“鳳凰研究”脂質組學項目負責人、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韋偉表示:“母乳中脂肪的復雜多樣性,體現了母乳輸送營養的天然智慧?!P凰研究’所測定的甘油三酯種類,比現有母乳研究記錄的種類多了50%,這一覆蓋廣度意味著我們進一步破解了中國媽媽母乳的‘營養密碼’。這為更精準模擬母乳、研發適合中國寶寶的生命早期營養解決方案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p>
依托近130年的生命早期營養科研積淀,紐迪希亞在母乳脂質的研究領域不斷突破科學邊界,并將最新的科研發現應用于營養解決方案的創新,去年,愛他美至熠嬰幼兒配方乳粉中首次加入了1∶1復刻母乳脂球結構、大小的3D乳黃金球,實現了更接近母乳喂養效果的營養有序釋放和高效吸收利用。
達能中國、北亞及大洋洲科學營養與數字化健康副總裁格雷戈·沃德(Gregg Ward)表示:“母乳被公認為生命早期的最佳營養起點,也始終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金標準’。得益于‘鳳凰研究’測定母乳中甘油三酯種類與含量等脂質領域的突破性發現,紐迪希亞不僅深化了這一領域的科學認知,也在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發中進一步實現了從成分模擬到分子級結構復刻的躍升。未來,通過像3D乳黃金球這樣的創新,我們能夠進一步確保核心營養素的完整性,從而更好地滿足中國寶寶生命早期營養的需求。”
作為近5年中國和歐洲數據規模最大的追蹤隊列母乳研究,“鳳凰研究”承載了紐迪希亞在母乳科研領域超過50年的開創性科學積淀。此次大會上,紐迪希亞還發布了6項“鳳凰研究”相關的最新科研發現,涵蓋生命早期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母乳喂養促進相關的多維探索,旨在為全球嬰幼兒營養干預策略的優化注入中國視角,以科研創新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詳見《中國食品報》(2025年7月23日3版)
排版、美編:林倩
審核:彭宗璐
01
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