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道《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21日刊登題為《右翼浪潮終于抵達日本》的文章,作者是該報編委田中孝幸。文章摘編如下:
參政黨在此次參議院選舉中異軍突起給外界留下深刻印象,“本國優先”的反全球化浪潮終于抵達日本。在歐洲,憑借類似主張崛起的政黨已不乏先例。
近年來,德國選擇黨、法國國民聯盟、奧地利自由黨等主張排外理念的極右翼政黨強勢躍進。
即便是在對極右翼思潮有著根深蒂固應激反應的德國,德國選擇黨仍然在今年2月的議會選舉中躍升為第二大黨。在近來的部分民調中,其支持率更是已經登頂。法國國民聯盟也在2024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成為法國得票率最高的政黨。奧地利自由黨同樣在當年9月的國民議會選舉中成為該國第一大黨。
上述三黨與參政黨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均誕生于經濟低迷導致社會停滯感加劇的背景下,對既有政黨和精英官僚階層等建制派推行的無視普通民眾的政策持批評態度,支持基礎廣泛。
他們都主張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強調國家主權和保守價值觀。對全球化(例如傳統的國際合作)也持謹慎態度。這些政黨利用因移民和外國人涌入而日益加劇的民眾焦慮情緒,并試圖通過社交媒體和街頭演講直接向選民傳達觀點,它們在這些策略上也如出一轍。
他們的具體戰術也頗為相似,即在右翼觀點中吸納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的穩健派的主張,借此蠶食部分中右翼政黨的選票。
本月3日,參政黨代表神谷宗幣在日本外國記者俱樂部的新聞發布會上將德國選擇黨和法國國民聯盟列為自己感覺親近的政黨。
即使極右翼政黨能夠通過各種策略提升影響力,但能否進入政府又是另外一回事。縱觀歐洲,極右翼政黨由于其好斗的性格,往往會激起其他政黨的強烈反對,最終在聯合執政談判中無法達成一致。
雖然參政黨此次取得了突破,但由于其席位數量與歐洲三大極右翼政黨相比微不足道,因此可能不會引起其他政黨的強烈反感。在奧地利,自由黨曾于2017年以第三大黨的身份進入聯合政府,原因之一是當時人們對該黨的警惕性不如現在強烈。(編譯/劉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