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春天,邊境炮火未歇。提到那場對越自衛反擊戰,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鐵流滾滾、軍事推演。但在某個被煙火和命運撕碎的小村莊里,卻發生了一幕讓我一直記到現在的事。
農志成的小隊,那天其實是帶著疲憊和警覺躡進村子的。但令他們詫異的是——眼前的越軍竟然像在度假。沒有哨兵,沒有槍口對著暗影,只看見一群人散漫坐著,有喝酒,有吃東西,還有軍官招呼著身邊的女兵,那氛圍不說是過年,也挺不像戰場。眼看著敵人這么放松,小隊心頭都有點發懵。
不過,戰場沒劇本。三分鐘的雷霆突襲后,23名越軍倒在廢墟里,農志成和隊友毫發無傷。說實話,這沖突,比起槍法和技術,更像是一場人在極端時刻的心智較量——失敗與怯懦其實早就埋在崩潰之前的放松和麻木中了。
那陣子,有些戰友回來常感慨,越軍的紀律真是爛到了根上。酒沒停過,逃兵越來越多。更奇怪的是,不止一次聽說那邊女兵干脆不穿軍裝,甚至赤身亂晃。小道消息嘛,真假難辨,可這種怪招確實讓人心頭一緊。有次我也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判斷——敵人這招挺陰的,說是心理戰也行,說是自棄也分不清,反正不按常理出牌。
怎么破?其實真沒高招。我們遵規守紀,也沒想著逞一時之快。野戰政委反復叮囑:抓了俘虜要像對自己兄弟那樣善待。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老話,打仗也是做人。心理上跨過去了,什么小伎倆都不怕。
有人說越軍女兵這些花樣是為了混淆視線,還有的說是拖延解放軍的決斷力。我覺得也許是她們真的絕望了,或者根本沒人管,軍心散了,各想各的路子。與其說是什么高明的“心理戰”,倒不如說是混亂的象征。
其實這些年,回首79年那場仗,最讓人感慨的不是我們用多牛的武器贏了,而是部隊始終裝著一顆有底線的心。冷靜、克制,甚至仁心——這種力量,比子彈還硬氣。對方那些亂七八糟的心理戰術,在團結、鐵紀和信仰面前,就像風吹枯葉。
或許每場勝負的背后,比拼的都是信念。能堅持到最后的,未必是槍法最好的人,往往是那些稍微咬一咬牙也不肯破底線的“傻子”。也許,我記這些往事,就是想提醒現在和將來的大家:無論遇到多奇怪多難堪的局面,底線和尊嚴這東西,越到亂局越有分量。
所以你怎么看?如果換作你,會不會被那些突如其來的“心理戰”擾亂心神?覺得難以判斷時,你會不會猶豫?歡迎留言,咱們一起聊聊人性和戰爭,以及那些被小心臟撕碎又重塑的瞬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