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大雨過后,又進入一年里最悶熱潮濕的時節“三伏天”。
中國人對于養生頗有研究,俗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羊肉脂肪含量低,營養豐富,不管是燉湯還是炒食烤食都有不同風味,炎熱的三伏天,適當進補羊肉,拌以蔥姜蒜等熱性作料,可刺激人體大量排汗,有助于排出體熱。
說到吃羊肉,就不得不提到新疆的羊肉抓飯。
新疆的羊肉抓飯源自北宋時期一位維族醫者的食療配方,是游牧民族與農耕文化結合的產物。它也是新疆地區婚喪嫁娶、逢年過節等重大場合的必備食品,不僅營養豐富,可增強體質,還讓人食欲大增,因此漸漸流傳開來。
晶瑩剔透、粒粒分明的米粒,與羊肉羊油碰撞出全新的組合,再加入新疆特有的黃蘿卜、皮牙子,黃、紅、白三色鮮明對比,葷素搭配正正好,入口便是濃郁的油脂香,若再配上一份“老虎菜”,別提多舒暢啦。
新疆的羊肉抓飯有它們獨特的風味。
羊肉抓飯自帶一股清甜味,這可不是糖的功勞,全靠黃蘿卜、葡萄干、皮牙子的自然甜味。
在新疆,羊肉抓飯里是要放胡蘿卜的,不過放的胡蘿卜有紅黃兩種顏色,黃蘿卜是新疆抓飯的獨特之處,也是它的精髓所在。黃色的水分更充足,紅色的口感更加香甜,黃蘿卜一般比胡蘿卜多放一些,用來增加口感的層次,色澤也更好看,所以說抓飯鮮亮的色彩全靠兩種顏色的胡蘿卜點綴。
除了黃蘿卜,新疆抓飯靈魂之一就是洋蔥,在新疆它的名字叫“皮牙子”。新疆的“皮牙子”特別清香甘甜,吃起來甜甜的一點都不辣。雖說洋蔥必不可少,但在做好的抓飯中,洋蔥似乎完全不見了蹤影,全被融化殆盡在抓飯里,只是偶在入口時還能感覺到那一絲甘甜。
新疆很大,就算是同種美食都有個別差異,因此手抓飯也各有千秋。
新疆的小伙伴說新疆的抓飯味道有的帶甜味,有的不帶甜。抓飯在伊犁地區,喀什地區,烏魯木齊,阿勒泰等做法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地區喜歡放紅黃兩種蘿卜,有些則只放胡蘿卜,有的放葡萄干,有的不放葡萄干。因為不同人做飯的配料不同,口味也不同,就算同樣是維吾爾族人做的,也是南北有差異。
說了這么多,其實筍筍今天就是要來做新疆的羊肉抓飯啦,不過在南方是買不到黃蘿卜的,畢竟黃蘿卜可算是新疆特產之一。所以為了做好這次的新疆抓飯,筍筍特意網購了一批新疆地區的黃蘿卜,那么小伙伴們可以幫筍筍想想如何把黃蘿卜吃出花樣來呀。
食材
大米、羊排、洋蔥
胡蘿卜、新疆黃蘿卜
油、鹽、白糖、清水
步驟
羊排剁小塊后浸泡去膻味和血水。
選擇用肥瘦相間的羊排,要有一些肥肉做出來才香,可以充分吸收羊肉的香味。
大米淘洗干凈,浸泡半小時。
浸泡可以讓大米吸收到充足的水分,更容易煮熟,煮出來的米飯更香。
洋蔥、胡蘿卜、黃蘿卜切絲或小條。
鍋中加少許油,下羊排大火炒。
炒至變色,轉小火慢慢炒出羊油。
下洋蔥,繼續翻炒。
炒洋蔥變焦出香味,這時候羊排的水份也基本收干了。
放入黃蘿卜和胡蘿卜。
翻炒均勻,加清水蓋過食材大火煮。
加糖,鹽調味。
鹽可以多放一些,因為后面放米飯了味道就淡了,根據自己口味放。
煮開后轉中火慢慢燉,燉至湯汁變黃關火。
將鍋中食材撈出倒入電飯煲或高壓鍋。
泡好的米飯瀝干水倒入鍋中,不用翻拌。
按平時煮米飯的水量將剛才煮出來的湯汁加入,湯不夠再加清水,差不多水量剛好蓋過米飯即可。
電飯煲開始煮飯,煮好以后可以根據喜好撒入葡萄干或堅果。
燜10分鐘,從下往上翻,將胡蘿卜和羊排翻上來拌均勻。
有時間的可以不用換鍋,直接將米飯倒入炒鍋中,平鋪在食材上,湯汁剛好蓋過米飯即可,慢慢燜煮。
煮到慢慢吸收湯汁,時時翻炒以免糊鍋。
香噴噴的新疆羊肉抓飯出鍋。
看起來就很美味。
兩種顏色的胡蘿卜成就了抓飯鮮亮的色彩。
晶瑩剔透、粒粒分明的米粒,融合著羊油特有的氣味,肥瘦相間的羊排,香醇可口的羊肉,黃蘿卜、胡蘿卜的香甜和皮牙子燜煮后散發的清香正好解膩,混合著葡萄干,清甜里又帶有咸香,簡直讓人停不下來!
你也來吃這一口吧!
圖文:呵呵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