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夏天真苦啊,胃口至少減半;也有人說,最熱的時候,也是口福最深的時候。去年三伏天,我們做了包括漿水面、醋鹵面、冷面、麻醬涼面、日式蘸面在內的。今夏,依然是避開科技狠活,幾款傳統消暑小食供大家選用——得虧是在北京這樣的大都會,只要你樂于嘗試,全國各地冰冰涼涼的“小心機”都拿捏!
#01
木蓮凍
盛夏的果實
去哪兒嘗試:壹荷杭幫菜
盛夏,江浙和福建一帶有一種水晶般剔透、沁人心脾的純天然消暑果凍——木蓮凍。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提到過:“……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樣的果實……”蓮房中的木蓮籽,正是制作木蓮凍的主材。
曬干后的木蓮籽包裹在潔凈的布袋里,浸在涼白開(以前用甘冽的井水)里擠啊揉啊搓啊,植物果膠逐漸滲出,再用茄子汁作為天然凝固劑進行攪拌,最后靜置數小時就完成了。
享用時,木蓮凍常常加入薄荷糖水或是蜂蜜,再撒少許干桂花和一片薄荷葉。從外形上來看,木蓮凍和涼粉長得像,但它柔滑不失韌性,不用力還戳不破,帶著淡淡草本香氣。更神奇的是,吃一口,涼爽滑潤,再回味回味,喉嚨里仿佛輕輕拂過一陣涼爽的風,涼兮兮的——這是不以冰凍溫度讓唇舌失去知覺的高級解暑!
#02
涼蝦
涼蝦沒有“蝦”
去哪兒嘗試:神巔大坨牛肉面
至少在清末時期,湖北宜昌就有了糯嘰嘰、清甜爽口的“涼蝦”,這后面還流傳著一個孝子冰天雪地為生病的母親“臥冰撈蝦”的故事——暫且不表,但延續至今,一到酷暑難耐的季節,一份滑嫩止渴的涼蝦就成了無數人的最愛,你還可能在川渝小館,以及貴州風味的餐廳里發現它的身影。
涼蝦,其實沒有蝦,而是以大米研磨成漿,再慢慢倒入燒開的堿水里,持續攪拌,直到米漿變成糊狀,之后在盆里倒入冰鎮的煮沸后的水,米糊通過漏勺滴落在水中,化成了一只只小巧玲瓏,頭大尾細的“涼蝦”,滑糯清爽,柔軟清甜,解辣也有奇效。
現在,潔白的涼蝦,有了黃色、黑色、綠色款,你能猜到大米換成了什么食材嗎?底湯也不止紅糖水了,還有醪糟味、玫瑰味、桂花味等,還有貴州人愛的濃郁酸湯口。
#03
冰漿
貴陽版Gelato
去哪兒嘗試:貴州土黃牛肉粉
用糧食做甜品小吃的,可不止涼蝦。貴陽冰漿,將新鮮水果、冰沙和糯米混合攪打在一起,撒上黃豆粉、芝麻、花生碎、瓜子等小料,口感綿密,果香四溢,清爽又解熱!
它不算網紅新人,據說雛形都能追溯到宋代,主要作為少數民族的消暑偏方存在,但自上世紀80年代末,冰漿開始風靡起來,現在已經是本地人搭配燒烤、腸旺面、羊肉粉等日常一餐的好伴侶。
“冰融于漿、漿裹果香”的貴陽冰漿,包容性極強,除了略帶嚼勁的糯米和冰沙不能缺席之外,芒果、火龍果、西瓜、花生、鳳梨、香芋、抹茶、香蕉……萬物皆可冰漿。小編偏愛綠意盎然、香遠益清的黃瓜冰漿——你只要想想火車上能喚醒整個沉悶車廂的清爽黃瓜味兒,就能get到這杯黃瓜冰漿的妙處了!
#04
三鮮冰粉
此三鮮,非彼三鮮
去哪兒嘗試:胖妹面莊
冰粉在北京很常見,一般搭配紅糖水、葡萄干、山楂碎、花生碎和干玫瑰花瓣,清爽解渴,也是解膩、解辣的神器。樂山特色的三鮮冰粉卻不走尋常路:醪糟、銀耳、小湯圓為“三鮮”,再加上檸檬片,整體酸甜沁爽,在川渝冰粉界是獨一份。
“胖妹面莊”出品的糖水是給吃面客人解辣用的,沒想到越做越紅火,后來干脆開設專門的鋪面“胖妹拾糖”——說遠了,這里的冰粉種類豐富,采用手工搓制,氣孔密集,爽滑可口。三鮮冰粉顯然做了創新,舍棄了淡味的銀耳,換成了酸甜顯著的百香果,挖出果肉倒入,與軟嫩的冰粉、淡淡酒香的醪糟和彈牙的小湯圓攪拌一起,迫不及待嘗一口,真是清爽宜人,暑氣也消散了大半!
#05
奶酪
一甌奶酪爽似秋
去哪兒嘗試:奶酪魏、三元梅園
北方人的消暑圣品也十分豐富,有酸梅湯、西瓜酪、果子干、杏仁豆腐等。這里小編推薦一下奶酪——“一甌奶酪爽似秋”,光是沖著這句俗語,沒試過的小伙伴也要沖一沖。中華老字號“奶酪魏”的招牌至今響亮,據說創始人是從宮中御廚那兒學來了手藝,學成后在大柵欄戲園子門口擺攤售賣,1888年在胡同租了一家門臉,現在牛街不起眼的總店里光顧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這里的奶酪用牛奶加入特制米酒酵制而成,奶香與酒香相互繚繞,入口甘沁而醇厚,灑上瓜子仁、葡萄干或金糕屑,嫩滑口感中增加了咀嚼樂趣,聽說把容器倒過來這奶酪都不會變形。總之,下班下學或是游人歇歇腳的時候來一碗,解乏解渴還挺有飽腹感!
#06
四果湯&清補涼
舌尖上的清涼
去哪兒嘗試:大福甜湯、一家小店
福建人夏天鐘愛的四果湯,一般由薏米、紅豆、綠豆、銀耳組成,但絕不設限,你喜歡的水果、葡萄干、花生、豆子、淀粉圓子(阿達子)、湯圓等統統都可以加進來。最后澆上紅糖水或蜂蜜水后,一勺“哧溜”入口,冰冰涼涼,清甜柔滑,多種滋味交融在舌尖,解渴解乏,自然之味讓人大呼滿足!
因為這其中有最重要的石花膏——它是四果湯不可或缺的“靈魂”,其原料石花菜是生長在海岸礁石上的可食用藻類,經過晾曬、清洗、熬煮,冷卻等多道工序,最終凝成半透明的Q彈果凍狀。老人說,石花草吸納了海水精華,有“下火”之效,不信你試試。
再說清補涼,這名字聽上就去讓人暢快,但大家吃到的清補涼可能不盡相同。在大灣區,清補涼是夏天清熱祛濕的老火湯,以淮山、蓮子、茨實、百合等藥食同源的材料,煮成湯或者粥;海南盛產椰子,因而有椰奶清補涼、椰水清補涼、雜糧清補涼、炒冰清補涼等,配上紅豆、綠豆、空心粉、西瓜、薏米……已經不能稱為甜品了,稱為飽腹小吃也不為過!
文:劉洋
圖:劉洋、謝佩潼、松茸
版:小維
封面及banner設計:佩琪
Gia Wang 138 1114 8523
Peony Meng 135 8192 5006
秦皇島citywalk,去對地方既好吃又好玩又省錢!| 在地
肆意吃喝玩耍的夏天,你需要這份愉悅好物清單|種草
北京夏日燒烤地圖,這是滋滋作響的炭火“食”光!丨饗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