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感覺今年夏天特別熱?不是你的錯覺!
7月15日,陜西武功地表溫度達到72.9℃,這是什么概念?基本上可以煎雞蛋了!西安涇河站最高氣溫42.3度直接打破歷史紀錄,市區局部最高溫度甚至飆到了46度。重慶沙坪壩也首次突破40度大關,成為南方省會城市的"領頭羊"。
目前全國有20多個省區市正在經受高溫"烤驗",影響范圍占國土面積三分之一。更可怕的是,截至7月13日,全國已有150個氣象觀測站的日最高氣溫突破了當地7月歷史同期紀錄,其中15個站點甚至刷新了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今年這么熱?40℃真的只是開始嗎?
副熱帶高壓這個"大火爐"不走了
要說今年為什么這么熱,罪魁禍首就是副熱帶高壓這個"老朋友"。你可以把副熱帶高壓想象成天空中的一個巨大"鍋蓋",它像個死皮賴臉的客人一樣賴在中國上空不走了。在這個"鍋蓋"控制下,空氣不斷下沉,就像用手使勁壓氣球一樣,空氣被壓縮后溫度自然就升高了。
更要命的是,今年不僅有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還有大陸高壓來湊熱鬧。這兩個"火爐"聯手作戰,就像兩臺大功率暖風機同時對著你吹,想不熱都難。氣象數據顯示,這種雙高壓系統的配置在近年來并不常見,所以才造成了今年如此極端的高溫天氣。
從7月初開始,山東街頭就出現了38℃配上80%濕度的"桑拿天",這種往年7月下旬才有的配置提前了半個月登場。
走在街上就像進了蒸籠,汗水根本蒸發不了,黏在身上特別難受。這種又熱又悶的天氣比干熱的"燒烤天"更要命,因為人體的散熱機制完全失效了。
7月15日更是達到了高溫的"巔峰時刻",全國有6個省級行政區突破40度,31個國家氣象站打破或追平了7月紀錄。這種密集的破紀錄情況在氣象史上都比較罕見,說明今年的高溫確實異常猛烈。
全球變暖推波助瀾讓高溫更極端
如果說副熱帶高壓是直接原因,那全球變暖就是幕后黑手。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地表溫度創下了1850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最近10年更是有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10年。這不是巧合,而是氣候變化的必然結果。
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預測更讓人擔憂:2025-2029年全球五年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升高1.2-1.9℃。別小看這1-2度的變化,在氣候系統中這已經是巨大的改變了。就像人體溫度升高1-2度就會發燒一樣,地球"發燒"的后果更加嚴重。
全球變暖還帶來了一個更隱蔽的影響:大氣持水量隨溫度升高呈指數增長。科學研究表明,氣溫每升高1℃,飽和水汽壓就增加7%。這就解釋了為什么重慶近五年夜間氣溫≥28℃的天數增長了2.3倍——濕熱空氣就像給地球蓋了一層"保溫被",讓夜間也無法有效降溫。
國家氣候中心的統計數據更直觀地展示了這種變化:鄭州35℃以上高溫日數從1990年代的年均12天增加到現在的23天,幾乎翻了一倍。京津冀地區夜間≥28℃的天數比上世紀翻了一番,高溫帶向北推移了400公里。這意味著原本相對涼爽的北方地區也開始經歷南方式的酷熱。
高溫不只是難受更可能要命
很多人覺得高溫就是出點汗、難受一點,其實遠沒這么簡單。高溫天氣分為"干熱型"和"濕熱型",每種都有自己的"殺傷力"。干熱的"燒烤天"雖然出汗多但蒸發快,主要危險是強烈陽光導致的熱損傷。而濕熱的"桑拿天"更危險,因為汗液無法蒸發,人體散熱機制徹底失效。
河南、江蘇等多地已經出現了因高溫引發的熱射病患者。熱射病聽起來陌生,其實就是最嚴重的中暑,死亡率可以達到50%以上。患者會出現體溫超過40℃、意識障礙、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救治很可能丟命。
國際上的情況更讓人警醒。在西班牙,僅今年6月份,高溫就造成了超過300人死亡。歐洲2023年夏天的極端高溫更是導致了超過6萬人死亡,這個數字比很多自然災害都要恐怖。
更可怕的是,高溫對不同人群的影響差別很大。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都是高危人群。老年人因為體溫調節能力下降,特別容易中暑;兒童因為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散熱負擔更重;戶外工作者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熱射病風險成倍增加。
未來可能更熱我們該怎么辦
按照目前的氣候變化趨勢,今年的高溫記錄很可能只是未來夏季的"起點"。專家預測,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比工業化前升高1.9℃,這意味著50℃的高溫可能會成為某些地區的"新常態"。
從長遠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發展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些措施雖然見效慢,但是治本之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