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和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從10歲在3000考生中殺出重圍,到兩次捧回“五個一工程”獎,朱潔靜的足尖踏過《天邊的紅云》,也踩過春晚的聚光燈,卻始終在小眾舞劇的圈子里默默發光。
可當39歲那年,乳腺癌確診書擺在面前時,25次化療的醫囑,像突然降下的幕布,要把她從準備綻放的“大女主”舞臺上拽下來。
人民網專訪,揭開朱潔靜患癌后登春晚的真實處境,朱迅的話說對了。
頂峰患癌
6歲學習舞蹈,9歲踏上舞蹈之路的朱潔靜,10歲那年從3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考入了上海舞蹈學校。
16歲進入東方青春舞團工作,她的人生就此與舞蹈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
從童年跨越青春期再到成年之后的歲月里,朱潔靜輾轉在舞臺上。
從舞劇中的配角跳到領舞,從《天邊的紅云》到《永不消逝的電波》,她兩次斬獲“五個一工程”獎。
可惜那時,舞劇都偏向于小眾藝術,她跳了34年,她的名字也并不是家喻戶曉的存在。
只是看到她的臉,想必會有不少觀眾熟悉。
為熱愛奮斗的人生路上,朱潔靜有著自己的專注,先后4次受邀參加央視春晚的錄制,也證明了她的實力。
然而,即使努力做好每一個舞蹈動作,認真活好每一個當下,卻依舊沒有讓她的事業路完全地一帆風順。
2024年,39歲的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病痛打擊。
“如果病魔來襲,勇敢面對,主動出擊成為自己的醫生。”
這是朱潔靜被確診乳腺癌后的選擇。
在醫生建議下,她需密集進行25次化療,不得不短暫告別舞臺。
對于這段病痛經歷,熟悉她的朋友都為她感到惋惜,因為當時的她已經作為舞劇《李清照》的大女主,排練了半年甚至已經參與了試演。
患病后,她無疑要錯過這次舞臺機會。
對朱潔靜來說,舞臺已經是如同生命般的存在。
可人生總要經歷淬煉,這次生病錯過演出機會,也讓她明白了另一個道理。
從前她總是怕被觀眾遺忘,總是讓工作塞滿生活每時每刻。
在治療的這段過程中,她逐漸明白,有好的作品在那里,就不會被觀眾遺忘。
學會松弛生活的她,在8個月的治療后,決定重返舞臺。
重返的第一站,朱潔靜選了最熟悉的《朱鹮》,這部陪她走過十年的舞劇,成了她與身體對話的新考場。
經過短暫休整后的她,打破了傳統舞劇“技巧優先”的桎梏。
在復健期間,她調整了呼吸控制方式,通過“以氣帶力”的訓練方法,在保留舞蹈美感的同時降低身體負荷。
她從早期追求動作精準轉向更注重情感傳遞,在“人鹮相戀”的段落里,她通過微表情與肢體張力的結合,將跨物種的情感羈絆演繹得更加細膩動人。
2025年,憑借著《朱鹮》中“鹮仙”一角,朱潔靜拿下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本世紀首位以舞劇獲得此殊榮的藝術家。
拿下這個獎項后,她也完成了“荷花獎、白玉蘭獎、梅花獎”三大國家獎項的大滿貫。
然而,說起這部舞劇,她直言“朱鹮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劇本傳達出的“失而復得”的主題,與她的人生經歷產生了強烈的共振。
2009年,24歲的朱潔靜在排練舞劇《天邊的紅云》時,出現意外。
膝蓋髕骨錯位,韌帶嚴重拉傷,躺在病床上的她,被醫生告知,不能再跳舞了。
她沒有對命運屈服,經過5個月的高強度康復訓練,奇跡般康復后,重返舞臺。
13年后的2024年,當乳腺癌的確診通知拿到她手里的那一刻,她沒有去問“為什么”。
接受病痛的她,再次開啟了“向死而生”的旅程。
朱潔靜說,她是幸運的。
她剛接受完一場化療,第二天她就再次受到了央視春晚節目組的邀請。
她二話不說整理行李,奔赴了自己熱愛的舞臺。
經過籌備,朱潔靜在《幽蘭》中將傳統美學與當代舞臺語言深度融合,以“蘭”開啟了一場跨時空的東方哲思。
她以膝蓋的頓挫和足尖的點踏,精準傳遞出了蘭花的“破巖而生”。
生命總有突破束縛的力量感,她已經將自己的人生,融入了舞臺。
奉獻一生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朱潔靜對職業的堅守,讓人想起另一位在病痛中重返舞臺的人, 央視主持人朱迅。
她們的經歷不同,卻在“與命運對話”時,做出了相似的選擇。
“患病讓自己更懂得珍惜生活,也更能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甲狀腺癌病愈后,朱迅慶幸“聲帶還在”。
為事業奔波奉獻的朱迅,在日本求學期間,也曾因過度勞累,兩次患血管瘤倒在了醫院的病床上。
到2007年再次被查出甲狀腺癌后,34歲的她一邊治療,一邊等待再次回到舞臺的機會。
康復期間,她積極調整身體狀態,而憑借著對主持事業的執著,在身體條件允許后便迅速回歸崗位,繼續活躍在《星光大道》等節目中,以專業的主持功底和飽滿的精神狀態與觀眾見面。
對舞臺執著的的人,總是有著相似的選擇。
朱潔靜病愈之后直言要跳到80歲,要把人生融入到舞蹈創作中,舞蹈早已是她人生的一部分。
患病的經歷讓她對舞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于舞臺表演更加松弛有度。
而說起人生另一半,她有著更為純真的想法。
直到40歲還孤身一人的朱潔靜,渴望著有一天能夠遇見一個可以一起逛菜市場,一起研究打折商品的另一半。
這些在普通人看來稀疏平常的日常,對她來說卻是一種奢侈。
她的人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舞臺奔波,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可以享受大段清閑時光的機會,讓她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如今的年齡。
結語
朱潔靜的故事,是一場關于“堅守”的修行。
從膝蓋錯位時硬扛5個月康復,到化療期琢磨“以氣帶力”的舞步,她從不是在和命運較勁,而是把每一次重擊都化作了舞蹈的養分。
病痛沒讓她遠離舞臺,反而讓她讀懂了松弛的力量。
真正的熱愛,從不是繃到極致的完美,而是跌落后仍能踮腳起舞的勇氣。
而她熱愛的底色上,寫著“生生不息”。
部分消息
《候場》對話朱潔靜:穿越暴風雨|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朱潔靜:舞蹈就像一雙巨大的手托著我|環球網
20160508《夕陽紅》朱迅:媽媽,你愛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