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朗到馬來西亞,以色列摩薩德的身影正悄然游走在中國周邊。
日前,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公開場合表示,馬來西亞(以下簡稱馬國)正成為摩薩德新的滲透目標,并承諾將加強國家防護系統。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安瓦爾的這番表態并不是空穴來風,事實上,摩薩德早已在馬國行動多年。
2018年,一起震驚國際的暗殺事件發生在吉隆坡。巴勒斯坦裔火箭專家、大學講師法迪·巴特什在自家門前被兩名男子連開十余槍當場擊斃,案件最終被馬來西亞警方鎖定為摩薩德所為。據了解,巴特什長期為哈馬斯提供火箭研發支持,顯然觸動了以色列的“紅線”。
此外,據馬來西亞警方披露,去年他們在吉隆坡一家酒店突擊行動中,逮捕了一名持以色列護照的男子。在其隨身攜帶的背包及所住房間內,警方查獲了包括手槍在內的6支槍械,以及約200發子彈,其中部分武器已處于實戰狀態,有3支已經完成上膛。
摩薩德瞄準馬來西亞的原因不難猜測。馬來西亞是巴勒斯坦的堅定支持者,自建國以來,馬國就從未與以色列建交。無論哪個執政黨上臺,馬來西亞都始終站在巴勒斯坦一方,多次公開譴責以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這種堅定立場,自然引來以色列方面的“高度關注”。
只不過,之前一段時間,摩薩德在馬來西亞的行動都是秘密進行的,行動遠沒有現在猖獗,而安瓦爾的最新表態,意味著馬來西亞已經“升級”成了以色列的最主要目標。
我們都知道,之前摩薩德主要是在伊朗內部活動。尤其是在過去十多年間,以色列將大部分的安全和情報資源都投入到了對抗伊朗的戰線上。
【摩薩德在伊朗內部建立秘密無人機制造工廠】
這幾年間,摩薩德在伊境內策劃了多起暗殺、爆炸和網絡攻擊,成功刺殺了與伊朗核計劃相關的多名關鍵人物,在近期的伊以沖突中,更是精準“獵殺”了20多名伊朗軍方高層,甚至還在伊朗“眼皮子”底下建立起了一個秘密的無人機制造基地,簡直把伊朗滲透成了“篩子”。
如今伊朗軍事力量被嚴重打擊,核計劃也被迫延緩,內部動蕩持續不斷,再加上美國的制裁效果。摩薩德在伊朗的任務可以說是“圓滿完成”。
那么,接下來的“獵場”在哪里?答案正是東南亞,而馬來西亞無疑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切入點”。
馬來西亞在宗教、民意和政策層面上,始終敵視以色列,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開放的社會環境和對以色列敵對勢力的“容忍度”,恰恰符合摩薩德“非對稱打擊”的選點邏輯。
更加重要的是,馬來西亞毗鄰中國南部,是“一帶一路”海上樞紐的重要一環。摩薩德若在此布局成功,不僅能盯住哈馬斯等勢力在亞洲的活動,還能借馬立足,對整個東南亞進行情報采集乃至“代理行動”。
且不說以色列和美國當前關系密切,就拿摩薩德本身來說,其實這個情報機構并不止為了以色列服務,長期以來,該組織一直與美國CIA、英國軍情六處等西方情報系統,保持著密切的高度協同關系。
【摩薩德與西方情報系統關系密切】
而這也意味著,如果摩薩德在東南亞活動頻繁、行動受阻較少,它將可能成為整個西方情報體系“亞洲前哨”的延伸點,進而威脅到中國南部邊境安全、南海通道、甚至與“泛亞鐵路”“中馬產業園”等戰略項目的穩定運行。
尤其是在當前中美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東南亞本就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以色列與美方的高度協作,決定了摩薩德不會只滿足于打擊哈馬斯或巴勒斯坦支持者,更有可能被賦予新的任務,比如監控中國涉外項目、打探中國高科技發展動向、甚至滲透我國在馬來西亞的機構與企業。
對于我國來說,摩薩德雖然名義上是針對馬來西亞政府和巴勒斯坦勢力,但其所產生的實際威脅范圍遠超馬國國土。如果馬來西亞安全體系不夠堅實,摩薩德極可能借機建立東南亞情報網絡,未來甚至觸及新加坡、印尼、菲律賓乃至中國南部沿海。
這也再次給中國提了一個醒:在中東之外,亞洲同樣已經成為全球情報與地緣政治博弈的新戰場。
在此背景下,安瓦爾的警告不僅是給馬國本身敲響了警鐘,更是給整個東南亞以及中國敲響警鐘,中方必須對此早做準備和打算。說到底,我們不是為了誰的對抗而對抗,而是為了確保“家門口”的安寧不被外來勢力輕易撬動。
尤其是對摩薩德這樣的“幽靈特工”,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放任其在中國周邊悄無聲息地織起情報之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