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外界所料,日本還是沒有頂住特朗普政府的施壓,簽署了明顯不平等的貿易協議。隨后,石破茂傳出辭職的消息,但他迅速否認,將繼續擔任日本首相,這釋放了什么信號?然而,石破茂與特朗普達成的協議,將給日本帶來巨大的沖擊,讓他們不止失去30年,為什么這么說?
當地時間7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已經與日本達成了貿易協議。隨后,日本首相石破茂與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副總統菅義偉、前首相岸田文雄舉行了會談。而在這個時候,日本《每日新聞》表示石破茂準備辭職,具體時間是8月結束前。但在會談后,石破茂迅速發聲,否認自己要辭職。結合此前日媒透露石破茂計劃邀請立憲民主黨加入執政聯盟,也被迅速辟謠的情況看,應該是自民黨內部有很多人認為,在完成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后,石破茂理應“體面下臺”了。然而,或許是出于“反施壓”的目的,亦或是想要自己的任期超過一年,石破茂不想辭職。這意味著,石破茂、麻生太郎、菅義偉、岸田文雄等人還會繼續拉扯,如果各方無法達成一致,那么自民黨可能面臨“內部分裂”。
而對特朗普來說,施壓日本簽署貿易協議,對他有特殊的意義。在公開場合,特朗普多次表示他非常崇拜美國前總統里根,并將其稱為自己的“政治偶像”。特朗普標志性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其靈感來源也是里根的“讓我們把美國變得偉大”。從政治理念看,里根推行的削減政府開支、減稅等政策,也被特朗普“繼承”了下來。在軍事方面,里根鼓吹“以實力求和平”,大幅度增加軍備預算。而特朗普主導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就包含了增加軍費和邊境執法經費的內容。
因此,里根在40年前,施壓日本簽署《廣場協議》,使得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外貿基本崩盤,經濟泡沫“崩開”,迎來“失去的30年”,這對當時還是年輕人的特朗普影響很大。畢竟,日本當年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里根將他們輕易“擊敗”?,F在,特朗普也想要重演這場“漂亮的勝利”,因此他逼迫日本簽署了內容更過分的“新廣場協議”。雖然日本被加征關稅從25%降到15%,但代價是其他方面全讓步。比如在協議中,規定日本要給美國5500億美元投資,九成利潤都歸美國,這就是“割開經濟大動脈給對手輸血”。而且,日本還要對美國開放市場,購買美國的大米、汽車等產品,這會讓他們再次經歷外貿崩盤。作為典型的“小島經濟”,日本極度依賴外貿,而美日達成的“新廣場協議”,就直接要他們的“命”。
“擊倒”日本給特朗普的信心提升是巨大的,他很快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媒體采訪中,表示很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訪華。與此同時,美國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的高級別公開辯論會上,又借著南海問題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這個情況,頗有些當年英國在馬島戰爭中擊敗阿根廷后,自信滿滿的時任英首相撒切爾帶著“主權換治權”的想法,訪華與中方討論香港問題。但很快,撒切爾就明白了馬島戰爭的含金量。而特朗普也會知道,擊倒日本的分量究竟有多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