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滋味,舌尖上的“山珍”盛宴!咱青龍的菜,根植于燕山深處,取材于鄉土精華。
PART.01
青龍老豆腐
青龍老豆腐精選本地優質黃豆,以青龍清澈甘甜的泉水為靈魂,入口軟滑,水嫩爽口,有原汁原味的豆香,還具有一定的藥膳作用。早在清朝康熙年間,水豆腐就隨著滿族人來到青龍,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成為當地各家飯店必備菜肴和逢年過節、招待親友的特色美食。
PART.02
青龍走油肉
青龍走油肉選用當地散養的鮮豬肉,以帶皮五花肉為最佳,其色澤紅亮油潤,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口感軟爛入味,滿口肉香。最初是人們為保存食物發明的烹飪方法,后逐漸演變成特色美食佳肴,也是滿族人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PART.03
板栗皇尚黃
板栗皇尚黃以青龍老樹板栗為主要原料。將板栗去皮留肉,加自調面糊過油炸至金黃,加入配料,翻勻即可。菜品味道甘甜回香,無汁無油,老少皆宜。
此菜是源于一南方友人,了解青龍板栗品質,特應做此菜,嘗試后贊不絕口,后保留此菜。
PART.04
板栗燒柴雞
板栗燒柴雞以青龍板栗、散養柴雞為主要原料,口感豐富,既有雞肉鮮嫩滑爽、富有嚼勁,又有板栗香甜軟糯,兩者搭配,口感層次分明又相互融合,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健脾養胃、補腎強筋。
PART.05
農家蒸塊肉
農家蒸塊肉選用青龍黑豬下五花肉,洗干凈后刷蜂蜜,油溫80℃炸至虎皮色撈出,改3厘米方塊備用。另起鍋下蔥姜蒜,花椒大料炒香放入改好刀的五花肉,繼續煸炒烹入老醬油炒出醬香味加入高湯,鹽味調口。大火燒開小火燉1.5小時后裝碗上籠屜蒸1小時即可。菜品香爛而不膩,色澤紅亮,是青龍本地“逢年過節”家家必備的一道美食。
PART.06
扣燜羊肉
扣燜羊肉選用青龍老山羊,帶皮肋排五花,經過長時間的燜煮和蒸制,菜品味道濃郁、香而不膻、肥而不膩,肉質十分糯軟,富含鐵、鋅、維生素B12等營養元素,具有溫補脾胃,驅寒潤燥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老少皆宜。
PART.07
干炒大排
干炒大排選用本地飼養豬大排,改刀15厘米段,沸水洗凈,用蔥姜花椒大料把排骨煮熟備用。另起鍋放入蔥姜蒜炒香放入排骨繼續翻炒,出鍋淋香油撒蒜末即可,香氣撲鼻、干香醇厚、外焦里嫩,是青龍本地招待貴客時的一道必備菜品。
PART.08
炸丸子
炸丸子主要將選用的豆腐塊、雞蛋、蘿卜絲、地瓜粉攪在一起捏碎,加鹽味,蔥姜沫,調制均勻,起鍋燒油60度油溫,擠成球狀陸續下到油鍋里小火慢慢炸至外焦里嫩即可出鍋裝盤,是青龍本地必備美食。
PART.09
特色烤全羊
特色烤全羊是選用青龍本地5~8個月的燕山絨山羊羔羊,其肉質鮮嫩、肥而不膩、不腥不膻,肉質緊實有嚼頭、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價值高,烤出來的羊肉色澤金黃油亮、皮酥肉脫骨、不肥、不腥、不膻,老少皆宜。
PART.10
香菇醬
香菇醬選用香菇來源于300畝自有香菇種植基地,經人工種植、采摘和自然晾曬,挑選大顆粒、肉質緊實,且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和無公害認證。有原味、香辣味、麻辣味、經典奧爾良風味等,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可用于拌飯、拌面、炒菜、做火鍋調料等,還能涂抹在面包、饅頭等主食上,增加食物的風味。
PART.11
拌飯醬
拌飯醬是在香菇醬的基礎上,添加雞丁等,實現了香菇和其他食材的完美融合,使口感更加豐富,營養更加全面。適合忙碌的現代人,是一種方便快捷的下飯神器,只需將其與米飯拌勻,即可享受美味。
PART.12
醬燜豬頭臉
鶴瀾山莊醬燜豬頭臉傳承百年匠心美味。甄選本地散養一年以上黑豬頭為原料,經多道嚴苛工序處理,確保肉質純凈無雜。以八角、桂皮、香葉等十余種天然香料秘制醬料,搭配老湯慢火燜制數小時,使香料深度滲透肌理。獨特的火候把控,讓豬頭臉軟嫩彈牙,肥而不膩,醬香濃郁醇厚。此佳肴源于一位資深烹飪協會會長所授,后經山莊莊主改良創新,成為山莊招牌“壓席菜”,每一口都飽含歲月沉淀的風味,是食客不可錯過的味覺盛宴。
PART.13
木頭凳干豆腐
木頭凳干豆腐精選本地山區坡地種植的大豆,無農藥殘留,搭配木頭凳甘甜清冽的山泉水,經浸泡、磨漿、濾漿、煮漿等十幾道工序,壓制、燜煮、晾涼等多種環節制作而成,其外觀微微泛黃,有光澤,厚度均勻,口感獨特,兼具韌性與柔軟,咸香適中、豆香濃郁。
PART.14
香酥肘子
香酥肘子以豬前肘為主料,前肘皮厚筋多、膠質重且瘦肉多。其外焦里嫩、香酥可口且不膩。含豐富蛋白質及膠原蛋白,能使皮膚細膩,還有調和血脈、填補腎精等功效。制作需經煮、炸等步驟,成菜切塊即可享用。
PART.15
山馬蓮菜團子
山馬蓮菜團子選用本地大山野生馬蓮菜為主要原料,以玉米面為配料。將山馬蓮菜泡汆去除苦澀味,改刀、調味、塑形、蒸制。此菜品源于在糧食匱乏時,為吃飽充饑、就地取材制作而成,既實用又美味,保留至今。
PART.16
扒家雞蛋
扒家雞蛋選用地道的青龍土雞蛋,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入適量溫水、鹽等調料打散,還可根據喜好加入蔥花、韭菜等,小火燜7-8分鐘,然后用大火燒2分鐘,直至外表金黃,外皮酥香,切開后內部松軟嫩滑,像雞蛋羹一樣,口感獨特,老少皆宜,家常或招待客人必不可少。
PART.17
青龍傳統蒸燜子
青龍縣自古以來就素有制作紅薯淀粉的習俗,而紅薯淀粉的美食之一當屬蒸燜子。蒸燜子采用無任何添加的紅薯淀粉為原料,加適量冷水融化,然后配上蔥花、香菜、五香粉、醬油、老抽等佐料,再以滾燙的開水沖調,然后大火蒸上半小時,又香又彈的蒸燜子制作完成。最常見的吃法當屬于放涼后切片,蘸上蒜末和醬油食之。
點擊上方圖片鏈接參加活動
來源:青龍報道
編輯:崔婷婷 編審:高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