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光平
在7月22日的美菲會談中,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精心策劃的“對華強硬”表演意外遭遇特朗普的“拆臺”。馬科斯試圖以南海問題上的強硬姿態換取美國關稅優惠,卻被特朗普一句“我不介意你和中國相處好”戳破,這場外交互動不僅暴露了美菲戰略目標的錯位,更讓菲律賓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
馬科斯此次訪美肩負著解決關稅危機和緩解國內政治壓力的雙重任務。特朗普政府此前宣布對菲律賓產品加征20%關稅,這對依賴對美出口的菲律賓經濟打擊巨大,而其國內因中菲關系惡化導致農產品滯銷、基建項目擱淺,民眾不滿情緒高漲,反對黨勢力也趁機崛起。為此,馬科斯想通過在南海問題上向美國“表忠心”,將安全合作與貿易利益捆綁,換取關稅讓步。
然而,特朗普的“交易至上”邏輯讓馬科斯的算盤落空。美方僅將關稅從20%降至19%,卻要求菲律賓全面開放市場,所謂的“盟友溢價”僅值1%。更關鍵的是,特朗普一面縱容菲律賓在南海挑釁,一面釋放訪華信號,顯然不愿因菲律賓與中國徹底撕破臉,馬科斯的“反華牌”反而成了美國對華談判的籌碼。
這一結果也讓菲律賓在地區層面陷入被動。東盟國家對其“引狼入室”的做法愈發反感,越南、印尼等國則務實推進對華合作,菲律賓淪為“區域孤島”。國內方面,杜特爾特家族借勢發難,執政聯盟瀕臨瓦解,經濟困境也可能進一步加劇。
這場鬧劇揭示了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尷尬處境:“表忠心”換不來真利益,唯有務實平衡。
注:本文作者系資深媒體人,前美國《美中時報》社(記者)中國辦主任外交才是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